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何其芳

何其芳

何其芳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9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624篇;相关期刊485种,包括读书、文教资料、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二OO七两岸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等;何其芳的相关文献由74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思辉、何其芳、赵思运等。

何其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9 占比:3.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624 占比:96.44%

总计:25534篇

何其芳—发文趋势图

何其芳

-研究学者

  • 周思辉
  • 何其芳
  • 赵思运
  • 王鸣剑
  • 姚韫
  • 王雪伟
  • 翟大炳
  • 唐湜
  • 陶德宗
  • 吕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赖永兵
    • 摘要: 受童年生活留下阴郁忧愁的原乡记忆、求学时期吸纳现代文明思想以及初涉社会体察底层艰辛等人生经历的影响,何其芳在《画梦录》和《还乡杂记》中,以回望者身份重返故园讲述的原乡民俗故事,显露出深沉的现代性情怀.无论是有着浓厚乡土味的嫁妆押头等物质性生产生活民俗元素,还是影响甚广的驱邪敬香等精神性信仰民俗元素,都被何其芳巧妙地用于人物形象心灵世界的刻写,并由此转化为对现代性精神的自觉探索与表达,体现出"超达深渊的情趣".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空间再现""再现的空间"三维空间理论进一步加以考察,还可以发现"寨子"等空间意象的生成,为何其芳原乡民俗叙事张扬现代性旨趣,提供了实际的空间权力关系格局.
    • 宋声泉
    • 摘要: 唐弢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前两卷主要编写于1961年至1964年。它的编写与出版之间存在一个有学术史意味的时间差。1960年前后,唐弢负责的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现代文学史编写工作已开启。何其芳将自己领导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工作经验整体移置于指示唐弢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者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展开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一贯之处。唐弢最初坚辞高教部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的原因是对突击式的集体编纂模式的拒斥。唐弢应允出任高教部版现代文学史主编,未必全是屈从;这背后关涉1961年夏季周扬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纠左"的热情和努力。唐弢的理想是编写"学术型文学史",但最终还是被"教学型文学史"的定位大大限制。
    • 田士芹
    • 摘要: 在《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历程里,何其芳的"双重悲剧说"被后来沈天佑的"封建家族衰亡说"及舒芜的"封建社会青年女性普遍悲剧说"等观点所更新,小说主题的悲剧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红楼梦》的悲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这确实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 曾颖; 李章斌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坛开展了关于诗歌形式的大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该理论认为,有必要基于现代汉语的特征,发展出一种区别于古典格律诗或民歌体的“现代格律诗”:节奏均齐,每行诗“顿”数相同,押韵规律,力求作出语言精练、内容集中、易记诵、抒情性强的理想诗歌。这一理论从文学角度回应了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同时也是新诗节奏探索的一次可贵尝试。尽管在实践中,“顿”的节奏模式无法与现代汉语相契合,基本证明了这类理论的失败,但格律化探索仍然为诗坛带来了自觉的形式意识。
    • 郜建辉
    • 摘要: 有人说,诗歌是浪漫的文学表现,教师可以像诗人一般拥有诗意的情怀和意趣。孔子也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这与自然学科的部分教育理念基本是一致的。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也曾说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1]如此,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有些诗的内容自然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 周思辉
    • 摘要: 何其芳1930年代的诗与散文创作尤其是抗战全面爆发前呈现精致唯美的艺术特征,这与1930年代现代诗中盛行的晚唐诗潮有关,学界对此也普遍认可。以往的研究多拘囿于何其芳自己言说,或泛谈诗、散文与晚唐诗相似的特征,并未细化其内容与晚唐诗词引用、改写的隐微修辞。何其芳1930年代创作承续了“六朝文采”,对晚唐诗风代表温庭筠、李商隐诗艺的接受确实成就其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本文不再纠结于从何其芳1930年代创作诗文的表征上研究他与1930年代现代诗中晚唐诗潮的关系,而是从文本创作的细微、隐微之处考察与晚唐诗的具体血脉流向与关系,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中国现代诗人掀起1930年代晚唐思潮的内部动力与因素。
    • 李朝平
    • 摘要: 新近发现的1963年“人大文学进修班”上何其芳讲授《讲话》的听课笔记,披露了诸多关涉萧军、艾青、周扬等人的史料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笔记显示,何其芳善于在互文性网络中深入地阐发微言大义,亦善结合时代语境拓展《讲话》精神的现实兼容性与理论效力,这也是其阐释《讲话》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何其芳的文学特质观、富于包容性的文学阶级观以及“局部生活”论等较为个性化的见解亦可藉此窥见一斑。
    • 李朝平
    • 摘要: 从尘封已久的《川东文艺》上发掘的一组何其芳佚作中,尤值珍视的是其《诗歌杂论》(包括《诗歌杂论一——抗战发生以前的新诗》《诗歌杂论二——马耶阔夫斯基式的诗》与《诗歌杂论三——朗诵诗》)。这篇文章以广泛动员民众抗战为出发点,在题材、内容之外更锐意于诗歌形式与美学形态之变革,在检讨战前的“感觉”诗学、辩证地审视马雅可夫斯基之于中国新诗的意义的同时积极推动新诗的听觉转向,具体而微地彰显了抗战初期何其芳的诗歌理念与主张,也成为考察其后期诗作的重要指引。
    • 杨通讴
    • 摘要: 何其芳在大学时写的《秋天》因其文辞华美、意象纷呈,意境清新、隽永、纯粹、含蓄,历来备受人赏论。在众多的解读中,尤以人教社岀版的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刘真福先生偏于感性审美的“那么_种氛围一^《秋天》”较为权威,但笔者觉得刘先生的解读里有一些问题无法兼容性的圆说文本,其间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流于粗疏不契合原诗整体营构而有损原作的完美、珠润,要么对一些有疑拗的诗句的读解阙如,无法令人膺服,很有换一个角度作别样解读的需要。
    • 陈剑晖; 吴周文
    • 摘要: 以瞿秋白的《赤都心史》、鲁迅的《野草》、何其芳的《画梦录》、巴金的《随想录》为阶段性标识的经典,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写作“自我解剖”的文脉传统。“自我解剖”对于建构“我是谁”身份认同写作的主体性,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百年散文史和推动当下知识分子的散文创作,无疑具有继承与发扬“自剖”传统的散文学之当代价值。“自我解剖”需有高尚的人格与开阔坦荡的胸襟,需有一种自我解剖、自我反省的精神与自我批判的勇气。如果当代散文家普遍增强了忏悔意识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能够时常进行自我反省,能够以深刻、坦诚、真实的眼光穿透历史和审视现实,那么当代的散文将有效摆脱“小摆设”或“有闲文学”的宿命,真正成为止于至善,臻于至美,为天地立心,为时代立魂的“贯道之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