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运

礼运

礼运的相关文献在193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097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等;礼运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有光、杨朝明、周桂钿等。

礼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097 占比:99.30%

总计:23260篇

礼运—发文趋势图

礼运

-研究学者

  • 周有光
  • 杨朝明
  • 周桂钿
  • 宋太庆
  • 杜任之
  • 杨亚爽
  • 王文涛
  • 裴传永
  • 郭齐勇
  • 高树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詹安泰
    • 摘要: 一封书本校编辑主任吴青民先生嘱余著论以应月刊。余既拙于文辞;又忙于课务,一时未能应命。而吴先生催促再四,且云有关于学术之文字均可,不必斤斤于论文。无已,即将客春与人讨论礼运书录以塞责,而颜曰《关于礼运大同小康之说》。言“关于”者,粗略之谈,未敢以当“论著”也。
    • 唐丽云
    • 摘要: 礼运大同,天下共和。天下之"礼",莫过"和五福",即"和"可生运、财、乐、康、福,旨在说明"礼"的实质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睦、和谐。礼运大同,天下共和。世间的你、我、他相互联系,一荣俱荣,一通百通,我们的思想情感离不开人间烟火,我们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和"的生态,离不开"礼"的道路,没有人不是在"和"与"礼"的滋养下得到人生的幸福圆满。天下之"礼",莫过"和五福"。
    • 皮迷迷
    • 摘要: 康有为通过《礼运注》和《大同书》,提出了一种近乎乌托邦的“大同”设想,泯除了一切伦理身份,人人平等公同.辛亥革命之后,面对政治和社会的巨大转变,康门弟子陈焕章提出了与老师大相径庭的看法,认为“大同”之世必然保存着人伦关系.一方面,陈焕章通过重新解释《礼运》,在经义层面澄清了“大同”世五伦俱存;另一方面,他对康氏“大同”说的理论根基进行了某种回应,从中可以看到陈焕章在民国乱局中试图用孔教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
    • 晁福林
    • 摘要: 《礼记·礼运》篇讲君主承奉天意而降命于社,篇中谓"命降于社之谓殽地".关于此句的释解,历来多歧义,特别是"殽地"一语,更难以解释.郑玄释"殽"为效,为诸家所遵从.但诸家又多解"殽地"为效法于地并和此语中的社(或社祭) 相联系.如此解释则与整段乃至《礼运》整篇文意不合.合理的理解应当是将"殽"作为使动用法,"殽地",即使地殽(效) 法天命.《礼运》篇尊天卑地,是战国时期流行的主要社会观念之一,亦是《礼运》篇及"殽地"说的理论背景.
    • 李晓珊
    • 摘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尝试对一些汉字的分析,从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古代劳动中的性别分工、古代农耕的灌溉方式、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以及农作物的收获与储藏几个方面来探究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一、从“田”字意义的演变看农耕社会的发展在远古社会时期,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群居生活,《礼记·礼运》中有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憎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
    • 黄慧红1
    • 摘要: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又名《小戴礼记》。《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文章阐释了施行大道,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这在当时的战乱时期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却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设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蓝图。全文读来朗朗上口,思想深刻,多次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现被选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 钱文辉1
    • 摘要: 2500多年前,言偃所撰《礼运》篇,最早提出“慈善”的理念,在中国慈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发展至今,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重温《礼运》篇记述的有关慈善的理念,发挥慈善的作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言偃,孔门十哲之一,名列文学科之冠首。他所撰《礼运》篇.
    • 吴飞
    • 摘要: 随着出土文献的发掘以及对《孔子家语》的重新重视,人们对《礼运》文本的认识大为改观。在目前的学术界,康有为、郭沫若那样的诠释方法已经基本被抛弃了,但究竟该如何理解《礼运》一篇,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笔者认为,《礼运》虽然并没有康、郭两位先生所认为的那种乌托邦思想,但其中仍然体现出关于礼的演进的重要问题,这在礼学思想中非常重要,而且与汉唐礼学的历史性理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 季秀雯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 《礼运》大同思想在新时代的延伸,是符合21世纪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礼运》大同思想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举能和讲信修睦等基本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世界间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命运与共,二者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和关联性.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 《礼运》大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稳步、和谐发展.
    • 杨朝明
    • 摘要: 尽管人们多认为《礼运》是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篇重要文献,但由于在其成篇时代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实际已经降低了对其价值的理解。事实上,《礼运》是孔子极其重要的思想文献,汉人编辑《礼记》和孔安国撰集《孔子家语》,都不可避免地进行适当加工,但二者编撰的情况有极大不同。《礼运》本属于孔子与弟子论礼之言,我们不能因《礼记》等进行过某种程度的加工而否定其主要思想属于孔子。在这些问题上产生疑虑,实际是由于对《孔子家语》成书时代不明造成的。看到了《孔子家语》成书的真相,就可以消除对《礼运》成书问题的疑虑。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孔子''大同''思想的实质,理解该篇的现代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