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河口湿地

河口湿地

河口湿地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自然地理学、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9062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政协天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福建省海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河口湿地的相关文献由5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铁良、丁涛、田伟君等。

河口湿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1.6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9062 占比:98.17%

总计:9231篇

河口湿地—发文趋势图

河口湿地

-研究学者

  • 王铁良
  • 丁涛
  • 田伟君
  • 白洁
  • 赵阳国
  • 陈菲莉
  • 雷俊山
  • 颜利
  • 于君宝
  • 刘荣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乐易迅; 胡敏杰; 肖琳; 赖兴凯; 王硕; 丁思龙; 李婷婷
    • 摘要: 以泉州湾河口人工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研究不同红树林恢复(桐花树、秋茄、秋茄-桐花树混交林)对河口湿地土壤pH、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元素(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相对于无植被的光滩(恢复前),红树林植被恢复显著降低了土壤pH(P<0.05),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不同红树林恢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大致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全磷含量则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恢复前,红树林植被恢复均增加了表层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含量,其中,以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综上,不同模式红树林植被恢复对河口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动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混交林模式通过高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增加生物量和养分归还量,显著改善了土壤养分动态,是河口区植被恢复的优选手段。研究结果可为加强河口红树林湿地养分管理、维护湿地系统养分平衡提供科学参考。
    • 王安东
    • 摘要: 黄河口区域湿地是世界三角洲中最完整、最脆弱的新生淤泥质湿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黄河来水来沙不足,黄河口区域面临湿地面积缩减、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生态补水的提出与测算为黄河口区域湿地修复和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综合考虑各种水连要素间关系,将黄河口区域划分为21个水配置单元,通过生境模拟,以2018年为基准年,分别估算了黄河三角洲正常2025年和2030年正常典型年中的生态耗水量、生境蓄存水量和生态补水总量。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口区域湿地管理部门提供科技支撑。
    • 周月杰; 白秀峰
    • 摘要: 河口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既发挥其经济价值,又不影响其生态功能,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河口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敏感点分析,并围绕这些敏感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建议,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 邹雨函; 贺怡; 王雪宏; 于君宝; 栗云召; 杨继松; 周迪; 宁凯; 杜朝红; 王书文
    • 摘要: 由道路建设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着区域景观的生态格局,定量表达道路修建造成的破碎化特征对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作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1995—2019年不同道路类型对区域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4年道路长度持续增加,2014—2019年道路长度增长趋缓;1995—2019年,景观相合概率(LCP)、整体景观连接度指数(IIC)及可能连接度指数(PC)均下降,表示景观破碎度不断加深;非硬化道路对湿地景观连接度起主要作用,其长度与LCP、IIC、PC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非硬化道路修建越多,景观连通性越差;在道路缓冲区范围,随着缓冲区梯度的增加,LCP、IIC、PC值逐渐变大,其中0~25 m至0~50 m范围内各指数值变化率最高。为此,建议在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保护中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密度,并将道路影响范围尽量控制在道路边缘50 m内。
    • 何昱璇; 高参; 赵方方
    • 摘要: 某水域是华北地区的核心水系与生态之地,具有生态环境要求高、生态敏感性高等特点。为保障该水域水质安全,实施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该工程占地4.23 km^(2),设计处理规模25万m^(3)/d,建成后将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近自然功能型湿地。工程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水平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的近自然组合工艺,在满足水质净化要求的同时,可恢复湿地生态并塑造湿地景观,符合相关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该工艺流程可有效应对大水量、低污染水体的水质提升需求,适用于生态敏感性高的北方湖泊和河口地区,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 陈婷; 梁启斌; 王艳霞; 侯磊
    • 摘要: 研究不同深度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规律,探讨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及可提取态Fe、Al、Mn和Ca浓度对磷形态分布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沉积物内源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和释放机理提供支持。在洱海罗时江湿地入口、湿地内部和湿地出口设置6个样点,采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采集每个样点20 cm以上的沉积柱样品,应用连续分级提取分析了湿地沉积物无机磷形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异规律,讨论了理化指标、可提取态金属元素浓度等沉积物环境因子对无机磷形态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总无机磷(TIP)含量变化范围为1 360.24~2 093.66 mg/kg,其中残渣态磷(RP)含量最高,占比62.94%~85.18%,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钙结合态磷(Ca-P)占比分别为9.37%~25.97%和0.54%~11.42%,可交换态磷(EP)和水溶态磷(DP)含量最低,占比分别为0.94%~3.91%和0.22%~0.65%;(2)水平方向上TIP和各形态磷含量总体上均呈现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TIP、EP、Fe/Al-P和Ca-P在出口位置含量稍高于湿地内部,垂直方向上DP、EP、Fe/Al-P和RP含量在表层富集,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Ca-P含量在表层较低,在中层和底层富集;(3)可提取态金属含量最低的Mn对磷形态分布规律(P<0.05)的解释率最高(12.7%),可提取态Al、Mn含量、pH和ORP对各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强,而可提取态Ca含量对Ca-P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 易雨君; 谢泓毅; 宋劼; 杨志峰
    • 摘要: 在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下,黄河口三角洲天然盐沼植被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本文基于盐沼植被对土壤水盐的响应机理构建地下水动力-种群动力学生境耦合模型,模拟了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壤水盐条件下盐沼植被适宜生境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以不同年份黄河利津站的水资源量为依据,模拟了最大年、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和最小年5种水文年时间序列方案,模拟不同河流径流过程对河口盐沼植被的影响.研究发现盐沼植被在研究区内的适宜生境在黄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在距离黄河较远的区域呈散点状分布;芦苇的生物量积累主要发生在较窄的条带上,而翅碱蓬和柽柳的生物量积累均匀分布在面状区域,3种盐沼植被在散点状适宜生境上均无生物量积累;丰水年情景下生长季内适宜生境月均面积最大,达研究区总面积的16.66%;而枯水年情景生长季内月均生物量最多,最大达13.86万t.研究构建了地下水动力-种群动力学生境耦合模型,能够定量化模拟不同径流情景下河口湿地地下水、土壤水盐条件及盐沼植被适宜生境与生物量分布规律,以期服务于河口三角洲盐沼植被保护与修复.
    • 赵芬; 庞爱萍; 李春晖; 郑小康; 王烜; 易雨君
    • 摘要: 通过回顾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从生态需水研究的研究对象及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黄河干流和河口生态需水的研究现状和面临挑战.目前,有关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的生态需水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对黄河流域生态需水基础理论基本规律的认识相对清晰,但对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不统一,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黄河生态需水在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结果.今后仍需在逐步积累的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的生态需水研究,重点开展基于河流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需水研究;基于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并综合其他保护目标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权衡以及未来水沙条件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寻求合理的能应用到实际水量配置方案中的生态需水量等.并将生态需水成果与黄河水量生态调度有效结合起来,在水量调度实践中予以论证.
    • 刘丹丹; 武海涛; 芦康乐; 杨萌尧; 管强; 赵文元; 邵乐夫
    • 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环境和空间因子在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是生态学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探究黄河口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影响因子,及环境和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对调控作用.于2017年10月与2018年5月对黄河口湿地32个样点(淡水恢复湿地19个和自然湿地13个)的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采集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显示,黄河口淡水恢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电导率、盐度和氧化还原电位;而自然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pH和无机碳的影响;盐度是两类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子.变差分解(VPA)结果显示,环境过滤对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起主导作用;在自然湿地中,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具有主要的调控作用,同时环境和空间因子的相互作用也至关重要.本研究明确了黄河口的自然和恢复湿地中环境和空间因素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相对作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 韩晓金; 周西娟(摄影); 杨亚文(摄影)
    • 摘要: 雄安新区白洋淀首个入淀河口人工湿地——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自2020年6月底开始运行调试,已经经过了一个四季的轮回,如今这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河口人工湿地运维得怎样?水质净化效果如何?2021年4月,我们——[府河河口湿地,从头说起]了解府河河口湿地,要从府河说起。发源于保定西部一亩泉的府河有保定母亲河之称。明代洪武元年保定开始设府,穿城而过的河流始称府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