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系统
电机驱动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4276678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机电工程技术、现代制造、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2015中国电磁兼容大会、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等;电机驱动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730位作者贡献,包括温旭辉、蒋雪峰、程明等。
电机驱动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76678篇
占比:100.00%
总计:4276884篇
电机驱动系统
-研究学者
- 温旭辉
- 蒋雪峰
- 程明
- 徐殿国
- 王政
- 王伟
- 张国柱
- 李洁
- 王高林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国强
- 吴阳年
- 汪成应
- 赵楠楠
- 陈言平
- 雷继彬
- 曲荣海
- 丁大尉
- 刘毅
- 张承宁
- 霍军亚
- 刘鹏程
- 张丹
- 张超
- 毕磊
- 芦晓民
- 宋强
- 李磊
- 翟丽
- 赵建虎
- 赵金
- 余国权
- 吴延寿
- 孙顺根
- 张卓然
- 张栋
- 徐阳
- 朴柱英
- 李运之
- 李镕在
- 沈泽微
- 王鹏
- 舒伟方
- 花为
- 蒋栋
- 谭迪
- 魏佳丹
- 黄宰豪
- 黄洪岳
- C·利登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电机和变频器尽管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但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从制造业的工业泵、风机和传送带、以及交通运输工具中的推进系统,到电气设备中的压缩机和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电机和变频器为现代生活中的大量基础应用和场景提供了动力来源。在过去十多年间,电机和变频器技术突飞猛进,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了惊人的能源效率。然而,目前依然有大量运行中的电机驱动系统(全球总计约3亿台)出现效率低下或耗能过高的问题,导致严重的能源浪费。
-
-
王良成;
汪源;
张永辉
-
-
摘要:
由于已有方法不能完成非线性驱动信息的转换,导致电机驱动系统故障检出率偏低,提出在PLC技术下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故障检测的方法。利用小波包分析获取驱动电机频带分量,通过分析各个频带分量的变化提取出故障特征参数。根据故障特征,在PLC技术下,融合核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电机驱动故障特征参数非线性信息转换为线性化信息。最后,采用模糊核聚类方法对线性化信息进行聚类处理,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低的漏检率与误检率,同时能够提升故障检出率,实际应用性能较强。
-
-
翟丽;
杨霜洁;
胡桂兴;
王淑靓
-
-
摘要:
电磁干扰是当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设计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在系统设计初期验证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量的电机驱动系统SPICE等效电路建模方法.根据系统部件的物理结构,建立了高压屏蔽线缆模型、电机控制器模型和驱动电机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精度.将部件模型组合在一起,构建了完整的电机驱动系统传导电磁干扰预测模型.依据GB/T 18655-2016《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和GB/T 36282-2018《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带载传导电磁干扰仿真和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
-
暴杰;
许重斌;
陈晓娇
-
-
摘要:
在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实际的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精炼地总结了面向高功率密度开发的汽车驱动电机最新技术方案,为超高功率密度汽车驱动电机开发提供了全面指导。通过提高输出功率、降低体积与质量、改善热设计和热管理,可提升系统功率密度。该研究为国产高品质电动汽车用电机提供了理论支持。
-
-
曹雷;
龚飞黄;
陈恒林
-
-
摘要:
为了定量预测家用空调系统的电磁干扰(EMI)水平,给EMI滤波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一种家用空调系统传导EMI频域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空调系统内部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产生机理及传导路径,采用矢量匹配法建立电机负载的高频阻抗模型,分析EMI接收机算法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搭建空调系统传导EMI频域仿真模型。基于该方法对一台2300 W柜式空调进行建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
-
刘浩
-
-
摘要:
伴随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使相关产业/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门极驱动器、扁平铜线、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客观的借鉴。
-
-
王宇成;
高文杰;
王海荣
-
-
摘要:
本文从电机结构设计角度,统筹考虑电机驱动系统无位置传感器运行以及电动汽车多运行工况,提出一种新型五相永磁电机,该电机具有高输出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永磁体的用量。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将该电机与普通型五相永磁电机对比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五相永磁电机驱动系统适合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具有高输出性能的同时拥有很高的可靠性。
-
-
刘美灵;
陈汉玉
-
-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单相开路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q电流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方案.分析了传统的PMSM驱动系统单相开路故障诊断的原理和缺陷.设计了准确的故障模拟,简化了故障诊断算法开发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瞬时电流特性分析的单相开路故障诊断方案,其能够以最小的系统资源,在单个控制周期内快速地检出故障.利用PMSM驱动试验平台对新型故障诊断策略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故障诊断方案可以在PMSM较宽转速范围内精确地检测出单相开路故障.
-
-
张宙
-
-
摘要:
近年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减轻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这对交通能源动力体系的变革有着重要意义.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功率密度,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进行探讨,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
-
闫肖梅;
杭孟荀;
王瑛
-
-
摘要:
针对UDS诊断协议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的应用问题,利用UDS诊断协议中各项服务的功能,同时根据电机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实现UDS诊断协议在电机控制器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 UDS各项服务的功能及应用场景,其次详细阐述了电机驱动系统故障分类与等级划分,最后介绍了UDS协议在电机控制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功能使用情况,通过开发的上位机进行台架测试.实验表明,UDS诊断协议可以有效应用于电机控制器的诊断功能的开发,其具有诊断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优点,以及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
-
FANG Zhihao;
方志浩;
JIANG Dong;
蒋栋;
SHEN Zewei;
沈泽微;
QU Ronghai;
曲荣海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噪声问题,尤其是在使用了开关速度很快的碳化硅器件之后.本文分析了噪声源模型并且指出了器件开关特性和逆变器的开关频率是两个主要的干扰因素.开关器件的开关速度越快,其在高频段引起的电磁干扰就越严重.在开关过程中因为杂散参数引起的振荡也会加剧对应频段处的电磁干扰.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主要影响的是低频段的电磁干扰,开关频率越高,EMI低频段的噪声干扰越严重.通过改变开关频率,电磁干扰噪声峰值会被降低,但是碳化硅驱动系统的平均电磁干扰仍然是比硅驱动系统严重,本文中也给出了相关实验结果.所以采用先进碳化硅器件的时候,电磁干扰将会是电机驱动系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
Zhang Dong;
张栋;
KongLiang;
孔亮;
Ning Puqi;
宁圃奇;
Wen Xuhui;
温旭辉
- 《2015中国电磁兼容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传统的电力电子系统EMI滤波器设计,需要进行多轮参数选择和实验改进,周期长,成本高,滤波器拓扑及元件参数难以达到最优.对于典型系统,文章指出若了解其干扰源频谱特性及传输路径阻抗特征,则可通过系统转移函数来设计滤波器.文中以电机驱动系统为例,根据电磁兼容标准极限值,选择系统目标转移函数,拟合得到滤波元件参数,并确定合适的滤波器拓扑.解耦设计了系统直流侧和交流侧共模EMI滤波器.方法便于工程应用.
-
-
ZHANG Dong;
张栋;
WEN Xu-hui;
温旭辉;
NING Pu-qi;
宁圃奇
- 《第十八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三大关键系统之也是最重要的功率变换装置.由于其功率大,开关器件动作快,因此产生的干扰能量大、频带宽,是电动汽车内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其电磁兼容性能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工作可靠性,而且会影响整车的安全运行能力和工作可靠性。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的EMI滤波器设计,如果了解其干扰源频谱特性及传输路径阻抗特征,则可通过系统转移函数来设计滤波器.以电机驱动系统为例,分析了共模及差模传导干扰产生及传输机理,分别建立传导干扰等效电路,根据电磁兼容标准极限值,选择系统目标转移函数,拟合得到滤波元件参数,并确定合适的滤波器拓扑,设计了输入EMI滤波器.
-
-
-
-
何晓然;
沈思瑶;
董赛
- 《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电力电子转换问题,分析了不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采用双向半桥变换器实现电机驱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双向能量流动.论文还根据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要求,使用仿真软件MATLAB/smiulink建立了双向DC/DC变换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正确性.
-
-
董凤莲;
屈稳太
- 《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运行环境恶劣,控制系统模型复杂多变,为了提高控制系统适应模型失配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内模控制结构进行改进,引入一种增强型内模控制(EIMC)方法,使系统的鲁棒性得到增强.通过对灵敏度函数(SF)和补灵敏度函数(CSF)的分析,研究了系统的品质鲁棒性(QR)和鲁棒稳定性(RS).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滤波器参数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和较好的品质鲁棒性.为了增强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将EIMC方法应用于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M)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速度控制中.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模型失配和负载扰动的情况下,EIMC可以使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和较好的品质鲁棒性.依据EIMC原理而设计的速度控制器,仅有一个调节参数,参数整定容易,易于工程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