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层制

科层制

科层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99301篇;相关期刊486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东方行政论坛、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等;科层制的相关文献由868位作者贡献,包括穆胜、陈念平、刘筱勤等。

科层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8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9301 占比:99.75%

总计:300054篇

科层制—发文趋势图

科层制

-研究学者

  • 穆胜
  • 陈念平
  • 刘筱勤
  • 庞明礼
  • 张玉磊
  • 杨华
  • 穆胜12
  • 孙德超
  • 张新文
  • 方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纯惠; 周兆海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组织技术的日趋理性化,科层组织的规则与程序成为影响学校运作与教师管理的主要因素。然而,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特殊组织,对教师进行科层制管理反而催生了一系列权责问题。教师权利地位的弱势导致责任泛化与边界模糊,制度规范不明导致教师权利的隐性消弭与显性失效条件受限,从而弱化了教师专业自主性与权威性。对行政化教师管理范式的扬弃需要从行政与教学两大逻辑出发,划定责任边界,加强制度规范,为教师赋权增能,在推进教师管理扁平化与精准性的同时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 邵春霞
    • 摘要: 治理常规化是指治理过程的规则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常规化治理能力反映科层体系的理性化水平。在基层数字化治理转型中,数字技术的规范机制催生并强化规则系统,从而提升科层体系的规则化能力;技术设定机制强化科层体系的非人格性和专业性,有利于增强科层体系的标准化能力;技术整合机制推动治理全覆盖和科层内部整合,有助于促进科层治理的系统化能力。数字技术在提升科层常规化治理能力的同时,治理行动者对技术的理解与使用也影响技术发挥作用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数字技术对科层制的重塑能力受制于科层体系自身的需求及科层人员的主观意愿和技术使用方式。
    • 达尔罕
    • 摘要: 领导小组机制以专项治理为开启契机,通过领导小组、指挥部、联席会议等形式在地方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小组机制的产生源于条块分割的行政困境,旨在破除横向资源困境与纵向权威困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科层制基础上的权力矩阵,其虽然依托科层制权威但又实现了对科层制的超越,具有资源整合、重塑问责、激励监督的治理功能。但领导小组机制也存在着一定困境,表现为锦标赛式迁移造成新的治理碎片化、广泛运用导致强激励失灵及高度权威依赖引发棘轮效应。为此,完善和优化领导小组机制,要促进领导小组机制法治化,强化机制运行原则与规范;强化领导小组技术标准,提高专项治理开启门槛;增加领导小组运行透明度,对领导小组进行多元监督。
    • 毛庆铎; 甘甜
    • 摘要: 排名不仅是我国推动政策落实的常见政策工具,更是形成组织关系的权力表征。在科层制理论框架下,理想化的权威类型与现实中的支配方式之间存在张力。如何调和化解这一张力?为此,论文引入规训权力视角,通过构建“科层式规训”框架予以解释。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过程实现:规训技术一方面能使权威的行使变得更加潜在和巧妙,另一方面则能使权力的运行更有效地嵌入科层结构中。排名是此框架下最具代表性的规训技术。通过全景敞视、分配权力、知识权力三条设置逻辑和层级监视、规范性裁决、检查三条作用机制,权威基础与科层制之间的内在张力被缓解。研究尝试联结科层制与规训理论,既能在经验上解释政府排名的功能意涵,也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潮流作出回应。
    • 颉茂华; 刘铁鑫; 施诺; 王乾
    • 摘要: 运用案例研究法,以A网约车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结构视角,探究数据驱动能力对企业战略绩效的提升过程与机理。研究表明:数据驱动能力由数据获取、数据组合分析与数据利用共同形成动态循环的驱动机制,其中数据驱动能力会依据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深化由弱至强,进而通过适配的组织结构影响企业战略绩效。具体地,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弱时,选择以科层制为主的组织结构,将有利于企业战略绩效的构建与积累;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强时,选择以网格制为主的组织结构,将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绩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数据驱动能力对企业战略绩效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
    • 蒋一帆
    • 摘要: 借助于区域协同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来克服传统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益。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现有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之后,发现京津冀大气治理中存在组织结构分散、地方政府间的各自为政和民众的无效参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系统结构,保证数据透明、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协调、保证公众的参与权利,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简化办事流程,促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高效进行。
    • 陈念平
    • 摘要: 缺少关键的界定判准,是科层制这一经典概念仍混淆不清的原因之一。形式理性是科层制最本质的内在特征,也是辨别科层制的一个关键判准,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确控制下的稳定性,各个部分与环节的行为与结果都可计算、可预测。科层制组织的形式理性,在结构上表现为横向的专业分工与纵向的等级权威协调的结合;在机制上表现为程序化、规则化、文书化的运行过程;在人员上则表现为人的专业化、职业化以及专业的符号化,这些又是形式理性的固有矛盾所在。中国党政科层制在结构上采取科层治理与运动治理的双轨运行,在机制上以数字技术再造群众路线流程,在人员上以担当精神的价值理性驾驭科层人的工具理性,缓和了形式理性的内在矛盾,是以价值理性改进形式理性的实践探索。
    • 邓文河
    • 摘要: 在中国早期的工业题材电影中,“技术革新”是一个重要议题。技术革新并非止于技术层面,更是一个知识、思想乃至政治命题。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对技术革新的主体——工人的描写,呈现出从宣传工人的“主人翁”身份,到解决工人以“主人翁”身份进行技术革新的知识生产问题,再到从制度层面对技术革新中工人“主人翁”身份的认可的变化。至1954年,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身份在电影作品中得以完全确立,在电影领域呼应了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的新身份。
    • 张玉磊
    • 摘要: 公共危机的跨界属性具有复杂的形成机理,是风险关联性、要素流动性、系统复杂性、区域关联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跨界公共危机属于典型的“棘手问题”,科层制模式对其治理存在失灵现象,而介于科层制和市场制之间的组织间网络模式成为与之相适应的理想选择。然而,组织间网络具有独特优势和可能缺陷并存的二重属性,中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冷静思考。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构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在科层制组织结构惯性影响、网络成员目标不一致、网络成员间协同、信息共享、社会主体能力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基于此,构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应从风险认知、结构优化、过程控制、制度发展四个维度,采取树立整体性治理理念、调适以应急管理部为核心的综合性体制、形成均衡的全过程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系统化措施。
    • 张圣
    • 摘要: 妇女工作何以依凭基层妇联予以落实,成为了关乎“半边天”治理效能的应然思考。结合网络化治理理论,基于J市A区妇联实践,探寻了以基层妇联为中心,执委体系为主的制度吸纳、阵地建设促成的组织联络以及多重适宜手段塑造的行动联合等为意涵的妇女工作机制。同时,揭示了妇女工作机制受制于科层制影响产生的“妇联队伍唯上导向”“妇联阵地过度视察”“妇女工作留痕形式主义”等矛盾问题,由此亟待从表象化结构调整深入至复杂性主体角色关系改良和合作路径优化上,依凭“身份—关系—路径”多向度网络调适予以化解,使基层妇联更好地顺应妇女诉求、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进而保障城市发展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