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
中国现代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专利文献6129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读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等;
中国现代诗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玉石、张桃洲、李怡等。
中国现代诗
-研究学者
- 孙玉石
- 张桃洲
- 李怡
- 汪剑钊
- 王珂
- 解志熙
- 陈超
- 龙彼德
- 南野
- 叶橹
- 唐晓渡
- 方航仙
- 朱多锦
- 李万庆
- 李鹏洲
- 王家新
- GULU
- K·e.leung
- 丘峰
- 乔婷婷
- 于坚
- 于成鲲
- 井之
- 伍开祥
- 伍明春
- 何如
- 何平
- 佘正斌
- 冯中一
- 凌夫
- 凯风
- 刘志荣
- 北塔
- 北野
- 古远清
- 吕进
- 吴思敬
- 吴晓东
- 吴永强
- 周仲谋
- 大解
- 姚子芳
- 姜诗元
- 孙良好
- 安琪
- 宋怀
- 崔月萍
- 常文昌
- 庞维华
- 康林
-
-
郜建辉
-
-
摘要:
有人说,诗歌是浪漫的文学表现,教师可以像诗人一般拥有诗意的情怀和意趣。孔子也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这与自然学科的部分教育理念基本是一致的。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也曾说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1]如此,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有些诗的内容自然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
-
汪云霞
-
-
摘要:
“情境”作为一个现代诗学概念,可融中国古典的“意境”和西方的“戏剧性处境”等观念于一体,它可指现代诗吸收小说、戏剧等文类要素而呈现出的文体混合倾向及其包容性品质,还可指现代诗采用的客观化、非个性化的知性抒情策略。中国现代诗的情境建构可分为拟态化、场域化和戏剧化三种类型。“拟态化”的实质是诗人将自我情感客观化,并在自我与外物、自我与他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应相通的情感契合关系。“场域化”特指诗歌吸收绘画艺术的表现功能,将抒情主体在时间流程中的思想或行动转化为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空间形象,以视角形象和空间场域来传递思想和情感。“戏剧化”指诗人营造的戏剧性人物的独白与对话、戏剧性情节的对立与冲突、戏剧性时空的跳跃与转换,以及由此综合而成的戏剧性处境。现代诗的情境写作,是现代诗人面临20世纪以来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文化语境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折射出现代诗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审美趋向。情境诗学为我们研究现代诗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
-
凌夫
-
-
摘要: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学友三,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4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发表《出子之歌》1928年出版诗集《死水》;1932年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1945年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局危局的主张》;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库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
邓楠
-
-
摘要:
近来我对中国现代诗突然有了兴趣,便照着人名一个个地去查阅他们的作品,北岛、舒婷、海子……在阅读完美丽的《致橡树》后,我对舒婷产生了很大兴趣,因为同为女性,因为同样可以感知隐秘美好。深觉不满足的我便上网查找了舒婷的信息,可词条上却赫然写着"舒婷退出诗坛"。她说:"在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前,我宁愿停止歌唱。"我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深以为然。同为"完美追求者",像舒婷那般"停止歌唱",在我看来,是另一种形式的追求完美。
-
-
杨理沛
-
-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诗的国际教育与传播应充分关注国际学生的特点及其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通过找准跨文化交际的切点,主要从诗歌背景知识、主题对话、审美情境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让国际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国语言和优秀文化的精妙,进而将国际中文教育引向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的深处。
-
-
薛世昌
-
-
摘要:
中国新诗的早期“手形”,对应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国防文学,是一个热切的“手掌”——虽然它有些“残损”;在后来的赞美诗阶段,是“大拇指”一枝独秀;从诗人郭路生的“食指”开始,中国现代诗进入到以“食指”为形象特征的控诉、质疑、批判的“朦胧诗”阶段;其后“口语诗”“身体写作”及“下半身诗歌”出现,颠覆、解构甚至不无挑衅的“中指”成为这一阶段现代诗的特征性“手形”;接下来的是可以用“无名指”喻称的空壳诗、废话诗、口水诗的肆虐以及优秀诗人被淹没的默然;再其后,截句和自媒体款曲暗通,现代诗进入以“小指”为形象特征的互相蔑视的“微信”时代。整个中国百年现代诗歌,从“崇高”到“崇低”,从“引体向上”到“引体向下”,从“大拇指”到“小指”,既是艺术的探底,也是艺术的涅槃,而中国现代诗歌五指并拢的“集大成”的“纯诗”时代也即将来临。
-
-
-
-
马郁文
-
-
摘要:
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活泼淳朴.中国以徐志摩为代表的现代诗人深受华兹华斯风格的影响,对诗境、诗情的把握尽显自由和想象,诗歌创作基调也是倾尽浪漫情怀.通过探究华兹华斯作品特点及诗学主张,分析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受其影响而造成的创作变化,尝试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的发展情况.
-
-
-
-
摘要:
为了弘扬中华诗歌的优秀传统,促进中国现代诗秋繁荣和发展,介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爱护我们美丽的山川,全国著名的侨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之一的文成再次向全国的朋友发出诗意的邀请,诚邀全国诗人参加第六届“铜铃山杯”全国诗歌大赛。征文体裁为现代诗和散文诗。主题:对文成风景(铜铃山森林公园、百丈漈瀑布、飞云湖、红枫古道、峡谷景廊、龙麒源、猴王谷、月老山)的描绘;游览文成的感想、感悟;对文成文化(刘基文化、侨多文化、畲族文化、老区文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