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湿地退化

湿地退化

湿地退化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保护管理、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1019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地质通报、地球、地质与资源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2009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2009全国湿地规划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等;湿地退化的相关文献由447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培雁、崔丽娟、王永洁等。

湿地退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1019 占比:98.72%

总计:11162篇

湿地退化—发文趋势图

湿地退化

-研究学者

  • 邓培雁
  • 崔丽娟
  • 王永洁
  • 罗金明
  • 于佳
  • 余绍文
  • 佟守正
  • 刘义
  • 刘俊国
  • 刘兴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美臻; 王延松; 姚焱中
    • 摘要: 本研究以阜新市阿尔乡泡沼湿地为对象,探讨人为扰动下阜新市沙化敏感区泡沼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1985-2019年,阿尔乡泡沼湿地的面积减少率高达89%,泡沼湿地的数量下降率达到67.4%,湿地景观整体呈破碎化发展。从泡沼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来看,研究区主要表现是湿地朝非湿地转移,其转移面积占总转移面积的74%,其中湿地主要向耕地和草地转移。社会因子主要对泡沼湿地的面积产生影响,而自然因子则主要影响泡沼湿地的数量,对泡沼湿地面积变化不具有良好的解释作用。
    • 乐易迅; 胡敏杰; 肖琳; 赖兴凯; 王硕; 丁思龙; 李婷婷
    • 摘要: 以泉州湾河口人工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研究不同红树林恢复(桐花树、秋茄、秋茄-桐花树混交林)对河口湿地土壤pH、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元素(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相对于无植被的光滩(恢复前),红树林植被恢复显著降低了土壤pH(P<0.05),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不同红树林恢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大致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全磷含量则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恢复前,红树林植被恢复均增加了表层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含量,其中,以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综上,不同模式红树林植被恢复对河口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动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混交林模式通过高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增加生物量和养分归还量,显著改善了土壤养分动态,是河口区植被恢复的优选手段。研究结果可为加强河口红树林湿地养分管理、维护湿地系统养分平衡提供科学参考。
    • 赵丹丹; 王梓淯; 杨宇航; 倪铭语; 袁舒浓; 刘吉平
    • 摘要: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内陆盐沼湿地重要的分布区,近年来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盐沼湿地不断退化,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本文以吉林省西部退化盐沼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从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湿地退化表现与特征、湿地退化恢复与重建、湿地评价等几方面展开论述,为吉林省西部盐沼湿地保护与退化修复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张盛艳; 袁子成; 李卓倩; 李腾超
    • 摘要: 通过对比多期湿地面积信息,监测分析沁蟒河湿地退化情况;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基本原理,构建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沁蟒河湿地面积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沁蟒河湿地退化明显,目前生态系统处于较差程度;预测沁蟒河湿地中的河流、河漫滩面积在2025年将进一步萎缩,林灌沼泽、草本沼泽将基本绝迹,形势十分严峻.
    • 高天宏
    • 摘要: 以抚远市为例,对抚远市2009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2017年第三次国土调查的两次湿地调查成果分析,间隔期为8年,对比分析了湿地现状,找出湿地退化、湿地破碎化、湿地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在管理中的法规制度建设、科技支撑、宣传教育保护意识等对策,提出相应的湿地生态保护恢复、湿地保护修复和积极推进退耕还林等湿地管理措施。
    • 包新康; 廖继承; 索郎夺尔基; 孙元海; 丁励; 卓玛姐; 玛吉措
    • 摘要: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类环境指示生物,研究其群落特征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对湿地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湖、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阿孜站)为研究区域,2018 年5、2019 年5 月采用样线法对区域中4种高原湿地退化梯度,即典型湿地(Ⅰ型)、季节性湿地(Ⅱ型)、中度退化湿地(Ⅲ型)和重度退化湿地(Ⅳ型)的繁殖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时段共记录到繁殖鸟类8 目14科41种,其中花湖繁殖鸟类39种,阿孜站繁殖鸟类21 种.数据分析显示,随着高原湿地退化演替序列,两地的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逐步减小,群落优势度不断增大;Ⅲ型和Ⅳ型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Ⅰ 型和Ⅳ型间群落相似性最低,表明鸟类群落随湿地退化发生明显改变,仅与毗邻的退化梯度群落组成相似.研究区域Ⅰ 型生境中,水禽类占绝对优势,以红脚鹬(Tringa totanus)为优势种;Ⅱ型中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为群落中优势种;小云雀(Alauda gulgula)和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为Ⅲ型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落中优势种团为雪雀(Montifringilla spp.)和地山雀(Pseudopodoces humilis)时,标志着湿地已经重度退化(Ⅳ型).鸟类群落优势种的转变是鸟类营巢环境要求与湿地退化中环境的改变相适应的结果.本研究尝试性的提出如何利用鸟类对高原湿地退化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
    • 周华坤; 佘延娣; 杨晓渊; 肖锋; 周秉荣; 毛旭峰; 季海川; 马建海; 王文颖; 宋维菊; 马春艳
    • 摘要: 青海省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大,呈现典型的高原特点.在青海省生态系统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已有高原湿地研究和湿地保护案例等的分析,阐述了青海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了青海省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总结了适宜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为青海省湿地资源的保护、湿地变化诊断、湿地生态补偿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
    • 李成之
    • 摘要: 指出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洪泽湖湿地面临着功能减弱、面积萎缩、生境破碎、物种减少、水质恶化等问题,湿地退化已成为限制泗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推行的退渔还湿、两船清理、十年禁渔、增殖放流和生态移民等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洪泽湖湿地的生态恢复,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并提出了修复的启示,以供参考.
    • 刘立伟; 光辉; 叶姗; 叶银; 梁薇
    • 摘要: 选取退化湿地土壤样本,分别对不同样本的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与土壤理化性质中的总氮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特点基本保持一致.土壤酶在土壤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探究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特征,对于揭示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湿地退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唐明艳
    • 摘要: 纳帕海是国际重要湿地,近年来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扰下,沼泽面积缩小,湿地类型改变,沼泽逆向生态演替,纳帕海湿地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对纳帕海湿地退化现状及驱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恢复对策(科学管理大型家畜,有序文明开展旅游,提高思想意识,采取退耕还湿、社区共管措施等),旨在推动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保护、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