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量
渗水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307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西部探矿工程、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五届第一次会议暨换届会议、2008年度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给水分会·热水分会·青年工程师协会联合年会、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等;渗水量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国林、丁丽英、于津沣等。
渗水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307篇
占比:99.20%
总计:12406篇
渗水量
-研究学者
- 陈国林
- 丁丽英
- 于津沣
- 余光远
- 余小辉
- 倪才胜
- 傅鹤林
- 刘世明
- 刘兆伟
- 刘树元
- 刘梦源
- 史桂丞
- 向文
- 吴延峰
- 吴籍
- 周立
- 孙江涛
- 安鹏涛
- 岳峥
- 张保祥
- 张强勇
- 张振杰
- 张新源
- 张献良
- 张祥雨
- 张超
- 张顺胜
- 张鹏云
- 徐运海
- 成国文
- 时晓龙
- 朱俊山
- 李佳豪
- 李曼
- 李立宾
- 李雅琪
- 李鲒
- 杨海洋
- 段抗
- 汤尧
- 焦玉勇
- 王一人
- 王亮
- 王大勇
- 王振洋
- 王春凌
- 王林
- 王立超
- 白世伟
- 谢青秀
-
-
傅鹤林;
安鹏涛;
成国文;
李鲒;
陈龙;
余小辉
-
-
摘要:
作为渗流影响边界,断层是制约富水断层区隧道设计及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断层对隧道涌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分析断层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将断层视为定水头边界,利用反映法将有界含水层用映射原理转化为无界问题,构建含断层的深埋平行隧道涌水简化计算模型。利用地下水力学理论、达西定律及线性叠加原理推导涌水量及结构承担的渗水压力计算式。忽略断层及平行隧道的干扰,初步验证本文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及公式推导的正确性。基于理论公式对相关特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揭示断层对隧道涌水的影响机理,探讨平行隧道及断层对涌水的影响特征。通过在建鸿图特长隧道检验涌水简化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倾角竖直时,平行隧道与断层的垂直距离最大,渗流稳定时平行隧道涌水量最小;平行隧道水平距离对隧道涌水影响较为复杂,应综合考虑平行隧道与断层的相互干扰;平行隧道涌水量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分别为6.8%及10.5%,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富水断层区隧道涌水量的计算及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
任世林
-
-
摘要:
隧道开挖防水及渗水量控制是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隧道渗水问题,依托青岛地铁昌乐路地铁站隧道开挖工程,结合渗流场基本理论,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开挖计算模型。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对初始渗流场、毛洞渗流场、注浆后渗流场及施做衬砌后渗流场4种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渗流场的演变特征并计算其渗流量。同时对注浆圈厚度和注浆圈等效渗透系数2个参数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会使隧道周围孔隙水压力减小,两侧拱脚处渗流量最大,隧道帷幕注浆和施做防水衬砌对渗流场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渗流量。注浆圈厚度和等效渗透系数是影响渗流场与渗流量的2个重要参数,合理设置参数取值对隧道施工防水具有重要意义。
-
-
唐建锋;
杨艺
-
-
摘要: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受到孔隙结构的影响,其渗透性能与路面水损害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工业CT扫描试验和压力渗水试验,分析环氧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孔隙结构及渗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使得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增大,环氧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增大率远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且初始孔隙率越小孔隙率增大量越小;沥青混合料孔隙率的增加,主要依赖于500μm孔径以上孔隙体积的增大;在不同压力作用下,低孔隙率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渗水量为零;相同孔隙率下,渗水量随压力增加而增长,并趋于稳定。孔隙结构与渗水量分析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水损害性能,小孔隙率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最佳。
-
-
吉利军
-
-
摘要:
一、大口径球墨管水压试验概述对于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来说,在完成球墨铸铁管道安装作业后,施工单位需对其展开水压试验,并通过对压力降和渗水量的分析来判断管道的安装情况,若存在要求则及时处理。其中,关于设计图纸中未对水压试验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需综合考虑管材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现行行业规范,以确定具体的允许压力降和允许渗水量,从而对球墨铸铁管道的安装质量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
-
-
石江平
-
-
摘要:
为提高隧道的安全性、优化隧道防排水系统能力,对隧道防排水系统从防水和排水两个角度展开总体规划,并提出对应的施工策略.通过初期支护防水、新型防排水材料的选用、防水板安装、细部结构防排水以及裂隙的引排水处理等途径,优化了系统的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本文研究的隧道防排水系统渗水量更少、排水量更多,隧道防排水能力更优.
-
-
安鹏涛;
傅鹤林;
周先平;
成国文;
李鲒;
余小辉
-
-
摘要:
隧道允许渗水量对地下水及结构影响较大,为确定其合理值,首先利用反映法将有界含水层用映射原理转化为无界问题,再基于线性系统叠加原理求解控制点水头势函数,进而利用环境限制条件计算渗水量极限值解析解,同时推导初期支护内外壁水头压力表达式,最后基于工程案例对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并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允许渗水量与控制点周围介质渗透系数及水位允许降深的乘积成正比;降低注浆圈与初期支护渗透系数可减少隧道涌水量,但超过一定界限后隧道涌水量对两者渗透系数的敏感性均可忽略;注浆圈半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本实例为6 m),环向盲管工作状态对二次衬砌外壁水压力影响急剧增大,须定期对环向盲管进行检查,避免水压力对防水板及二次衬砌造成较大破坏.
-
-
李金;
舒恒;
李昕;
曾琛超;
肖朝昀
-
-
摘要:
合理设计结构防排水系统是海底隧道成功建设及安全运营的关键.文章依托穿越风化槽的大断面海底钻爆隧道——厦门第二西通道工程,通过计算不同水头下的衬砌受力和配筋率,得出采用全封闭防水方案的合理控制水头;基于已有的渗水量理论计算公式,推导了不同衬砌设计方案的渗水量理论公式;采用改进的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以全封闭防水衬砌和注浆加固圈应用范围设计了5个计算工况,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隧道渗水量,验证了推导公式的可靠性;并提出了合理的结构防排水方案.
-
-
刘振鲁
-
-
摘要:
1.自然条件1.1地理环境本次实验位于无棣县境内,土壤类型为海潮盐碱土,土壤质地为泥沙质,地下水位较浅,养殖基地池塘成方连片。1.2水源池塘渗水量受周边河道、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池塘中地下渗水与海水中的成份近似,但影响对虾成长的钾离子含量还存在较大差异。适当的调整水中钾离子的含量,便可进行对虾养殖。水质化验:氯离子(Cl-)含量21.13g/L,硫酸根离子(SO42-)含量2.13g/L,钠离子(Na+)12.03g/L,钾离子(K+)含量0.13g/L,钙离子(Ca2+)含量1.1g/L,镁离子(Mg2+)含量1.73g/L。盐度11左右,pH值7.4。
-
-
-
-
李开心;
郑红杰;
唐孝全;
李宁;
唐炫
- 《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文章以广东省虎门二桥钢箱梁悬索桥东锚碇为工程依托,针对超深地连墙基础,考虑厚覆盖层流塑状淤泥地质条件影响下,对基坑日渗水量进行分析,并搜集坑外土体沉降数据和地连墙墙体应力及变形情况,判断基坑封水效果,解决是否需要采用墙体止水预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表明,基坑封水效果良好,地连墙不存在较大渗水情况,土体沉降、墙体应力及变形较小.
-
-
施成华;
陈家旺;
曹成勇;
雷明锋;
彭立敏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建设管理与青年工作委员会2016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水下隧道目前己成为城市越江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目前既有的水下矿山法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确定的隧道埋深偏大,造成隧道长度增加,两岸接线难度增大.本文考虑工程控制措施对水下隧道施工安全和运营渗水量的影响,提出了在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时需考虑工程控制措施影响的设计理念,建立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确定了该方法注浆加固条件下渗水量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确定长沙市营盘路隧道的最小埋深为11.5m,隧道覆跨比仅为0.46,较国内外既有方法埋深减小5m以上,隧道长度减少近400m,充分发挥了水下隧道的交通疏解功能.
-
-
-
-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 2008年
-
摘要:
未来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以地下储存为主,地下水封式储油库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地下水可以起到密封储油环境的作用,必要时尚需设置人工水幕.同时,过多的渗水量会对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不良影响,并增加运营期间的操作费用。因此,针对岩体和地下水条件,制定适宜的地下水利用和处理方案对储库建设和安全可靠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