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2847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河南社会科学、理论观察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年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交流会等;生态正义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郎廷建、张连国、钱秋月等。

生态正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847 占比:99.61%

总计:63091篇

生态正义—发文趋势图

生态正义

-研究学者

  • 郎廷建
  • 张连国
  • 钱秋月
  • 张术环
  • 董岩
  • 陈云
  • 陶火生
  • 佘正荣
  • 刘艺菲
  • 刘雪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真真
    •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贯彻始终的逻辑主线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探讨生态问题不仅具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也对于认清和解决当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探讨生态问题并不是单纯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是要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方式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意蕴价值,为人类社会发展制约的解除提供建议。
    • 汪禹辰
    • 摘要: 不同于以往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危机由人类自身活动和生产引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戴维·佩珀不仅关注到生态危机的本源,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的逻辑,还提出了从深生态到社会正义的一系列新问题。戴维·佩珀虽然是地质学家,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中,他对各类生态思想进行反思和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探析,将生态实践导向生态政治、生态治理,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在戴维·佩珀的生态理论中,环境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生态问题,而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延伸,因此要实现生态正义就无法绕开社会正义,或者说实现社会正义就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前提,生态学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不应被颠倒,在争取自然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类权利。同时,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也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的科学生态观。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历史与现实经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曹叶军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正义工程。生态正义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维度。生态正义的核心是生态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担(社会正义),也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义务分担(自然正义)。草原传统生态智慧及其所包含的生态正义思想和理念,是当前进行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思想资源,是当前草原生态建设的技术基础和社会活动基础。实现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就实现了生态正义,而实现了生态正义也就能实现和谐统一。
    • 梁艺凡
    • 摘要: 数十年来,人类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居住面积不断扩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背景下,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生态正义观点由此诞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对生态正义进行了论述。本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正义的价值归属问题,首先,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的起源、发展、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对生态正义和公平正义、生态文明、环境正义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的价值归属。最后从绿色生态治理和生产阶段的生态正义两个方面提出生态正义的应用问题,希望促进生态正义理论研究的发展。
    • 肖英鑫; 张春海
    • 摘要: 学校教育在促进生态正义实现过程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其体现为培育生态公民的主要路径、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手段、统整生态正义价值观的基本形式。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传播生态知识、唤醒生态自觉、养成生态人格的功能,使人们习得实现生态正义所需要的信息和技能,助推个体形成生态正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个体产生实现生态正义的行动方式,为实现生态正义奠基。
    • 罗桥
    • 摘要: 环境社会工作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分析环境问题的方式,更关注问题背后的社会成因和社会影响。目前不同地域的环境社会工作研究者根据自身经验知识对传统社会工作的知识系统进行了批判,从而演化出了不同路径的研究取向。本文梳理了环境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阐释了环境社会工作试图变革社会工作的传统范式,其欲引发社会工作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和方法论原则,环境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总的来说较为分散,这也正是其呈现出诸如环境社会工作、绿色社会工作和生态社会工作等多元化的研究路径和实践取向的原因。
    • 黄向
    • 摘要: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其管理模式是实现保护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鼎湖山保护区因历史原因一直形成双机构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鼎湖山经过两种权力主体的事权划分,形成独特而稳定的生态系统生命权力运作体系,达成既不“生态破坏”,也不“生态威权”的生态正义局面,人际生态正义、人地生态正义和种际生态正义在权力运作的过程中得以彰显。
    • 穆艳杰; 韩哲
    • 摘要: "生态文明的价值旨归是环境正义还是生态正义"的问题可以解决围绕着生态文明的研究所产生的一些争论.但是,对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概念的混用忽视了两种概念背后所代表着的哲学基础属性.经过对两种概念的深入分析可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是建立在"非人存在物具有内在价值"这一哲学基础上的,其核心在于颠覆传统的人际伦理学和主观价值论;"环境正义"则是建立在批判原则上的一种社会正义理论,它坚决反对在人类之外的自然之间寻求对正义的考察.关于如何实现环境正义,浅绿思潮所支持的"修正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支持的"变革论"也有分歧.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实现环境正义是需要浅绿的柔性生态政策的,而生态文明价值旨归的最终形式只能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作为"生态性正义"的环境正义.
    • 何伟
    • 摘要: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追求的价值目标.生态正义是公平正义思想在生态领域的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从落实公平生态制度以推进国内生态正义、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国际生态正义、着眼人权保障生态权利以探索代际生态正义等方面,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正义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正义底蕴的坚持和弘扬.
    • 魏雪晴
    • 摘要: 西方哲学在传输关于正义的思想时,为生态正义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流行起来之后,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就引发了对于生态正义思想的爆发.生态正义思想强调的是自然的先在性以及私有制的异化劳动,其崇尚人的自由而平等.当下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生态正义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