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6185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社会观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经济信息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等;棘轮效应的相关文献由42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旭、康国政、高庆等。

棘轮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6185 占比:99.27%

总计:36450篇

棘轮效应—发文趋势图

棘轮效应

-研究学者

  • 陈旭
  • 康国政
  • 高庆
  • 杨显杰
  • 刘宇杰
  • 高炳军
  • 崔健波
  • 罗正英
  • 董俊华
  • 蔡力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新宇; 甄鸣涛
    • 摘要: 消费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鲜有文献关注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棘轮效应,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受到过去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影响;棘轮效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各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消费习惯显示出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出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聚集效应.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 李刚; 张倩莎
    • 摘要: 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与此存在深刻联系。在充分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设定计划性资产配置和投资性资产配置两类偏好家庭,采用实证模型考察了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2010-2020年的观测期内,金融深化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第二,计划性资产配置本身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联性不强,但从中介效应来看,计划性资产配置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作用,产生了明显的“棘轮效应”;第三,投资性资产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中介效应来看,投资性资产配置可以减少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作用。
    • 朱彼得
    • 摘要: 本期名词|棘轮效应棘轮是一种带齿的轮子,只能单向运转,一旦逆向就会卡住。如同棘轮一样,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容易向上调整,却很难向下调整,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背后的逻辑,便是棘轮效应。为什么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开始注意到棘轮效应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熟悉的场景。
    • 周彬彬; 于鹏; 常乐; 周昌玉; 业成; 张伯君
    • 摘要: 研究锆−钛−钢复合板在对称和非对称应力控制下的低周疲劳行为,详细讨论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对循环变形、棘轮效应和损伤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称应力控制下,观察到正向棘轮变形;在非对称应力控制下,棘轮应变随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在高应力幅值下,平均应力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通过研究应变能密度,发现应力幅值主要促进疲劳损伤,而平均应力则导致棘轮损伤。另外,通过断口观察可以看出,裂纹萌生于界面处的脆性金属化合物中,且钢材抗裂纹扩展的阻力更高。最后,详细讨论考虑棘轮效应的寿命预测模型精度,并提出一种直接基于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高精度寿命预测模型。
    • 张宁
    • 摘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间显著正相关;考虑“城市化”“高龄化”和“消费升级”的子指标后,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即相关子指标能够显著放大系数,具体来说,城市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口高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趋势则会同时放大上述两类效果。
    • 达尔罕
    • 摘要: 领导小组机制以专项治理为开启契机,通过领导小组、指挥部、联席会议等形式在地方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小组机制的产生源于条块分割的行政困境,旨在破除横向资源困境与纵向权威困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科层制基础上的权力矩阵,其虽然依托科层制权威但又实现了对科层制的超越,具有资源整合、重塑问责、激励监督的治理功能。但领导小组机制也存在着一定困境,表现为锦标赛式迁移造成新的治理碎片化、广泛运用导致强激励失灵及高度权威依赖引发棘轮效应。为此,完善和优化领导小组机制,要促进领导小组机制法治化,强化机制运行原则与规范;强化领导小组技术标准,提高专项治理开启门槛;增加领导小组运行透明度,对领导小组进行多元监督。
    • 王幼松; 向璐佳; 周小溦; 张扬冰
    • 摘要: 基于现有研究建立工程保险需求模型,搜集了2008~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并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组别,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能显著促进国内工程保险需求的增长,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工程保险发展主要依靠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和保险标的价值,企业财富可能是工程保险的替代品;中部地区保险标的价值和建筑业发展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工程保险属于劣质商品;西部地区企业收入和财富推动了工程保险需求增长。系统GMM的结果则证实了国内工程保险市场存在“棘轮效应”,且不同地区“棘轮效应”程度不同。并依据不同区域的实证结果提出了工程保险发展建议。
    • 王辉; 宁炜
    • 摘要: 本文将公募基金“高频低损”常态化赎回、流动性错配、管理资产规模激励等因素同时考虑在内,构建了一个多期理论框架分析公募基金抛售风险资产导致的风险传染与最优流动性管理。研究表明,第一,净值计算规则所导致的流动性错配放大了投资者赎回和风险资产抛售之间的棘轮效应;第二,相对单期基准模型而言,本文所构建的多期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抛售风险,所确定的最优流动性储备可以有效降低抛售对关联基金的负外部性;第三,出于在管资产规模最大化激励目标,公募基金有动机持有额外流动性储备降低自身资产抛售对关联基金的外部性成本;第四,最优流动性储备与市场状态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市场非流动性水平、投资者净值下跌敏感程度以及与关联基金风险资产持仓相似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五,巨额赎回条款可以缓解基金在初期的抛售压力,降低剩余投资者承担的清算成本,显著降低资产抛售对风险资产价格的影响。
    • 黄峻峰; 贺尔铭; 易金翔; 杜大华; 王红建
    • 摘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内壁结构多发的“狗窝”失效问题,仿真再现循环载荷下塑性应变累积的棘轮效应,并定量分析其对推力室内壁结构寿命的影响。对推力室内壁进行三维传热分析,在传热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该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演化进行非线性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内壁结构的棘轮效应展开描述并计算棘轮损伤,分别使用Morrow修正模型、Norton蠕变模型计算其低周疲劳损伤及蠕变损伤。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综合考虑棘轮损伤、低周疲劳损伤及蠕变损伤的推力室内壁结构寿命预估方法。结果表明:喉部附近内壁下表面中点处会最先失效破坏,推力室内壁结构使用寿命为33次;在导致该点的总损伤中,棘轮损伤、蠕变损伤和低周损伤分别占比52%、32%和16%,说明了棘轮效应是导致推力室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所提研究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结构的寿命定量分析、优化设计及未来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设计提供重要的工程参考。
    • 杜家廷; 何勇; 顾谦农
    • 摘要: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但从现实来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处于较低层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中国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呈现为“边际递增”和“倒S型”非线性形态。第二,从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高水平区和低零售总额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消费结构低水平区和高零售总额区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第三,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两条路径,从意愿和能力两端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当前中国农村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字鸿沟”问题,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仍受到农村居民知识技能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创业意愿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为此,中国要通过夯实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要通过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和加强农村居民投资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意愿和能力;要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异质性特征,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顺利升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