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标记基因

标记基因

标记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9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0535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学教学、遗传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安徽省农学会、安徽省作物学会2014年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等;标记基因的相关文献由9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元兴、孙国凤、王启要等。

标记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0535 占比:99.82%

总计:120755篇

标记基因—发文趋势图

标记基因

-研究学者

  • 张元兴
  • 孙国凤
  • 王启要
  • 孙照霖
  • 康倩倩
  • 李宁
  • 李思经
  • 赵蕊
  • 刘琴
  • 吴泰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师航; 李佳; 刘霞; 蒋海越
    • 摘要: 背景:肋软骨是人体组织中一类重要的软骨来源,常作为软骨自体移植和组织工程构建的种子细胞来源.单细胞测序是分析细胞异质性的强大工具,可针对肋软骨细胞进行细胞异质性的深入研究.目的: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人肋软骨组织细胞分群情况,以及每个细胞亚群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临床获取1例31岁小耳重建手术后废弃的肋软骨组织制成原代细胞悬液,经10X Genomics平台进行单细胞分离,使用Gel Bead Kit V3构建单细胞RNA-seq文库,Illumina Novaseq6000测序仪对文库进行测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进行降维,获得4个亚群细胞,进而获得不同亚群细胞的标记基因,再对每个细胞亚群的标记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分析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 与结论:测序共获取6634个细胞,符合质控标准.将肋软骨细胞划分为4个细胞亚群,分别为以COL10A1、S100A2为标记基因的肥大软骨细胞群;以BMP2、COL2A1为标记基因的软骨细胞群;以FOS、JUN为标记基因的增殖性细胞群;以MYLK、CD146为标记基因的干细胞群.将肋软骨细胞进一步划分细胞亚群,有利于深入了解肋软骨细胞的异质性,对其作为种子细胞应用及疾病认识都有积极意义.
    • 张卫东; 郑玉杰; 葛伟; 张月朗; 李芳; 王昕
    • 摘要: 【目的】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究绒山羊毛乳头细胞标记基因,优化毛乳头细胞体外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绒山羊毛囊发生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运用Seurat单细胞分析法分析陕北白绒山羊胚胎期60、90、120 d皮肤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原始数据经质控、过滤、标准化后,采用UMAP方法进行数据降维与聚类分析。通过对比已报道的毛囊相关标记基因,获得完整绒山羊毛囊细胞类群谱系信息。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鉴定标记蛋白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进一步筛选毛乳头区域特异性表达蛋白。体视镜下机械分离完整绒山羊毛囊,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并在体外培养至细胞分离,最终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待毛乳头细胞纯度较高时,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候选标记蛋白在分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单细胞水平分析了绒山羊毛囊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细胞转录信息,成功获得绒山羊皮肤中的17个主要细胞类群信息,鉴定出包括真皮细胞谱系、表皮细胞谱系、毛乳头细胞、毛干细胞、内根鞘细胞等绒山羊皮肤结构关键细胞类群,以及周皮细胞、巨噬细胞、肌肉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类群。筛选获得毛乳头细胞特异性基因427个,包括SOX2、FGF7、APOD、BMP3、HHIP、HEY2和SPON1等,这些基因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丰度远高于其他细胞类型,被认为是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组织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明SOX2、FGF7与APOD等蛋白在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内特异性表达,可用于皮肤组织中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的定位。此外,本研究在成功分离单根绒山羊次级毛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绒山羊毛乳头区域的贴壁培养,成功观测到大量细胞从毛乳头区域逐步迁移分离的过程。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SOX2、FGF7与APOD均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表达,且SOX2阳性细胞约占毛乳头细胞总量的76%左右,而FGF7和APOD阳性细胞则占98%以上。结合绒山羊皮肤组织免疫荧光定位结果,SOX2、FGF7与APOD等标记可用于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结论】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描述了绒山羊主要皮肤细胞的转录组信息,筛选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经免疫荧光试验证实,单细胞测序鉴定标记基因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具备较高准确率。筛选的SOX2、FGF7与APOD不仅为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体内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标记,而且为多标记鉴定毛乳头细胞提供可能,更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 苏鹏; 黄洋铭; 兰天鑫; 卢小芳; 林春建; 蓝贤勇; 张清峰
    • 摘要: 利用候选基因法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等方法能准确筛选出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挖掘关键基因相关遗传变异位点作为DNA标记进行应用,以提高选择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文章综述了正向调控和负向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为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科学资料.
    • 孙浩; 黄镜梅; 刘艳; 葛文超; 王帅; 杨凤霞; 高聪芬; 吴顺凡
    • 摘要: [目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由于缺乏遗传学操作工具,对二化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受到严重限制.本研究的目的是借助一个标记基因ebony,在二化螟体内建立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体系.[方法]以家蚕Bombyx mori ebony蛋白作为参考序列,通过TBLASTN程序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二化螟ebony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PCR技术克隆二化螟ebony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技术分析二化螟ebony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预蛹、蛹和雌雄成虫)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表皮、脂肪体、肠道和马氏管)中的表达模式;借助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把sgRNA/Cas9蛋白复合物显微注射到二化螟新鲜的卵内(产卵后2h内),靶向敲除二化螟ebony基因.[结果]克隆得到二化螟Csebony基因(GenBank登录号:MZ846208)的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为2586 bp,共编码861个氨基酸.Csebony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9.5 kD,理论等电点为5.10,且在N端没有信号肽.结构域分析显示,Csebony有3个保守的结构域.系统发育树显示,Csebony与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ebony亲缘关系最近.qPT-PCR结果显示Csebony基因在蛹期和头部高表达.敲除Csebony导致二化螟幼虫、蛹以及成虫黑色素沉积.[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Csebony参与了二化螟表皮颜色模式的调控;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可在二化螟中有效应用.借助标记基因在非模式生物中快速建立CRISRP/Cas9基因编辑体系,可为二化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工具.
    • 王光华; 刘俊杰; 朱冬; 叶茂; 朱永官
    • 摘要: 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生物实体,全球病毒数量估算为4.80×1031,远高于具有细胞型结构的生物数量.土壤是病毒重要的储藏库,土壤中病毒主要以侵染原核生物的噬菌体为主,其数量与寄主细胞数目和土壤理化指标密切相关.虽然学术界已意识到土壤病毒在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影响土壤元素循环利用、促进生物进化、以及影响动植物病害,乃至人类健康等方面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土壤病毒颗粒的吸附性、土壤异质性,以及研究手段和分析平台的制约,我们对土壤病毒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落后于流动的海洋等水体环境.土壤病毒宏基因组中大量的基因序列无法判断其来源及功能,被划分为未知基因,所以病毒也被喻为生物"暗物质"和最大的未知基因宝库.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病毒的形态,在土壤中数量、存在形式和多样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分子标记基因、RAPD和宏病毒组研究技术解析土壤病毒多样性的方法及其局限性,阐述土壤病毒已证实和潜在生态功能.最后,文章提出未来土壤病毒研究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强调土壤病毒与土壤微生物耦合研究在揭示土壤生态功能研究中的重要性.
    • 赵汉斌
    • 摘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脑衰老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利用来自4只年轻猕猴、3只老年猕猴44个脑区的547个转录组数据,研究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老化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并找到可能导致大脑衰老的新标记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 程琳; 黄天晴; 刘晨斌; 谷伟; 徐革锋; 史秀兰; 姚作春; 王丽薇; 王炳谦
    • 摘要: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为配子的前体,在发育生物学和水产养殖领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在基础科学研究中,PGCs提供了研究细胞迁移机制的理想模型;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应用科学中,PGCs是低温保存的最佳细胞类型,可保存亲代基因组信息.随着对青鳉Oryzias latipes和斑马鱼Danio rerio等模式生物的研究,使用PGCs标记基因研究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发育备受关注.这些标记基因可以鉴定PGCs及其分布、增殖和迁移,为研究鱼类的性腺分化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确定人工性别控制诱导敏感期和单性群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Dead end、Vasa和Nanos系列鱼类PGCs标记基因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可为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及性控育种等提供参考.
    • 王海英; 潘瑞; 刘树枫; 赵云鹏; 党晨原; 倪晋仁
    • 摘要: 为探索河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布情况,于2014年春秋两季采集长江下游6个断面的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方法,根据优化序列与自建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hzsA, hzsB, hzsC, hdh数据集的比对结果,计算各基因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氧浓度较高导致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丰度极低,而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540×10^(-10), 4.939×10^(-10), 4.333×10^(-10)和2.859×10^(-10)。随着温度升高,秋季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春季。大通、南京和徐六泾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较高,这与人类活动扰动的增强以及入海口盐度升高有关。物种分类鉴定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属水平上以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Jettenia为主。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相对丰度与NO_2^--N,NO_3^--N和NH_4^+-N等理化因子相关,并且,由于NO_2^--N浓度远远低于NH_4^+-N,因此NO_2^--N浓度是长江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