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控制
柔性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530403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暨2010年学术会议等;柔性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0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红文、柴晨超、王科等。
柔性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30403篇
占比:99.99%
总计:1530581篇
柔性控制
-研究学者
- 刘红文
- 柴晨超
- 王科
- 何良智
- 向在辉
- 陈洁
- 刘勇
- 叶超
- 吴睿
- 张健
- 徐志林
- 杨斌
- 段志刚
- 王飞
- 黄健
- 刘玙
- 刘福海
- 司志梅
- 吴红斌
- 周世恒
- 周坤
- 周欣怡
- 喻春笋
- 孙少斌
- 孟宪乔
- 宋兵
- 尚青龙
- 张勇
- 张晶晶
- 张碧陶
- 戴虹
- 李伟
- 李晓波
- 杨战利
- 栾开宁
- 江波
- 潘雨晴
- 王志
- 王辽
- 王震
- 胡海洋
- 蒋峰景
- 赵宝
- 金淼
- 阮文俊
- 陈俊
- 陈振宇
- 韩丰斐
- 韩金桥
- 齐先军
-
-
王佳炜;
崔平;
宫子阳;
黄泽耀;
范启富
-
-
摘要:
为提升高速、高精度数控加工的加工面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柔性加减速控制算法。首先,对正弦函数进行泰勒展开,选取二阶多项式构造连续的加加速度曲线;然后,为解决加加速度不再阶跃引起的加工效率降低问题,根据相邻加工路径间的夹角,动态调整加工路径的最大加加速度值;其次,为减少不必要的加减速过程引起的机床受力变化,根据当前加工段长度在加工总长度的占比,平滑微小线段上的加减速过程;最后仿真实验证明了整套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少加工中的机床振动,提高加工柔性和加工效率。
-
-
宁国琛;
张欣然;
廖洪恩
-
-
摘要:
超声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的医疗机器人,在辅助诊断与外科引导中可以有效提高超声成像效率并降低人工长时间操作导致的疲劳。为了提升超声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成像效率与稳定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超声机器人多自由度成像控制方法与系统。首先基于近端策略梯度优化的成像动作决策方法,实时生成超声探头空间动作和姿态运动决策,并实现动态环境中对目标成像动作的持续生成过程。进一步,研究根据超声机器人成像任务中面临复杂柔性环境的特点,在超声机器人运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提出超声机器人运动空间优化策略。最终实现在避免参数调整和复杂动态环境的情况下,对不同人体部位进行自动的机器人超声成像。
-
-
郭旭歆;
高赐威;
王朝亮;
李磊;
刘炜
-
-
摘要:
中央空调负荷已成为高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中央空调缓解电网高峰负荷已经成为一种有效手段。首先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结合中央空调的启停控制和柔性控制建立了调控方式,并结合室内热过程模型分析了中央空调的调控潜力。获取虚拟充放电功率、虚拟储能电量、虚拟储能荷电状态参数,并通过虚拟储能充放电效率参数描述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差异,将中央空调模型转化为虚拟储能模型。基于虚拟储能模型,以削减的负荷量尽量靠近计划削减负荷为目标,提出了虚拟储能群组削峰策略,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削峰策略的效果。
-
-
-
-
摘要:
7月18日,湖南省郴州市河西村村民李家的光伏上网电源成功接收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用电采集系统指令,实现柔性控制,发电功率从21 kW逐渐下降到11.5 kW,然后又逐步上调至21 kW。此次调控标志着国网湖南电力首次实现低压光伏发电柔性控制,为湖南省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改造提供了实践基础。
-
-
印欣;
房国振;
陈武晖
-
-
摘要:
为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部署,聚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两大任务,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能源领域的共识。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中“电源侧”的主动调节能力劣化,开发负荷侧的调节能力势在必行。以某地区电网为例,分析了其电热负荷与清洁能源现状,根据典型负荷特性曲线探究了电热负荷可调节能力,以源网荷储平台为依托,提出了电热负荷柔性控制方案,实现了清洁能源占比仅27.4%地区的电热负荷通过需求响应参与到电网安全稳定调度运行中的目标。
-
-
刘少博;
陈丽;
徐鹏
-
-
摘要:
为提升精密空调压缩机节能性,提出基于PID技术的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节能系统设计。硬件方面针对温度采集器和驱动控制器进行设计;软件方面根据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特点,构建节能工作方案。利用PID技术设计柔性迭代控制模型,实现空调温湿度输出的精确控制。针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整定,再结合蚁群算法实现压缩机柔性控制节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所设计的节能系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测试,与往年同一时期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用电量相比,节电量达到了3 103 kW·h。
-
-
段志刚;
王志;
廖显涛;
储明来;
司志梅;
李伟;
王辽
-
-
摘要:
游梁式抽油系统的柔性控制运转技术是一种变速驱动技术,通过电机的变速运行来控制抽油系统,目的是改善工作进程、降低采油成本、提高采油效率.为探究变速驱动对抽油泵的影响,采用椭圆速率与常规速率进行对比,理论分析了两种驱动方式下抽油泵的漏失和泵效情况,数值模拟分析了阀球开启情况和流场情况,最后利用室内台架试验测试了两种驱动方式下抽油泵的产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椭圆速率主要影响抽油泵的漏失,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理论计算得到椭圆速率驱动的泵效比常规速率驱动高2.89%;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椭圆速率驱动的初始运动更加平稳,阀球完全开启后椭圆速率驱动的漏失量更小,产量也能提高;室内台架试验得到椭圆速率驱动下产量比常规速率驱动时有所提升,最高提升为3.1%,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所得结论可为游梁式抽油系统的柔性运转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
-
-
陈威;
张展鸿;
邓汝炬;
冯奕强
-
-
摘要:
文章研究论述的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在整车焊装车间的扩展应用,应用于非常规工业机械手的工况.通过提供在整车焊装车间中的运动控制的若干解决方案,解决特定工况下运动控制中存在的成本高、设备占地空间大、故障率高、维护困难等诸多困扰生产线投入运行的课题,以提高焊装车间的生产线技术水平.
-
-
刘洪斌;
王辽;
段志刚;
李伟;
李传杰;
朱天际
-
-
摘要:
柔性控制运转技术是一种合理的变速驱动技术,目的是改善游梁抽油系统采油工作过程,减少损耗,提高采油效率.为探寻柔性驱动应具有的抽油泵内阀球运动规律,分析了上冲程时固定阀的开启压力、阀球运动的受力特性、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分析了常规圆速率(工况1)、椭圆速率(工况2)、椭圆短轴短边速率(工况3)、椭圆短轴长边速率(工况4)、椭圆长轴短边速率(工况5)、椭圆长轴长边速率(工况6)等6种驱动工况下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的优劣性,并得到了柔性驱动应具备的特点;最后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柔性驱动应具备3大特点;泵阀需要长时间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时,6种驱动工况中最佳驱动为工况2,最差驱动为工况6.
-
-
王新乡;
胡国清;
周海峰
-
-
摘要:
为了解决大型结构件数控加工时,传统加工固持技术工装数量多、工艺准备时间长、加工连续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随行夹具.该夹具采用旋摆气缸代替传统压板,根据机床刀具运行轨迹自动控制夹具避让主轴刀头,同时可通过调节压板长度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工件,具备一定的柔性扩展能力,可应用在三坐标双主轴数控龙门铣床——V22500B或性能参数类似的数控机床上.
-
-
-
-
-
-
Hu Wenwu;
胡文武;
Jiang Pin;
蒋蘋;
Shi Yixin;
石毅新;
Luo Yahui;
罗亚辉;
Lin Wei;
林伟
- 《智能农业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暨2018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提升钢缆拉索牵引的轨道运输机的安全性,降低钢缆破断概率,针对轨道运输机在启动与停车时加速度对缆绳存在较大惯性冲击、下限位停车传感器受自由震荡位移过大冲击损坏问题,结合电动轨道运输机电液控制系统,配合加速度传感器侦测启停加速度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超大坡度电动轨道运输机的启停进行柔性控制,在满足控制响应性的同时,将减速度极限值降低,有效的保障了缆绳安全与寿命,保护了极限位置传感器.试验证明在900kg整车质量情况下,通过柔性控制,爬坡启动加速度相比直接启动峰值降低14倍,下坡停车阶段,通过试验获得Kp=2,、Ki=5、Kd=3为合适的PID参数,对应加速度相比硬停车降低61%,停车位移缩短4.5cm且无震荡运动.
-
-
杨松;
张胜利;
常鹏刚;
金学锋;
李一凡;
李永红;
刘瑞娟
- 《采油工程降本增效技术、管理及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华北油田抽油机井约6720口,平均日耗电量为156.7万度,系统效率为30.1%,而其中存在产液波动的井数约占30%以上,且普遍为低产、低效井.传统人工调参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抽油机井复杂的生产现状,同时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田企业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对目前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了降本增效,研发了抽油机井柔性闭环智能控制举升系统,它形成了包括闭环控制技术、柔性控制技术和智能管控技术于一体的抽油机井柔性闭环智能控制技术.截至目前,抽油机井柔性闭环智能控制技术已在华北油田推广应用164口井,累计增油12058t,节电611.91×104kW·h,表现出了显著的节能、节支及增油效益.
-
-
常鹏刚;
张胜利;
金学锋;
胡书宝;
马彪;
户虎;
李一凡
- 《第八届渤海湾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十二五"期间,华北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水平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内部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是随着华北油田老区块可采储量逐年递减和抽油机井含水率不断上升,原有技术手段已很难继续提升和保持抽油机井当前系统效率水平,特别是低产、低效井和产液波动井占比逐年升高,传统人工调参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研发了闭环控制技术、柔性控制技术和移动智能管控技术,并将这三项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形成了一套独具华北油田特色的抽油机井智能排采技术体系.截至目前,该抽油机井智能排采技术体系已在华北油田推广应用143口井,累计节电311×104kW·h,累计增油6853t,表现出了显著的节能、节支及增油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