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消耗量
燃油消耗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93898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台声、车用发动机、交通节能与环保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广西公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燃油消耗量的相关文献由509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永鸿、刘仲铭、孔令文等。
燃油消耗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3898篇
占比:99.66%
总计:94218篇
燃油消耗量
-研究学者
- 康永鸿
- 刘仲铭
- 孔令文
- 张玉花
- 文炳培
- 毕小平
- 王爱红
- 莫舒玥
- 赵华
- 赵金波
- 高有山
- 高述辕
- 黄崇高
- 丁德榜
- 冯坤鹏
- 刘军
- 刘冲
- 刘敬平
- 刘斌
- 刘星
- 刘琦
- 刘雅奇
- 叶宇
- 司康
- 吴登虎
- 吴秀兰(校)
- 尚勋
- 崔连波
- 张玉花(供稿)
- 徐军辉
- 徐国卿
- 曾海波
- 李兴虎
- 李永维
- 李洋洋
- 杨剑
- 杨昌阁
- 桑海浪
- 潘仲鸣
- 王大鹏
- 王微
- 王羽
- 王辉
- 罗水平
- 聂相虹
- 葛蕴珊
- 蒲运平
- 薛莽
- 袁治远
- 袁蒙
-
-
尚勋;
王微
-
-
摘要:
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交通运输行业消耗大量能源,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营运客车的产品准入申报需满足JT/T 711-2016《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技术要求。选取某品牌12m长营运客车作为试验样车,按照JT/T 711-2016标准要求,分别对等速、加速、怠速3种工况进行了燃料消耗量测试,然后经计算得出综合燃料消耗量。结果表明,该试验样车的综合燃料消耗量低于JT/T 711-2016标准规定的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测试流程为后续的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测试提供了参考。
-
-
文炳培
-
-
摘要:
本文针对非公路电传动矿用自卸车燃油消耗量路试的检测手段既介绍了经典的、常用的容积式油耗仪,又介绍了最新发展的便携式双通道超声波流量计,并对两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阐述;接下来阐述了发动机燃油回油管路流量测试专用自动排气装置在自卸车燃油消耗量路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文中还就非公路电传动矿用自卸车燃油消耗量路试结果中的反常数据的典型案例从能耗入手进行了计算分析,找出了影响因素,指明了试验实施过程中确保测试精确性的有效途径。
-
-
朱日兴;
吴国洪
-
-
摘要:
为提高发动机过渡态性能且提供限制保护,通常采用min-max燃油选择策略,该策略困难之处在于控制器增益的整定过程,为此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控制器增益整定方法。min-max燃油选择控制器增益参数的整定过程被转化为一个数值优化问题,优化的主要对象是过渡态控制器和限制保护控制器的增益参数。在该数值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被设计为加权过渡态响应时间和加权燃油消耗量的总和。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法不仅改善了过渡态性能,而且能够提供限制保护,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优越性。此外,进一步分析了目标函数中加权因子对发动机响应时间和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并绘制了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图,在发动机设计时,可据此作为参考依据来选择加权系数。
-
-
李瑞军;
王靖凯;
吴濛
-
-
摘要:
为了综合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2个维度以及从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性能的2种方法.结果表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之间存在某个平衡点,只有质量增加幅度小于耗油率降低幅度时,才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并且飞机航程越长,越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带来的优势;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呈指数关系变化,当假设飞机巡航航程为3500 km、飞机升阻比为10.5时,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巡航耗油率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降低1%,可使飞机燃油消耗量减少约1.9%,飞机燃油效率提高约2.4%.
-
-
董非;
苑天林;
王志明;
倪捷;
尹必峰
-
-
摘要:
基于AVL台架搭建柴油机性能测试系统,进行乙二醇(EGC)冷却液、无水丙二醇(PGC)冷却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台架冷却水箱循环温度设定为80°C时,柴油机使用PGC冷却液比使用EGC冷却液的出口温度有所降低,润滑油温度平均上升5°C左右;当台架冷却水箱循环温度设定为95°C时,使用PGC冷却液的出口温度和润滑油温度与使用EGC冷却液相持平;柴油机使用PGC冷却液比使用EGC冷却液的NO,,排放略微升高,对于烟度、CO和HC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后通过试验得出,在台架冷却水箱循环温度设定为95°C时,柴油机使用PGC冷却液比使用EGC冷却液的燃油消耗量降低了3.11%.
-
-
张家兴;
尚勋;
郭勇;
王微
-
-
摘要:
我国营运车辆的产品准入需满足特定法规标准的技术要求,且燃油消耗量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输成本及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最大总质量为31 t的某品牌厢式运输车为例,基于道路试验分别对等速、加速、怠速三种工况进行实测分析,经加权计算后得出的综合燃料消耗量未超出标准第四阶段限值,同时总结分析了当下影响油耗的集中因素,为后续营运车辆油耗试验改进提供了有力参考.
-
-
王友银;
唐井峰;
常军涛;
高进;
鲍文
-
-
摘要:
随着组合发动机在可重复使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中广泛应用,组合发动机转级马赫数的选择对于飞行系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使用飞行仿真模型计算采用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的飞行器的飞行过程,研究了不同的加速方案对应的0~6 Ma加速过程特性以及影响巡航时间的因素。分析表明转级马赫数越低冲压发动机消耗的燃油量越高,但转级马赫数较高时,火箭发动机的耗油率增加,因此火箭组合发动机存在最佳的转级马赫数。通过对最佳转级马赫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最佳转级马赫数受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影响较大,在宽速域推进系统中使用具有高比冲和推力的火箭将增加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巡航时间。
-
-
-
-
-
-
-
HUANG Lian-zhong;
黄连忠;
WAN Xiao-yue;
万晓跃;
SUN Yong-gang;
孙永刚;
WANG Huan-yu;
王寰宇;
WANG Zhuang;
王壮
- 《2018船舶智能能效技术国际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为了降低船舶单航次的主机总燃油消耗量,从而减少船舶的能源消耗.首先,计算了船舶的阻力,并基于大量船舶历史数据,构建了主机油耗模型,模型相对平均误差为3.6%;在船舶阻力计算的基础上,以船舶失速值和航向转向点为依据,将船舶的航线划分为不同分段;采用模拟退火智能算法,在航行时间、船舶航速、主机转速等约束条件下,以单航次总的燃油消耗量为优化目标,规划并得出了不同分段上的最佳航速和主机转速.计算结果显示,优化后船舶主机的燃油消耗量可降低3.1%,节油效果显著.
-
-
-
-
MO Shu-yue;
莫舒玥
- 《广西公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利用底盘测功机进行车辆燃油消耗量的测试与道路循环试验相比,有着不受天气、道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性好,测试结果容易获得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底盘测功机车辆燃油消耗量测试机械系统主要由测功机安装底座、转鼓、测功电动机、测功机安装支架、车辆对中机构、转鼓制动器、速度编码器、拉压力传感器、以及表面覆盖板等部件组成,同时介绍了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车辆燃油消耗量试验的方法.
-
-
LIU Zhiyong;
刘智勇;
LIU Xuezhu;
刘学柱;
FENG Lihui;
冯利辉;
JIN Benshan;
金本山
-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6年国标委发布了《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第1部分节能驾驶指示装置》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了获得循环外节能“奖励”,建立节能技术储备,某自主车企组织项目团队进行了标准解读、对标研究、节能效果目标值设定、分解优化方案制定、实车搭载验证和成果固化等一系列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对系统原理的深度解析,项目团队制定了节能效果分解控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实车搭载验证,提升节能效果78%,大幅领先于对标车型,符合并超出预设的目标值.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完成设计冻结,相关产品已量产上市.目前该成果已进行固化,形成企业级的技术规范,对后续新车型量产应用树立了技术标杆.
-
-
LIU Zhiyong;
刘智勇;
LIU Xuezhu;
刘学柱;
FENG Lihui;
冯利辉;
JIN Benshan;
金本山
-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6年国标委发布了《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第1部分节能驾驶指示装置》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了获得循环外节能“奖励”,建立节能技术储备,某自主车企组织项目团队进行了标准解读、对标研究、节能效果目标值设定、分解优化方案制定、实车搭载验证和成果固化等一系列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对系统原理的深度解析,项目团队制定了节能效果分解控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实车搭载验证,提升节能效果78%,大幅领先于对标车型,符合并超出预设的目标值.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完成设计冻结,相关产品已量产上市.目前该成果已进行固化,形成企业级的技术规范,对后续新车型量产应用树立了技术标杆.
-
-
LIU Zhiyong;
刘智勇;
LIU Xuezhu;
刘学柱;
FENG Lihui;
冯利辉;
JIN Benshan;
金本山
-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6年国标委发布了《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第1部分节能驾驶指示装置》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了获得循环外节能“奖励”,建立节能技术储备,某自主车企组织项目团队进行了标准解读、对标研究、节能效果目标值设定、分解优化方案制定、实车搭载验证和成果固化等一系列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对系统原理的深度解析,项目团队制定了节能效果分解控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实车搭载验证,提升节能效果78%,大幅领先于对标车型,符合并超出预设的目标值.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完成设计冻结,相关产品已量产上市.目前该成果已进行固化,形成企业级的技术规范,对后续新车型量产应用树立了技术标杆.
-
-
LIU Zhiyong;
刘智勇;
LIU Xuezhu;
刘学柱;
FENG Lihui;
冯利辉;
JIN Benshan;
金本山
-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6年国标委发布了《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第1部分节能驾驶指示装置》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了获得循环外节能“奖励”,建立节能技术储备,某自主车企组织项目团队进行了标准解读、对标研究、节能效果目标值设定、分解优化方案制定、实车搭载验证和成果固化等一系列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对系统原理的深度解析,项目团队制定了节能效果分解控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实车搭载验证,提升节能效果78%,大幅领先于对标车型,符合并超出预设的目标值.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完成设计冻结,相关产品已量产上市.目前该成果已进行固化,形成企业级的技术规范,对后续新车型量产应用树立了技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