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治理政策

治理政策

治理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7629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科技展望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东方行政论坛等;治理政策的相关文献由283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晋山、俞乔、吴洵等。

治理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7629 占比:99.24%

总计:27840篇

治理政策—发文趋势图

治理政策

-研究学者

  • 侯晋山
  • 俞乔
  • 吴洵
  • 张朔人
  • 王书明
  • 薛海平
  • 许大为
  • 许真
  • 陈蕾
  • Deng Jianhua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凌珂
    • 摘要: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包括行业经营者强制搭售、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以不公平高价销售产品、限定交易、拒绝交易等形式。自然垄断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原因有垄断行业自律能力较弱、自然垄断企业立法目标错位、执法机构执法措施软弱、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不力、消费者对反垄断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诉权等。治理措施包括完善自然垄断企业合规建设、增强企业自律、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合理界定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构建反垄断法惩罚性赔偿机制、细化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等。
    • 康家玮
    • 摘要: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政策的传导落实,是将公共政策、民族政策等予以权威性分配,需要运用好政策工具调适。本文梳理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及政策施治概况,剖析治理行动者、治理内容、社会空间结构、社群属性等影响治理政策因素,列举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政策施治的地方实践模式,最后对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政策引导路径进行思考。
    • 姜润嘉
    • 摘要: 引言地摊经济作为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其存在有必要与意义,厉以宁先生就对这种小商贩,地摊经济进行支持,还认为应该对他们有所宽容,基于保护弱者的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态度,也应该如此,可以感知到后疫情时代对地摊经济的态度,政策是包容开放的,故从近期时代之政策入手,分析其特点和差异,从而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 靳玉乐; 杨征铭; 艾兴; 尹弘飚; 张铭凯; 杨艺伟
    • 摘要: 学业负担问题由来已久,如何推进其治理深化,需要在理性检视中找原因、寻路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业负担治理政策的发展历程,发现存在解释力不强、弹性不足和整合性不够等问题,由此提出学业负担治理政策从朦胧到精准、从管理到治理和从单一到体系化的未来走向。当然,有效治理学业负担还应深度剖析学业负担的复杂内涵,要看到学业负担背后的社会因素,要辩证看待学校教育给学习者所带来的学业负担,要关注学生在家庭场域下的学业负担感知。也就是说,治理学业负担必须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从校内来讲,可以主张推动强效学习,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与学习体验,为学业负担治理提供教学路径。从校外来讲,一方面要通过入口关、运行关和质量关的严格把控,坚持校外培训治理的刚性标准;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倡导培训舆论、大力引导培训方向和有效疏导培训力量,发挥柔性方略之于校外培训治理的张力价值。此外,“双减”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诉求,要在把握精简性、层次性、弹性化和个性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集体研修、贯通学科壁垒、运用智能技术和强化学生参与等方式优化作业设计。总之,新时代推进学业负担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以政策优化为牵引,在学业负担内涵的重新研判中,找寻教学、校外培训和作业等一体化治理的新路。
    • 陈霜; 张振改
    • 摘要: 运用渐进决策模式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可把治理政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减轻学生校内负担为导向的政府低介入治理阶段;二是以规范校外活动场所、禁止校内有偿补课为抓手的政府中介入治理阶段;三是以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全面监管为核心的政府强介入治理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渐进式演变逻辑为:治理阶段具有连续性,政府介入程度稳步提升,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政策实践模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渐进式演变,有利于稳定社会环境、提升治理政策的效果、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但也存在政策制定过于保守导致对校外培训的发展速度和方向预警不足,专项治理启动过慢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治理手段单一等局限。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渐进式演变的优势与局限并存,这为我们优化未来的治理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张勇
    • 摘要: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各领域迅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多种安全风险随着而来。先对人脸识别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对该技术当前应用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阐述,并参考欧美等发达地区人脸识别相关治理政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应对策略。
    • 包雅钧
    • 摘要: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由于政策本身是治理的重要工具,社会治理政策内在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判断,预示了这些问题的发展走向。对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政策进行一些专业评估,有助于人们更好认知和改进社会治理实践。结合对中国社会治理现实的观察和研究,以下一些认识和判断似可成立。
    • 张晗; 孟晓瑞
    • 摘要: 在对相对贫困内涵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国家相对贫困的衡量标准以及中国一些发达省份相对贫困治理经验研究,提出中国2020年后相对贫困衡量标准的划定思路。基于相对贫困的多维特性和具体致贫原因,识别出相对贫困群体的四种主要类型:脱贫不稳定群体、临界贫困群体、流动型相对贫困群体及特殊困难群体,进而从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为主要抓手、以优化帮扶手段和方式为主要治理手段、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配套措施为突破点、以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为核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 那鲲鹏; 吴玉璇
    • 摘要: 农村垃圾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和生态提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逐步受到国家和各地方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近十余年间的相关国家政策文件,重点研究了农村垃圾治理政策在发展阶段、涵盖内容、牵头部门、空间范围、治理方式、治理主体等方面的演变情况。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增强跨部门综合协调、制定专项标准规范、探索经济性治理政策、提高多元主体参与程度等方面,提出治理政策的优化建议。
    • 胡象明; 邹彤彤
    • 摘要: 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和政策效力三个维度出发,运用Nvivo12软件和PMC指数模型构建城市洪涝灾害治理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城市洪涝灾害治理相关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主体维度看,洪涝问题的复杂性需要跨部门合作解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水利部门是应急管理部门成立之前的洪灾治理核心主体。应急管理部成立后便在洪涝灾害治理中占据重要位置,机构改革初具成效。但相关政策更新晚于部门实践,政策主体职能多集中于应急救援与灾后救助,这些不利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改革仍需进一步推进。从政策工具维度看,形成了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经济激励型政策为辅,社会参与型政策为补充的政策工具体系。从政策效力维度看,评价等级在良好或优秀的政策占半数。部分政策在覆盖面、功能等方面仍有不足,直接影响治理效能。探究城市洪涝灾害治理政策的特征及其效力,可为我国洪涝灾害治理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