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特性
牵引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农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9456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农机化研究、农业机械学报、工程机械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年国际单轨交通(重庆)高峰论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牵引特性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志立、陆阳、高峰等。
牵引特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9456篇
占比:99.84%
总计:89602篇
牵引特性
-研究学者
- 周志立
- 陆阳
- 高峰
- 万志远
- 姜东杰
- 尹继瑶
- 徐立友
- 李伟
- 李建桥
- 王威
- 赵海波
- 郝凤荣
- 鲁植雄
- 任露泉
- 佐藤益次郎
- 候强
- 凌亮
- 刘博诗
- 刘善慧
- 刘霞
- 叶青
- 吴命利
- 吴维
- 吴超平
- 孙凯
- 孙鹏
- 宋洪锐
- 张红伟
- 张金乐
- 徐嘉粱
- 李多扬
- 杨富贵
- 杨德洲
- 杨思源
- 段星光
- 毕强
- 毛飞鸿
- 汪首坤
- 王兴涛
- 王军政
- 王开云
- 王志
- 王桂梅
- 王路遥
- 王龙达
- 田光兴
- 翟婉明
- 胡彦霖
- 裴志远
- 赵欣
-
-
王光明;
赵业慧;
徐小桐;
吴业奇;
Nguyen Vanthinh;
张海军
-
-
摘要:
为了揭示金属带功率分流无级变速拖拉机的传动性能,对其牵引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典型的Kress无级变速箱的传动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构建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和牵引特性计算在内的拖拉机整机数学模型;最后,基于所构建的模型分别对变速箱的寄生功率特性和拖拉机的牵引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带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在RL段作业时存在寄生功率,应当避免拖拉机在极低速度下作业;较机械有级变速拖拉机,金属带功率分流无级变速拖拉机的负载驱动能力略大,在低速重载工况作业时的驱动轮滑转率略高,但总体上差异并不显著。考虑到无级变速拖拉机在燃油经济性控制上的潜力,其理论性能仍要优于传统拖拉机。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我国中小功率无级变速拖拉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
-
张志强;
类延霄;
高信迈
-
-
摘要:
目前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十分迅速。牵引悬浮系统作为磁浮列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一台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系统为例,通过建立三维电磁场分析模型,研究不同气隙变化、定动子不同相对位置对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推力和悬浮力变化的影响,可为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
孔庆营;
宋静;
任宪刚
-
-
摘要:
本课题设计了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简单介绍其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液压机械传动形式及传统类型,设计拖拉机的整体传统方案,探究主要液压元件以及机械运行参数各自的选择方法,阐明变速器的无级调速属性。勾画了理论牵引特征曲线,比较了改进前后的牵引特性,为拖拉机装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使速度实现了连续无级改变,在没有施加任何牵引力的工况下,发动机均处于临近于满负荷点工作状态,明显提升了拖拉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燃油成本。
-
-
李勇斌;
李博韬;
李国锋;
周秀芳;
黄坚
-
-
摘要:
针对国内首台交流传动重型轨道车牵引系统研制,完成整车交流电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并运用干线机车牵引计算方法,完成整车牵引/制动特性和牵引系统各关键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计算,通过系统级半实物仿真测试和整车台架滚动试验,验证了牵引系统设计的符合性.
-
-
赵成喜;
陈金萍;
张富
-
-
摘要:
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前提下,采用降低发动机的转速来降低重型车辆的能耗是目前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传动系统改进方案的动态特性,分析低转速发动机与新型大能容变矩器的匹配合理性.通过样机测试发现,优化后车辆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点大部分分布在发动机的最佳燃油效率区,起到了节能的目的;改进方案换挡过程压力变化平稳,换挡冲击较小.当油门开度维持在70%时发动机的燃油率最高约为38%;采用新的匹配方案后,前进一挡的节能效果最好,节油率提高了14.3%.试验结果为改进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
-
衣超;
李翠芬;
王德文
-
-
摘要:
通过对P2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核心部件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匹配P2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时,车辆0~80 km/h加速性可从发动机独立驱动的16.5 s提升到联合驱动的13.5 s,表明P2混合动力系统的方案可行性和性能优越性.
-
-
-
-
吴庆立;
白欢
-
-
摘要:
针对电动工程车定速行驶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工况的速度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据轨道线路参数和车辆信息进行牵引计算,并结合射频识别定位系统确定的位置信息,拟合计算出线路目标速度的牵引特性曲线;通过控制输出牵引、制动力矩,实现定速行驶控制。通过应用验证:该控制策略优化了由于地铁线路坡道所占比例大、曲线半径小等因素引起的功率频繁变换问题,实现速度的平稳转换,增加了行车舒适性和续航能力。
-
-
马利娥;
杨斌;
郭毅;
刘善慧;
李妮;
雷永辉
-
-
摘要:
目的探索柔性电子卷到卷制造过程中薄膜经过导向辊时发生皱褶、划伤和滑移等问题的原因,以期提高柔性电子薄膜的制造精度和效率。方法总结近年来导向辊与薄膜之间夹带气体流场特性和薄膜对导向辊牵引特性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要点。结果薄膜与导向辊之间夹带气体的流场特性和薄膜对导向辊的牵引特性是柔性电子薄膜稳定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提高柔性电子产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有效控制导向辊与薄膜之间的夹带气体流场特性和薄膜对导向辊的牵引特性有助于提高薄膜传输的精度,从而保障卷到卷制造柔性电子产品的生产质量。
-
-
-
-
-
李建桥;
任露泉;
陈秉聪;
佟金
- 《中国农机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02年
-
摘要:
在高通过性越野车底盘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专用负荷测试车以测试汽车、拖拉机、中小型工程机械的牵引特性,车上装备有各种机电设备以满足负荷测试的需要,还配备了其他测试设备以便将负荷测试车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地面机器和农业机械的现场试验测试.负荷测试车主要包括车身、加载系统、控制系统、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以及电源供应系统.自控系统采用了反馈模拟量直接控制的方法,试验时可以根据被试车的牵引特性选择力控制或速度控制以提高控制精度.负荷测试车的最大牵引力为60kN,最小牵引力为零;最大测试速度为50km/h最小测试速度为1km/h;控制精度小于3﹪,被测车功率在5kW到100kW之间;载荷控制全自动进行而无需人为干预.试验结果证实制造的负荷测试车能够满足地面车辆的牵引特性试验要求,具有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和工作环境舒适等特点.
-
-
罗银生;
李若琳
- 《我国发展内燃机车40周年学术会议》
| 1998年
-
摘要:
机电联合调节器的主要目的是使内燃机车获得理想的外牵引特性,充分合理的利用柴油机的有限功率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微电子技术对联合调节器进行机下仿真模拟调试,用以反映联合调节器的实际工况,并确定其参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