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儒

汉儒

汉儒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船山学刊、江汉论坛、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汉儒的相关文献由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汉儒、岳天雷、鲁洪生等。

汉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99.3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67%

总计:149篇

汉儒—发文趋势图

汉儒

-研究学者

  • 刘汉儒
  • 岳天雷
  • 鲁洪生
  • 何幼琦
  • 张立新
  • 林忠军
  • 梅显懋
  • 王子初
  • 蒋国保
  • 邓新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张奕琳
    • 摘要: 上寿之仪起源于先秦,至汉大兴,成为君臣宴飨场合中臣为君寿的指称。上寿时多伴有上寿文辞,先秦文献对上寿文辞的记载往往从略,至汉始多,至明徐师曾、贺复徵始为其辨体立目。汉代上寿文有骈散结合和散文二体,前半言事、陈述上寿背景,后半为祝酒辞,文章有规有诵。上寿文的生成虽依托于上寿场合,但文章宗旨往往不在于上寿,其本质是汉儒利用上寿场合,运用话语权表达自己立场、主张的“臣语”。汉代上寿缘由很多时候与祥瑞有关,汉儒利用上寿进行祥瑞书写,为帝王受命、进谏帝王提供更多的话语支持。汉儒通过上寿,既用宴飨礼仪稳固君王权威,又借机表达自己主张,是其“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政治思想的体现。
    • 陈永宝
    • 摘要: 朱熹对董仲舒的评价褒贬皆有,但总体来说褒的层面占相当大的比重。朱熹给董仲舒的评价重视他的“正谊不谋利”的儒学思想。以朱熹流传下来的文本来看,他对董仲舒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理学、礼学和史学三个角度。这三个角度揭示了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学之间的区别,侧面也表明了宋儒对待汉儒的态度。
    • 王洪军
    • 摘要: “轴心时代”被大一统帝国终止,人类社会进入“后轴心时代”。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秦帝国采取了灭学的暴力方式,阻碍了儒家等学术思想的传播。刘汉王朝建立,陆贾、贾谊等大儒极力鼓吹儒家思想学说,推动了儒学的复兴。董仲舒等建立的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天人感应学说,过度依赖于现实政治,使经学蜕变成为汉代政治服务的经术。特别是五经博士学官制度的建立,以独尊的儒家经典为教材,为汉代朝廷培养优秀的人才。五经博士“自润色”特点的经学阐释,在师法基础上产生新的家法,由此出现了经学繁复、学派林立的局面,汉代学风也呈现出由诂训到章句、到笺注的巨大变化。汉儒推动的复古思潮是对孔子复古思想的继承,也是夏商周以来的礼乐文明精神的延续,促使中国古代文明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文明”。
    • 乐黎
    • 摘要: 在魏晋南北朝,从公元185年到公元581年长达近4个世纪里,南北地缘和政治分裂,三十多个大小王朝更迭,为史上争乱之最。秦汉的大统一统治和一元化体制崩溃,汉儒在思想上找寻新的出路,加上外来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又一次多元化文化的发展。这次文化的巨变影响了这一时期雕塑内容形式、造像艺术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兴起,让中国雕塑形成了陵墓与佛教这两大雕塑体系并行发展的趋势。
    • 李浩瑄(文/图)
    • 摘要: 早上9点,赵汉儒缓缓步行至离家百米外的一间古建设计工作室。这间工作室由他的两个儿子经营,赵汉儒从不过问经营情况,只为设计图执笔,一坐下来绘图就是两三个小时。这是赵汉儒退休后的常态,今年他80岁,满头银发。从1972年作为一名石工进入三苏祠修花坛,到成为一名古建筑设计师,赵汉儒与古建筑已经打了49年的交道。三苏祠南大门、纱籝行、丹棱大雅堂……眉山几乎所有仿古建筑都在赵汉儒的笔下诞生。还有不少设计单位从成都赶来,请赵汉儒全权设计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 钱志熙
    • 摘要: 中国诗歌史的古代时期建构,是现代形态古代诗歌史研究的重要基础.从远古到两汉时期的诗歌史建构,属于中国古代诗歌史建构的早期形态.诗史建构渊源久远,最初主要是依附于乐史的整体之中,“先王之乐”构成其基本的观念.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可视为最早的诗歌史阐述.儒家主要以《诗经》为主体建构诗歌史,但在理论上也扩展到整体诗歌史之中.汉代史家司马迁、班固等人,援引儒家乐教、诗教的观念建构楚辞、乐府诗歌的诗歌史,并且在诗骚、诗赋之间寻找关系,使诗歌史的建构趋向于全面.但是,班固等人在建构诗歌史时,仍然有经典与非经典的观念横亘其间,使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诗歌史建构难以完全达成.
    • 赵楠楠
    • 摘要: 汉儒灾异说是儒学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一次探索,其提出和建构与特殊的历史空间和儒家政治意图都有密切关系.灾异经过汉儒的学术诠释成为一种可被儒家把握的政治语言,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实际影响.在权利秩序、纠错功效和神道社教三方面考察灾异说的政治得失,可从中窥视与检讨儒家政治的学术建构与传统社会现实政治的复杂关系.
    • 岳天雷
    • 摘要: 汉儒权说的核心命题是“反经合道”说.学术界围绕这一命题,不仅从经学、哲学、政治、法律以及中西比较等视角作了全方位的发掘和研究,而且还凸显了汉儒权说的思想地位,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可谓成果丰硕.但毋庸讳言,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薄弱之处,如与孔孟权说研究相比,汉儒权说研究较为薄弱,尚未建构其思想学术体系,问题意识有待突出,学术视野也有待扩大,等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