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经济学
幸福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0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332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唯实、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等;幸福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由84位作者贡献,包括傅红春、左学金、梁冬等。
幸福经济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332篇
占比:99.74%
总计:24396篇
幸福经济学
-研究学者
- 傅红春
- 左学金
- 梁冬
- 肖仲华
- 陈民
- 麻乐平
- 于传岗
- 付向瑞
- 任海燕
- 何强
- 何艳桃
- 冯实
- 凌喜欢1
- 刘敏
- 刘秀
- 史唯
- 叶德珠
- 吾勉之
- 周丽燕
- 孙嘉怡
- 孙铃1
- 寇煜
- 尹伯成
- 岳华光
- 张伟
- 张映芹
- 张玉玲
- 张红川1
- 张红捷
- 徐虹
- 曹洪
- 曾遥
- 朱晓1
- 李妍婧
- 李建军
- 李洪胤
- 李蔚冉1
- 李雅诗
- 杜欣荣
- 杨怀中
- 杨雪锋
- 林彩云
- 林白桦
- 殷超
- 王慧慧
- 王炳舒
- 瑞升(译)
- 禹玲玲
- 翟富珍1
- 肖晓华
-
-
-
-
-
张红川1;
朱晓1;
孙铃1;
凌喜欢1;
辛自强1;
李蔚冉1
-
-
摘要: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功能与定位调整,大批的中国城市居民面临被动搬迁。迁居满意度是搬迁居民生活适应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本文以北京市427户被动搬迁居民为对象,从12个方面考察其迁居满意度,并分析了居民搬迁的空间类型与居住时间对迁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居民的迁居满意度体现为双因素结构,可分为易适应因素与难适应因素,后者满意度低于前者;(2)搬迁距离越短,居民在难适应与易适应因素满意度上的差异越小;(3)居住时间越长,居民在难适应与易适应因素满意度上的差异也越小,但是时空因素对于两因素满意度差异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
-
-
翟富珍1
-
-
摘要:
分析城乡居民幸福感,对清楚认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立民生因素综合指标体系出发,构建民生因素与我国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健康因子和社会态度等民生因素是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因子、服务满意度因子、教育因子、社会保障因子和收入因子次之,而生态环境因子等民生因素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弱。此外,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比城镇户籍的居民幸福感高;女性幸福感比男性高;年龄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呈“U”形变化态势;非党员比党员的幸福感高。
-
-
芮萌12
-
-
摘要:
财富和幸福是什么关系?我们看财经济学家是怎么分析幸福的,在幸福经济学里面,有一个难题叫伊斯特林悖论,一般而言,富人比穷人更加幸福,但是当我们把社会或人从时间序列来比,在不同的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国家的收入提高时,人们并没有随之感到更加幸福.
-
-
寇煜
-
-
摘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模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原则,其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福祉,增加人民幸福感.依据此理念,居民幸福感已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故本文对近些年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以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
-
陈民
-
-
摘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伴随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新时代人民的需求从物质向更高的美好生活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理解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思考解决人民的新需求的主要路径选择,为化解新矛盾创造条件.
-
-
银辉
-
-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国民幸福"、"幸福指数"等的幸福经济学研究渐成热潮,全球化时代消费者视角的幸福研究也颇受关注.文章从三个层面梳理学者们围绕国际贸易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即:贸易与消费的相互影响、 贸易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 贸易对于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消费者幸福感产生积极的作用,贸易开放度、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会通过价格、 货币、 供需、 消费观念、 消费结构等途径影响居民消费的总量,消费来源的选择多样化,消费品的种类更多、 质量更优,通过消费所获得的福利,并最终体现为消费者幸福感的变化.
-
-
胡涛
-
-
摘要:
在亚当·斯密和他以前的一些经济学家们都觉得幸福就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经济学若是没有了幸福的这个理念它的方向就会跑偏,没有了经济学的幸福是没有办法更好的发展的.然而在那之后,欧美各国的经济主流中早就已经没有了幸福身影,直到1970年代的时候,幸福又逐渐的出现在了经济学的地位当中,对于经济学中的幸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政治家们对其开始重视.并且认为幸福就是经济发展最终的目标.在幸福的经济学里对于成本财富以及政策我们都可以对其进行一种重新的解读,让经济学的内涵可以变的更加的广阔,帮助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经济新政策.
-
-
苏肇东;
曹洪
- 《“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幸福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已经从"定值"理论、"享乐水车"效应、"满意水车"效应和"社会水车"效应等方面对"伊斯特林悖论"这一核心问题做出了理论方面的解释,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经济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而这些因素也是制定经济政策不容忽视的.本文结合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棘轮效应以及相对收入理论等经典理论分析了影响幸福的部分其他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