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选取2006年-2013年常州地区满足江苏省寒潮新寒潮标准下出现的43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归纳出常州地区三类常见的寒潮天气形势,以期达到提高寒潮预报准确率,降低寒潮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之目的.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江苏省2013年梅雨期2次强对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的强对流,主要表现为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7月7日的强对流,主要表现为局地龙卷.天气形势上,前者为西风槽型,后者为大陆高压型,2次过程都对应一支西南急流.探空和对流指数上,前者上干下湿,不稳定条件和对流指数优于后者.雷达回波图上,前者中高层强回波悬垂,出现"穹隆"结构,回波结构致密,低质心高效率降水率,后者强底层风垂直切边和较低的中气旋底高对龙卷的预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211号台风"海葵"对昆山地区的影响,并简单地作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台风降水主要由台风自身造成,未与西风槽结合;台风螺旋云带中含有大量水汽从东海向大陆输送;高层辐散区和低层辐合区的叠加,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维持和加强;台风环流区域内低层的强上升运动为大暴雨提供了上升运动的促发机制.
  • 摘要:2014年3月28日-2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次比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宜兴正处于此次降水的中心,受到的影响较大.本文利用Micaps资料、风云2E卫星的TBB(Black BodyTemperature)资料、常州多普勒雷达观测和NCEP全球分析场(1°×1°)资料,从降水实况、环流背景、云图雷达特征、水汽条件、动力和热力条件等方面,对2014年3月29日宜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系统性降水结合对流性降水的过程.高空南北槽合并东移,中低层低涡活动,地面气旋控制,这样极易产生暴雨.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耦合产生"抽吸"作用,是暴雨得以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机制.冷空气的侵入使得中低层系统明显发展,降水强度加大.
  • 摘要:使用淮安6站实况资料、数值预报资料和ncep全球1°×1°格点距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淮安地区9次大到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天气背景、物理特征对比分析.发现:500hpa西风槽和中低空低涡、南支槽是淮安地区大到暴雪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对过程水汽特征,水汽通量散度、比湿以及湿位涡进行分析发现大雪与暴雪过程与水汽辐合、湿位涡大值区很好对应,暴雪过程发生在MPV1正值、MPV2强负梯度区,通过定量分析前述物理特征量,对淮安地区大雪、暴雪量级预报提供了参考指标.
  • 摘要:利用中尺度非静力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Version 3.4)模式,针对1013号"鲇鱼"台风个例,通过对红外高光谱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资料经过基于空间梯度信息的质量控制之后同化进入模式,来评估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同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台风数值模拟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仅仅基于WRFDA(WRF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Version 3.4)模式自带的质量控制系统,将会有部分梯度距平值明显较大超过阈值的资料被同化进入模式,而这些可能受到"污染"且误差较大的资料同化进入模式必将会导致同化结果有较大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质量.而对AIRS资料经过基于空间梯度信息质量控制之后再同化进入模式,确实可将梯度距平值大于阈值的"坏点"剔除掉,从而使初始场的描述更加准确,台风路径的模拟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综上可知,基于空间梯度信息的质量控制方法整体上对改善同化效果有较好的正效应,对台风的数值模拟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昆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2013年昆山高温天气并讨论了引起这次高温的原因.结果表明:2013年昆山高温天气高温日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高温强度之强,均突破历史极值,极端性明显.这次的高温天气与多种因子有关,西太副高异常偏西、偏强是产生高温天气的直接原因,中纬度环流平直,缺少冷空气影响,台风影响小,南亚高压异常偏东对西太副高偏西、偏强具有重要作用.高温持续时段物理场表明:湿度小,水汽辐散,850hPa暖平流维持和强盛反气旋环流影响下的对流层中下层的下沉绝热增温是这次高温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海表温度异常与全球增暖为这次的高温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城市热岛效应也起了一定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1月7日~9日常州寒潮天气过程,发现该过程具有影响时间短、降温幅度大,并伴有降水等特点.冷空气积聚阶段在极涡附近形成横槽并在冷空气爆发阶段转竖,但是由于横槽型冷空气源地偏东,且在冷槽东移过程中转竖,所以真正造成影响时该寒潮为低槽东移型.强冷空气的影响,气压、气温、露点变化非常剧烈.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针对0814号"黑格比"台风个例,将T-PARC(THORPEX Pacific Asian Regional Campaign)获取的GPS Dropsonde资料,利用三维变分的方法进行同化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化GPS Dropsonde资料可以有效改善模式初始场,一定程度上解决洋面上常规气象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GPS Dropsonde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不仅改善了分析场中尺度结构的描述,使得模式初始场包含有更详尽的中尺度特征信息,而且也最终改善了模拟台风的路径.
  • 摘要:2013年4月29日大风天气过程,海平面气压梯度弱,预报有一定难度,若漏报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农业损失.因此,对这次弱气压梯度下大风成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大风预报和农业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冷锋过后的偏北大风过程,但地面冷高压前沿气压梯度小,因此这次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面气压梯度,而是由变压风、冷平流、动量下传、前期显著回暖等引起.另外,T639、EC细网格和GFS数值预报模式的10米风场产品对这次过程的平均风向风力预报较好,江苏WRF模式的10米风场预报部分站点平均风力偏大,但对阵风的预报指示意义很好.检验表明,江苏WRF 10米风场对阵风6级以上的大风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 摘要: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下发的多个物理量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开展本地化的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建立了宿迁地区分县的气温预报方程,将方程输出结果转换成Micaps第4类数据格式,操作简单,查看方便.经过对不同季节进行试报得出以下结论:预报准确率是随着时效的延长呈现波动下降,最高气温准确率总体高于最低气温,48小时预报准确率最高气温中冬季的最高为82%,最低气温中春季最商为68%;从预报稳定性上来看,最高气温中冬季和夏季预报较为稳定,秋季次之,春季的预报随着时效的增加准确率起伏比较大.最低气温整体准确率波动不是很大.通过主客观预报准确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客观预报对最高气温的预报效果比较差,但是在气温趋势预报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低气温客观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和主观预报相比,虽然仍然低于主观预报水平,但是差距不大,基本上可以替代主观预报;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对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和实况相比,预报强度偏弱.
  • 摘要:本文以台风"麦莎"为例,并介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移动路径,利用160个自动站资料作出江苏地区过程降雨量图,结合垂直速度图和相对湿度图等分析台风"麦莎"影响江苏期间,带来的大范围的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特大暴雨的原因,以苏州市为例,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0509号台风"麦莎"影响江苏地区过程中高低空环流形势以及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如相对湿度和垂直速度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合涡度、散度场分析降雨的形成条件,总结得出台风对降雨的影响,台风影响过程中降雨有哪些主要的条件,这些结果对以后相似的台风引起的暴雨强度和落区预报以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数值模式预报资料等,针对台风"潭美"(2013)登陆后的移动路径变化和强降水特征,从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场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移动的路径与副高变化有关,登陆后前13小时由于受副高南缘的偏东南气流影响,其中心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后受副高阻挡逐渐转为偏西、西南偏西的方向,因此强大的副高是影响"潭美"路径的重要原因.(2)"潭美"登陆后中心附近的风速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随着其向偏西方向移动,大风速区呈逆时针旋转,东风分量比西风分量大,这种风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强风速区转移推动了台风路径的变化,使西北移动的路径逐渐转向为西行和西南行.u分量差与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雷达反射率因子(R)的强弱以及回波顶(ET)的高度是造成强降水的直接因素.1h降水量(OHP)产品与雷达反射率以及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VIL)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南昌多普勒雷达产品1小时降水量(OHP)与实际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但其量级要比实际降水量明显偏小,平均在50%左右.(4)暴雨强度能从水汽通量散度上反映出来,水汽通量散度越大,暴雨越强.强降水过程的产生与来自西南的水汽输送带密切相关.江西中部大范围上升运动区的出现和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机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存在是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及FNL1×1°格点资料对2014年6月19日至22日影响江西的一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作了简单分析.在稳定环流背景的形势下,中纬度低槽不断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侵与西南急流的暖湿空气相互作用,在700hPaθse能量锋区的南侧和高能舌之间不断产生降水雨团并移动.在两个降水阶段内均出现了列车效应,而另一个阶段的降水主要来自于中-β尺度雨团,在整个过程中累计共出现23个雨团.此外水汽输送的差异也是造成前两个降水阶段对流活跃程度的不同的原因之一.
  • 摘要:对2012年"6.25"庐山东南部局地强降水从天气尺度的形势背景、物理量诊断到中小尺度的地形抬升、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在前期降水较异常偏少的背景下,一定的大气环流配置与特殊地形抬升作用的结果.
  • 摘要:利用NCEP1°×1°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10年12月15日新余市一次罕见寒潮过程暴雨转雪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横槽转竖,低层及地面的冷高压南移使得冷空气侵入江南地区,是造成此次江南地区降温的主要原因.(2)华南准静止锋的长期维持且坡度小,湿层和辐台区较薄且辐合强度较弱导致本次降水的强度不大,但较长的持续时间使降水达到暴雨(雪)量级.(3)寒潮带来的降温形成了降雪有利的温度条件,当测站上空整层温度均在0°C以下,925hPa温度≤-3°C,地面气温≤1°C时,降水将从雨转变为雪.
  • 摘要:利用NECP逐6小时2.5°×2.5°的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1998年6月18日、6月24~26日景德镇市发生的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并对比分析了1999年6月24~25日景德镇市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1998年6月份过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冷空气及高空槽共同作用的结果:1999年6月份过程主要是副高与南支槽的稳定维持.(2)1998年6月份过程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凌晨至中午.1999年6月份过程主要降水时段不固定.(3)1998年6月份700hPa与850hPa两层的切变线、急流轴分别在景德镇附近重合,景德镇处两层切变与急流轴之间,1999年6月份过程景德镇处850hPa切变与急流轴之间,700hPa切变线偏北且无急流轴.
  • 摘要:使用常规天气、自动站、单站雷达回波、Web GIS雷达拼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特征提取等方法,对2013年4月4日伴随冰雹的超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地面形势处于西南倒槽控制中,500hPa有小槽活动,高低空存在强垂直风切变,对流指数利于冰雹和超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产生.②超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影响前后,温度无显著变化,湿度饱和,气压波动大,二分钟平均风速较小.③强单体雹云是因合并机制生成的复合体块状回波,回波强度达65dBZ,55~60dBZ强回波范围较大;ET产品强回波中心顶高11~12km;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基本达到50~60kg·m-2:RHI可见强回波顶高达8km,6km高度有悬挂回波,出现假象回波特征.④风廓线产品特征较非降雹的超短时强降水过程更显著.影响阶段,3700m以上有西南急流,基本维持>20m·s-1的风速,低层风与商层风存在强烈切变.垂直风速达8m·s-1,径向速度≥10m·s-1,速度谱宽高层大于低层.信噪比SNR达60~70db,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达到-15~-14m-2/3的超强量级.
  •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2014年4-6月GQEC降水预报强度-尺度分解检验分析发现:a).GQEC对小空间尺度降水预报"空报率"较大,而对100km以上降水预报"漏报率"较大;b).小量级降水在小尺度预报的空报率,比大量级降水的空报率小,而在200、400km漏报率比较大量级降水更大;c).小尺度降水预报均方差更大,而对各个空间尺度,降水量级越大误差越小;d).较强降水预报的均方差主要集中在100km尺度以下.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与多普勒雷达回波对2014年7月15-16日九江市全区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干冷空气侵入且叠加在暖区上是造成大气不稳定产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2)低层大气层结由稳定向不稳定转化,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提供了热力条件;(3)高低空急流良好配置为暴雨天气过程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4)副高边缘持续增加的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将大量水汽和能量输送是本次暴雨产生和维持的条件;(5)大尺度静止锋雨带长时间滞留,雨带中不断有中-β尺度雨团生成东移;东北—西南向混合型回波带中不断有近似南北向的雷雨窄带东移所造成的列车效应是产生此次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因素;(6)θse等值线密集带、k指数窄带高值中心轴与850hpa低空急流相交汇的区域与暴雨区域分布基本一致.
  • 摘要:使用常规天气、WebGIS雷达拼图、卫星云图和华东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14年5月13日赣北出现的雷暴带进行了分析,就其天气形势、实况特点、对流条件以及鄱阳湖区对回波带形态和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图能比雷达、天气实况等更早的显示出强对流的征兆;②强的温度锋区以及温度锋区和地面辐合线的交汇处是有利于对流单体生成发展的地区,强的深层和浅层风垂直切变有利于回波有组织的发展.较低的CAPE值与SI值等对流指数,预示着雷雨大风和冰雹的概率降低;③鄱阳湖区对回波带的影响显著,其有利于回波带减弱、断裂,单体过湖后会再度加强,降水极值也有先减弱,过湖后再次加强的情况.
  • 摘要:用常规气象micaps天气图资料、南昌多普勒雷达、宜春风廓线雷达资料、欧洲中心、T639、日本数值预报资料对新余市2014年5月17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实况场和预报场进行分析发现:①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的维持,西南急流的建立,850hpa切变线位置适中、K指数>35°C、Si指数<0°C小的是典型的我市暴雨有利因素;②本次暴雨高低空配置上属于后倾槽暴雨,冷空气先从边界层入侵,湿度场从低层到高层为低(1000hpa)-低(850hpa)-高(700hpa)-低(500hpa)的配置;③对于本次暴雨过程的形势预报欧洲中心最为成功,降水预报T639预报的最与实况相符.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及其变分同化系统,对2014年5月24~25日萍乡、宜春地区发生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雷达资料直接同化敏感性试验,并对同化结果和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雷达资料的同化能有效改善初始场中风场、湿度场和温度场的量值大小及空间分布,使其包含更多的中尺度系统信息.其中,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同化对大气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较大,而雷达径向速度的同化主要调整大气风场;(2)短时0~12 h降水预报方面,反射率因子的同化对降水预报的量值影响较大,而径向速度的同化对降水预报的落区影响较大,两者的同时同化对降水预报效果较好;(3)雷达资料的同化对较长时间6~12h的降水预报仍有较好效果.
  • 摘要:利用九江、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0.5°×0.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月19-20日九江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沿低层东北冷回流在长江流域形成的冷垫爬升是暴雪产生的动力机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形成次级环流,700hPa以上正涡度平流和低层暖平流表明天气尺度上升运动较强:700hPa等θse线密集锋区稳定维持,表明锋区稳定维持.低层暖平流,中下层风速加强,急流中心降低,预示降雪回波将发展;低层暖平流结构转为冷平流流场结构,预示降雪减弱.分析表明,本次过程没有强雷暴影响,回波异常增强不是由大水滴和霰雹等固态水凝物粒子造成,雪花下降经过0°C以上的暖层时表面融化.使雪花外裹了一薄层水膜,产生类似于大水滴的等同效果,从而出现了雷达图上反射率因子异常增强的现象;同时,中下层强的上升运动和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机制可导致局部较强的反射率因子而产生强降雪.
  • 摘要:利用1960~2011年新余站逐日地面气温资料对近52年来影响新余的强冷空气频次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余强冷空气活动与冬季增暖以及北极极涡对冬季气温的影响进行了粗浅分析.结果表明: 80年代以后影响我市的强冷空气的次数开始转入年代际偏少阶段,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则从80年代末开始明显增暖.降温频次的减少导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升高,在一定程度对暖冬的维持产生作用.北极极涡面积越大新余冬季气温越低,北极极涡强度越强新余冬季气温越高.新余的强冷空气发生在极涡面积较大强度较弱,且亚洲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以经向型为主的条件下.亚洲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以纬向型为主,极地的冷空气只在较高纬度活动,不会南下影响我市,相应我市气温偏高.
  • 摘要:本文利用实况探空资料与风云2C2D卫星探测资料,对2014年7月4日、2014年7月12日-13日、16日西太平洋副高与西风带低槽西南急流、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共同作用下出现的长江流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将三次过程卫星云图与各种物理要素场的配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三次过程云系均表现为梅雨锋云系特征,500hPa槽线以东云系为连续的不完整云带,靠近冷空气一侧云带边界光滑整齐.从结构上看,锋面云带主要由多层云系组成.整个云系位于高空槽前580线与副高外围588线之间;降水云带由对流云团、稳定性降水云带及混合性降水云带三部分组成,对流云团集中发展在云带靠近副高边缘晴空区一侧,通常位于在584线与588线之间靠近副高一侧;稳定性降水集中高空槽前,即云带后部,580线与584线之间;混合性降水位于两个云系之间,多产生于584线附近.水汽云图中,高空槽槽前的云系边界非常清晰,并且云系后部有宽广的暗影区,为明显的干涌边界,表征槽后干冷空气的侵入.晴空少云区一天中亮温变化在285k-305k-285k之间;稳定性降水(蔽光高层云与雨层云)亮温在230k-255k之间;对流性降水云顶亮温在205k-210k之间.云系的分布与各层的垂直速度场、涡度场、散度场,以及中高层的涡度平流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锋面云带位置与上升运动区、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区、正涡度平流区位置近乎一致.比湿通量、比湿通量散度与假相当位温等温湿参量的分布特征,清楚的解释了锋面云带的移动、发展和分布特征.
  • 摘要: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14年5月22日赣中赣南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湿位涡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以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能量的释放为主,对流层低层MPV1<0,中商层MPV1 >0,并且中商层正值增大,有正值向低层输送,这样的形势有利于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850hPa、 700hPa层湿位涡负值中心与强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与850hPa低层MPV1的负值区相对应,降水强度与持续时间与MPV1负值区增强增厚时间上有一致性.此次暴雨过程赣中强降水不仅与MPV1负值区引起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关,同时与MPV2负值区引起的对称不稳定发展有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