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相态

相态

相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47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九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2006全国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多相流学术会议等;相态的相关文献由169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雷、郭平、孙良田等。

相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56.97%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1.51%

专利文献>

论文:247 占比:41.51%

总计:595篇

相态—发文趋势图

相态

-研究学者

  • 孙雷
  • 郭平
  • 孙良田
  • 李士伦
  • 常志强
  • 汤勇
  • 熊钰
  • 张茂林
  • 李相方
  • 张立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建杭; 颜培; 范雷; 顾慧卿; 焦黎; 仇天阳; 王西彬
    • 摘要: 针对镍钛合金的高效高速清洁加工,通过干切削、二氧化碳及液氮低温切削等清洁切削技术,设计了镍钛合金在不同相态下的切削实验,对切削性能、表面完整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材料相态和切削参数对镍钛合金切削加工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切削力最大,奥氏体相切削力最小,前者可达后者的1.04~3.84倍;切屑中存在Ni、Ti、O、C四种元素,主要以TiO_(2)和NiCO_(3)形式存在,两种化合物的生成量随切削温度变化,进而导致切屑颜色随工艺参数发生变化;当进给量较小时,奥氏体相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最大,马氏体相Ra值最小,前者可达后者的1.24~1.66倍;在马氏体相切削条件下,当切削速度为130 m/min、进给量为0.05 mm/r、切削深度为0.2 mm时,Ra值达到最小值0.73μm。
    • 李童; 马永生; 曾大乾; 张睿; 贾英
    • 摘要: 地层硫沉积对高含硫气藏采收率及开发中后期稳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梳理高含硫气藏天然气中硫溶解度、流体相态平衡、地层硫沉积伤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高含硫气藏地层硫沉积研究的重要手段,即开展不同温压条件下高含硫气体的相态及微观流动室内实验,并与分子模拟、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分析地层硫沉积机理及规律。未来应着重加强三方面的基础研究:结合硫溶解度实验,采用分子模拟方法开展分子尺度下的硫溶解行为研究,揭示硫溶解机理;进一步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多硫化氢和硫组分变化实验,建立考虑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平衡的气-水-液态硫三相相平衡模型;加强固态硫伤害及气-水-液态硫三相渗流实验研究,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获取各流体组分间多相流动力学行为参数,联合介观尺度多相流模拟方法,模拟多孔介质中气-水-液态硫三相渗流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储层硫沉积预测数值模拟和硫防治技术研究,为我国以普光、元坝为代表的高含硫气田防硫、控硫、治硫对策制订提供依据。
    • 李菊花; 王洁; 梁成钢; 陈依伟; 张金凤; 胡可
    • 摘要: 为了明确纳米级孔隙半径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针对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藏注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临界参数偏移模型,改进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建立吉木萨尔页岩油藏流体相态模型,考虑纳米约束研究流体相态特征并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表明,孔隙半径的变化对临界参数有显著影响,流体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均随孔喉半径的减小而降低。当孔隙半径小于100nm时,限域约束下的临界性质与常规临界性质有明显的偏移。随着孔隙半径的减小,流体P-T相图向右偏移,两相区面积减小,相图明显呈收缩状态,相态特征更近乎重质油特征。当孔隙半径小于50nm,相图的偏移趋势显著,临界点向右下方偏移度大。吉木萨尔页岩油藏注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采用常规确定法与纳米孔约束的相态模拟法相结合,兼顾目标区纳米孔分布权重计算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1.6MPa。研究页岩油藏中的流体相态,确定纳米孔隙约束下的最小混相压力,对同类油藏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可为目标油藏注CO_(2)驱提高采收率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 张晨朔; 韩征; 张道勇; 马宁宁; 林博磊; 张昊泽
    • 摘要: 注烟道气是凝析气藏保持地层压力,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实现CO 2埋存、迈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注气过程中流体相态行为比较复杂,并且对开发效果影响显著。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注CO 2、N 2等单一气体对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的影响规律方面,而烟道气为两者混合气体,对于不同比例气体组分的复合影响尚不清楚,基于相态的烟道气组分优化也缺少相应的依据。基于PR状态方程及相平衡理论,在实例凝析气藏条件下,绘制P-T相图并分析了注入气(CO 2、N 2和二者混合)对两相区分布和露点压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模拟等容衰竭实验研究了反凝析过程中注入气对含油饱和度及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影响;运用混合单元格方法计算最小混相压力,对比了烟道气各组分与凝析油的混相能力;根据注烟道气的相态特征,确定了注烟道气开发对策和组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注入烟道气会增大混合区的露点压力,其中,N 2起到增大露点压力作用,而CO 2则起到减小露点压力作用;烟道气对凝析油有蒸发作用,其中,CO 2的蒸发效果最好,CO 2混相能力强于N 2。建议在气源充足时注常规烟道气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或在气源不足时将烟道气中CO 2含量保持在50%以上。
    • 阮洪江
    • 摘要: 对于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注CO_(2)是较为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目前对其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不够充分。通过膨胀实验和气液两相平衡理论,分析了在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中注入CO_(2)后对地层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_(2)注入比例的增加,流体体系从挥发油体系逐渐过渡到常规凝析气体系;在最小混相压力条件下,处于开发中后期的凝析气藏,可实现多次接触混相,能有效解除气井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从而提高气藏采收率。
    • 谢泱; 刘建仪; 汪春浦
    • 摘要: 针对高压含蜡凝析气在气相状态下析蜡点测试准确率低的问题,在优选黏温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偏光显微镜法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对不同压力下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法测得的析蜡点较黏温曲线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更准确;新研制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可准确测试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含蜡凝析气井流物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经过露点后又降低,且析蜡线将井流物析蜡相图分为单一气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以及气-液-固三相4个部分;含气油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当压力增加至饱和压力后析蜡点开始呈线性上升趋势。该研究结果为高压含蜡凝析气析蜡点准确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 张立; 张卫东; 沙鸥; 李应成
    • 摘要: 使用脂肪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了阴阳复配体系的相行为研究.通过对阴阳离子比例、盐度、聚醚(EO)数和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态实验考察,总结了表活剂结构、复配比例、盐度以及聚醚数对于阴阳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筛选出了该不同复配体系所适合的最佳盐度,分别为30,100,200 g/L.同时测试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该类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张力,证明了该类复配体系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约2 mg/L)、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2 mN/m),超低界面张力(约2.0×10-3mN/m)和高增溶油的能力(增溶参数达12).该结果为今后针对不同油藏条件,研发新型阴阳复配表面活性剂配方提供了实验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场应用可能性
    • 杜敏; 郭红强; 贠玉平; 冯洋; 史鹏涛; 王振宇; 王苗苗
    • 摘要: 为研究X区块低渗油藏注气混相驱油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原油相态特征和注入气与地层流体的相态特征,开展细管实验测试了注入气与地层流体的最小混相压力,为X区块低渗油藏注CO2和注伴生气可行性提供基础。实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该区块原始地层压力为31.1 MPa,饱和压力为11.03 MPa;注CO2在保压、降黏膨胀和抽提方面的效果好于注伴生气;两种气体注入与地层流体不能实现一次接触混相驱,可以实现多级接触混相,压力分别为27.85 MPa和29.2 MPa。细管实验的驱替效率在94.2%,确定了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3.56 MPa,由此可见X区块油藏适合注CO2混相驱油,为目标区块后续注CO2驱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 昌立伟; 解娜; 刘杰雄; 林南; 李晓坤; 黄卓禹
    • 摘要: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FNL 1°×1°逐6 h分析资料,对2018年1月湖南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降水相态下温度层结特征及相态多次转换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在寒潮暴发和中纬度低槽活跃大尺度的环流背景下产生;不同相态下中低层温度特征明显不同,冻雨期间锋面逆温厚度较薄,梯度显著,800 hPa附近及以下存在明显暖层,温度层结具有冷层-暖层-冷层的结构特征;降雪时,锋面逆温厚度较厚,为100 hPa以上,逆温梯度较冻雨弱,无暖层或暖层较浅薄,温度层结往往具有冰晶层-冷层(弱暖层-冷层)的结构特征。NCEP/NCAR FNL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际温度。冻雨存在一定的“过冷却暖雨”过程机制,降雪表现为明显的冷云降水机制。地面强冷空气及南支锋区阶段性活跃南下是相态多次快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增强及其700 hPa西南急流阶段性的异常增强,是雪向冻雨快速转换的直接原因;冻雨期多层辐合辐散结构既利于中低层云水和雨水的形成,又利于中层暖性层结的稳定维持。
    • 张灵杰; 余贞寿
    • 摘要: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对温州地区2021年首场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 此次降雪过程的环流形势表现为西高东低,引发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亚洲东岸大低涡及其向西伸出的横槽、700 hPa的西南风急流。(2) 在云底高度较高、云层厚度较浅薄的情况下,云顶温度较低、零度层高度较低、中层以下平均温度较低、无明显的中层暖层和中低层明显的逆温结构有利于降雪的形成。(3) 水平反射率因子较小,低于25 dBz,差分反射率因子较小,在1 dB以下,差分相移率较小,绝对值小于0.15 deg/km,这些双偏振雷达回波指标和HCL产品对温州地区的弱降雪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