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传播

环境传播

环境传播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数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3851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等;环境传播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景芳、李文竹、漆亚林等。

环境传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3851 占比:99.91%

总计:133978篇

环境传播—发文趋势图

环境传播

-研究学者

  • 刘景芳
  • 李文竹
  • 漆亚林
  • 赵莉
  • 郭小平
  • 韩韶君
  • 刘桂荣
  • 刘涛
  • 周彦宏
  • 周文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汉
    • 摘要: 当前,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官方环境话语在我国已深入人心。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环境问题的重要论述进行话语分析,阐明我国环境传播官方话语的内涵及其变迁。在话语本体上,我国环境传播的官方话语在运用隐喻修辞中主要选择以经济作为支点,在调动误同因素中将环境问题视为大家“自己的”问题,构建集体认同。在话语实践上,它们通过对环境进行“命名”建构,塑造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规范特征,此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自身所具备的威信以及以类似于制度的形式存在使得它们对相关主体具有刚性约束力。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传播官方话语的话语生产由接合经济增长逐渐转向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修辞诉求由着眼子孙后代需要逐渐转向注重人与环境的融合为一。
    • 谢建东; 郑保卫
    • 摘要: 环境传播有着极强的交叉属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环境传播有着多元的面向和社会责任要求:要以环境倡导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环境风险传播提升绿色发展质量;促进全球环境共识达成与争端解决;拓展环境正义的理念与实践和助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把握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的科学方法和必由之路。
    • 孟艳芳; 张安迅; 郑东和
    • 摘要: 面对全球变暖的威胁,环境问题愈发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数字传播背景下,微博成为宣传环境信息主要渠道之一,为促进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带来了积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其传播效果,针对微博的政务号和自媒体号传达环保信息对个体采取环保行为的影响与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与探索。研究结果发现,环保信息的接触(政务号和自媒体号)对环境风险感知、环保行为主观规范以及环保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且有正向影响。此外,环保行为主观规范和环保知觉行为控制在环保信息的接触(政务号和自媒体号)对采取环保行为意向有间接效应。这项研究为揭示我国微博用户的环境信息接触对采取环保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
    • 张杰; 丁玥; 王荣
    • 摘要: 河长制作为环境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牵扯到多种行动者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研究选取三类新媒体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资料为基础,将人民网、中国生态文明网和微博大V的河长制议题报道作为样本,以实际资料为基础建立一个研究模型,探讨三类河长制议题建构过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新媒体对河长制议题进行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3个新媒体行动主体的议题建构能力和方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新媒体作为媒介行动者,应扮演调解感知角色和行使调解行为的功能,更好发挥自身功能,从而使得多元行动者的行动得以协调,推动河长制议题的有效建构和传播。
    • 胡沈明; 张俊亚
    • 摘要: 环境是一种具有号召力的意象,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容易生成社会风险。反思中国环境传播的媒介动员的嬗变历程,分析导致嬗变的动因,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既有研究表明,环境传播是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有效边缘路径,过去十年间我国环境传播动员主体已由政府转向社会,动员方式由文字转向图像,动员目标由政治宣传转向政治参与,环境传播所蕴含的风险性因素已显露无遗。不过,近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环境传播的边缘政治参与特性弱化,又被纳入到国家集体动员的话语体系之中,社会风险得到有效缓解。
    • 赵莉
    • 摘要: 视觉环境传播研究遵循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诠释路径,在环境视觉表征内容、环境视觉表征生产、受众视觉感知与理解等三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呈现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视觉传达等多学科交融的趋势。视觉环境传播研究为当代中国的环境传播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和课题,这一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也为我国学者参与学术交流与对话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 王旭东
    •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重视发展信息技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网民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对于环境方面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过分报道负面新闻,严重影响了居民对于环境治理的自信心。因此,本文基于新媒体语境下发展的背景,试讨论环境传播的发展现状、功能、影响及作为媒体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期为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亮宇; 刘英杰
    • 摘要: 在中国提出发展目标“双碳”的背景驱动下,主流媒体身兼“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引领对于“双碳”议题的内容诠释与话语建构。基于对“传播环境观”的理论模型优化,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选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三家主流媒体为研究目标,梳理出主流媒体的“双碳”议题建构存在应急式报道、风险建构缺失等特征。同时进行反思与建议,旨在为以“双碳”为代表的环境议题报道与传播提供借鉴。
    • 王红红
    •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湖北西南山区某村,以该村某片区实名微信群及其"抵制垃圾场"事件为例,分析村民们"线上""线下"信息的分享、情感连接的强化、公共议题的形成和实践活动的动员等.研究表明,社会化媒体能够通过赋权村民,改变乡村信息"由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形成新的传播生态,并为村民在社区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线下行动提供平台与机会,从而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自治.
    • 沈正赋
    • 摘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问题从以自然环境为主,逐渐演变成以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为主的社会情境和现实语境.从新闻传播的逻辑起点出发,环境问题是环境传播的内核.媒介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正面舆论引导为主、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表达环境正义的诉求、满足大众对环境的知情权等四个方面.环境传播中的信息治理之道主要立足机制共建、舆情共治和理念共享三个维度.从整合信息传播渠道资源、构建环境问题舆论引导的新机制,梳理信息传播问题清单、强化对环境负面舆情的监控与管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环境传播认知上的同频共振等三个方面展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