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理量特征

物理量特征

物理量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植物保护、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55019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山西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2013年全国重大天气气候过程总结和预报预测技术经验交流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物理量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景珍、张莉、李建明等。

物理量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5019 占比:99.93%

总计:155124篇

物理量特征—发文趋势图

物理量特征

-研究学者

  • 张景珍
  • 张莉
  • 李建明
  • 李静
  • 王敏
  • 孙玉莲
  • 李斯荣
  • 付瑞滢
  • 任强
  • 冉仙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武龙; 康岚; 杨康权; 银航
    • 摘要: 利用2007-2017年5-9月四川盆地84个国家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和时间间隔6h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所需的热力、水汽和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并对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环境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极端短时强降水的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和平衡高度(EL)均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EL可以较好地区分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约75%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分别发生在EL高于258.6和658.2 hPa的环境下.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值同样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约50%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和普通短时强降水的CAPE值分别高于792.5和451.9 J·kg-1.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850和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θse850-θse500)差异显著,极端短时强降水的θse850-θse500数值明显高于普通短时强降水,10°C可做为区分二者的参考阈值.约50%的短时强降水大气整层可降水量(PW)超过58 mm,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PW差异不明显,但极端短时强降水具有较为明显的上千下湿垂直分布特征.垂直风切变和上升运动对四川盆地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的区分没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 周航; 唐舟; 徐恩; 邵禹晨; 程昕; 王锦杰; 庞礴; 张莹
    • 摘要: 利用FNL0.25°×0.25°再分析资料,分析2017年7月15日发生在宿迁地区雷暴大风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触发机制和物理量特征.发现:(1)此次雷暴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冷涡,低空切变线、西南急流和地面冷锋;700 hPa和850 hPa干线、中尺度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其触发机制.(2)此次强对流过程的水汽通道主要是副高西北侧南到西南风急流的水汽输送,水汽来源于南海和印度洋,且水汽强辐合中心位于宿迁西部上空;假相当位温高值区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至宿迁南部地区,宿迁位于能量梯度锋区内;雷暴发生时,对流层低层有强辐散,中层为强辐合区,对应中低层为强下沉气流,是导致下击暴流和地面强阵风的主要因素之一;雷暴发生前,宿迁地区0~6 km和0~3 km垂直风切变出现一致增大,中层增幅较低层明显,表明此次雷暴大风发生在较强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下.
    • 王敏; 彭英超; 任强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云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09年7月20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伴有局地冰雹、雷暴和大风的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造成的局地暴雨,降水持续时间短且集中.天气形势是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午后热对流造成的;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以及午后热力抬升共同触发.Tlogp图反映上干下湿,能量CAPE值达98.8 J/kg,有强的不稳定,风场为强盛的西南风.水汽充沛,暴雨区处于西南暖湿气流水汽输送带中,地面露点增达14°C,为全省中心,比湿大值在东南部中心达11 g/kg,水汽通量辐合较强[-14 g/(m·s)],自青海湖向(东南)暴雨区移动.暴雨区在降水过程中地面至高空均为强上升区,上升气流强且深厚.午后副高外围生成的对流云带东移,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TBB高值中心达220 k.EC模式预报副热带高压整体偏东,与实况差异大,在今后的预报中,注意模式预报误差.
    • 王亚婷; 高万泉; 王志超; 董疆南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产品、NCEP 1° ×1°再分析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8年8月5日保定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由于副高西进北抬和高空西来冷空气相互作用形成的;太行山的迎风坡地形加强上升运动,增大了浅山区降水强度;副高西侧偏南气流配合减弱北上的台风倒槽,在暴雨区上空形成较强水汽辐合,同时涡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华北地区上空具有明显的热力不稳定,暴雨产生于高能舌附近;西部太行山区为低能区控制,有利于暴雨中心出现在浅山区附近;850 hPa暖湿气团带有热带属性.
    • 冉仙果; 胡萍; 付瑞滢; 陈超; 皮小雯
    •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区域站、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6月19-20日特大暴雨和2019年6月22日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抬升条件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发现:两次过程都属于典型的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6·20"过程水汽通量强,辐合抬升高,维持时间长,是过程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6·22"过程水汽辐合强,垂直上升速度强,持续时间较短,是过程小时雨强大的主要原因;沿河西部的"列车效应"是这两次极端降水的关键原因;EC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出"6·20"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主要影响系统及其位置,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预报的系统位置和移动与实况偏差减小。
    • 张夕迪; 沈文强; 杨舒楠; 张恒德; 韩冰
    • 摘要: 2020年7月4—10日长江流域出现了一次极端强降雨过程.本文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风云四号A星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和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基于面积重叠法的对流自动识别追踪方法将本次过程长江流域二级地形及以东区域(105°—125°E,25°—35°N)生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识别、追踪和分类,并研究了西部、东部和东移MCS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物理量参数特征.结果表明,西部MCS生成数量有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东部MCS生成数量始终变化不大,东移MCS主要发生在5—6日.西部和东部MCS的初生峰值一般出现在午后和凌晨,而东移MCS主要发生在凌晨.东移MCS比西部MCS的生成位置更偏东,更有利于东移影响下游地区.相比于西部和东部MCS,东移MCS的最低亮温更低、降雨强度更大、生命史更长、对流发展更为迅速、降雨面积和对流云面积都更大,移动路径更长,影响范围更广,表明东移MCS的对流发展更为旺盛.同时,随着生命史的增加,MαCS数量越来越多,而MβCS数量逐渐减少.
    • 马永慧; 陈志立; 唐学彬
    • 摘要: 本文选取自动站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3年7月3~4日发生于小金县的一次暴雨天气特征及影响形势展开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该县暴雨天气降水量大,强度较强,具备较为典型的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特征;本次暴雨天气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东退后,高空低槽伴随着冷空气影响以及低空切变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水汽输送主要源于南海与孟加拉湾,四川盆地低层维持着西南暖湿气流,在该县一带构成爬坡上高原形势,大大加强了水汽辐合,再加上良好的比湿条件,共同为本次暴雨天气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的形势,在该县上空构成较强的抽吸作用,进而促进强烈的上升运动产生,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上干下湿且整层不稳定结构,再加上低层风垂直切变,高层有冷空气积聚,共同促使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