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果寡糖

果寡糖

果寡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1649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广东饲料、畜牧兽医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饲料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2014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学术年会、2012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年会等;果寡糖的相关文献由495位作者贡献,包括夏中生、计成、马秋刚等。

果寡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1649 占比:99.53%

总计:41847篇

果寡糖—发文趋势图

果寡糖

-研究学者

  • 夏中生
  • 计成
  • 马秋刚
  • 陈旭东
  • 瞿明仁
  • 胥传来
  • 仵天培
  • 易中华
  • 李永民
  • 李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晓敏; 坂口英; 弓剑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尿素饲粮中添加果寡糖(FOS)对荷兰幼兔氮利用、血液尿素氮向盲肠微生物氮转移的影响。试验1:选择3月龄左右的幼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kg尿素+50 g/kg葡萄糖(对照组)和10 g/kg尿素+50 g/kg FOS(试验组)。预试期3 d,正试期5 d。试验2:选择3月龄左右的幼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2组分别饲喂与试验1相同的饲粮。试验期为9 d。屠宰前2 h试验动物分别口服2 g葡萄糖或FOS与40 mg ^(15)N-尿素混合的3 mL水溶液。所有的试验动物于08:00—09:00麻醉,并剖腹由背大动脉抽取动脉血处死。结果显示:1)试验组的氮沉积、基于摄入量的氮沉积和基于表观消化量的氮沉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盲肠内容物重量和盲肠内容物重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盲肠内容物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盲肠内容物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的近端结肠内容物总氮的^(15)N过显现量和^(15)N添加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肝脏内容物总蛋白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盲肠内容物总蛋白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近端结肠内容物总微生物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近端结肠内容物微生物氮的^(15)N过显现量和^(15)N添加量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试验组门静脉血血清尿素氮的^(15)N过显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含有尿素饲粮中添加FOS可以显著提高荷兰幼兔体内氮沉积,但是饲粮蛋白质含量丰富时,不能使尿素转化为体内蛋白质。
    • 张春暖; 普畅畅; 袁小玉; 黄海龙; 张洁; 郭梦格; 祝焱彬
    •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和德式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血液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锦鲤3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第1组投喂基础日粮(D1),第2组投喂基础日粮+0.3%果寡糖(D2),第3组投喂基础日粮+1×107德式乳酸菌(D3),第4组投喂基础日粮+0.3%果寡糖和1×107德式乳酸菌(D4).结果 表明:投喂D4组饲料的锦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饵料系数最低;肠道蛋白酶活性在D4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实验组的脂肪酶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2组的淀粉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实验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各实验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酶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低,其中D4组AST、ALT活性和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免疫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在实验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溶菌酶(LYS)、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酶(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补体C3含量在D3组和D4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和D2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补体C4的含量在实验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KP和GPX活性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MDA含量在D3组和D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认为,锦鲤饲料中添加0.3%果寡糖和1×107德式乳酸菌可提高锦鲤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其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且果寡糖和德式乳酸菌配伍使用效果更佳.
    • 李浩; 周波; 夏中生; 邹彩霞; 张宁; 黄伟杰; 李胜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复合益生菌制剂及两者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直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560头65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猪(公、母各半).5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组(基础日粮+0.1%金霉素)、果寡糖组(基础日粮+0.1%的果寡糖)、复合益生菌组(基础日粮+0.02%的复合益生菌)和合生元组(基础日粮+0.1%果寡糖+0.02%复合益生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果寡糖组、复合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果寡糖组、复合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的直肠细菌多样性高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在属水平上Streptococcus、Ruminococcaceae和Lactobacillus是育肥猪直肠的主要优势细菌群;Blautia、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Catenibacterium和Coprococcus 3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显著负相关;Ruminococcaceae UCG-002、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Ruminococcaceae UCG-010、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显著正相关.综上,果寡糖组和合生元组能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 齐恒孝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低聚糖(甘露聚糖和果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群体均匀性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512只1日龄肉鸡,根据体重一致性随机分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 g/kg甘露寡糖、基础日粮+0.1 g/kg果寡糖和基础日粮+40 mg/kg杆菌肽锌,试验为期35 d.结论:甘露寡糖、果寡糖和杆菌肽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21和35 d肉鸡体重(P0.05).日粮添加甘露寡糖和果寡糖可以改善肉鸡肠绒毛形态(P<0.05).结论:甘露寡糖和果寡糖等低聚糖通过对胃肠道形态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群体均匀性.
    • 卢军霞; 石文慧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果寡糖、菊粉及其联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将25 d断奶、平均体重为(7.59±0.02)kg的750头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1组饲喂含0.5%果寡糖日粮,T2组饲喂0.5%菊粉日粮,T3组饲喂果糖与菊粉按照2:1的日粮,T4组饲喂果糖与菊粉按照1:1的日粮.28 d饲养试验后测定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回肠和盲肠菌群数量.结果:日粮添加0.5%果寡糖1~14 d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1.76%(P<0.05),果寡糖和菊粉按照1:1混合组1~28 d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19%(P<0.05),同时该组15~28 d腹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80.72%(P<0.05).断奶后14 d时,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P<0.05).同时仔在断奶后28 d,果寡糖和菊粉按照1:1混合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3.61%、6.41%和3.57%(P<0.05).0.5%果寡糖组和果寡糖与菊粉按照1:1混合组回肠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46%和11.96%(P<0.05).结论:日粮添加膳食纤维(果寡糖和菊粉)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肠道有益菌数量,进而改善生长性能.其中,果寡糖与菊粉按照1:1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
    • 聂立秀; 刘玉玲; 白明月; 苏波; 杜全新; 焦丽红; 陈燕; 王魏萍; 安桂芹; 魏晓静; 王正宝
    • 摘要: 果寡糖也称低聚果糖,是一种大分子的糖类,是功能糖的一种,而功能糖是在胃肠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一种低聚糖。饲料添加剂类果寡糖是动物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就像水溶性纤维素一样,很难被动物机体吸收利用,所以不产生热量,不会给动物机体造成负担。但是果寡糖是动物胃肠道益生菌的主食,能使胃肠道中的有益菌浓度上升10倍之多,具有调节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被誉为继抗生素时代之后最具潜力的新一代添加剂。
    • 周建民; 付宇; 王伟唯; 王晶; 张海军; 武书庚; 齐广海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果寡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素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384只65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果寡糖.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试验后期(第7~12周)蛋鸡料蛋比(P<0.05),且料蛋比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2)试验期末(第12周末),蛋黄颜色评分随饲粮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提高了试验期末蛋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0.05),且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4)试验期末蛋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其中0.4%果寡糖添加组和0.6%果寡糖添加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2周末蛋鸡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蛋鸡回肠绒毛高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果寡糖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形态结构,提高营养素利用率,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且在试验后期效果更加显著.以生产性能为判断依据,推荐产蛋后期蛋鸡基础饲粮中果寡糖的添加量为0.20%~0.25%.
    • 胡凌豪; 杨红玲; 赵芸; 叶继丹; 鲁康乐; 孙云章
    • 摘要: 以初始体质量(18.13±0.02)g的斜带石斑鱼为试验对象,探讨果寡糖对石斑鱼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及3个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为0.05% 、0.10% 以及0.20% 果寡糖的试验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5尾鱼,试验周期56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能够改善石斑鱼免疫功能,饲养28 d时,0.10% 试验组和0.20% 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0.05% 试验组溶菌酶活性、3个试验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饲养56 d时,0.10% 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0.20% 试验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能够改善幼鱼肠道形态,28 d时,0.05% 试验组和0.20% 试验组绒毛高度、0.10% 试验组肌层厚度、3个试验组绒毛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6 d时,0.05% 试验组绒毛高度、0.10% 试验组肌层厚度、3个试验组绒毛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0.05% ~0.20% 果寡糖能改善斜带石斑鱼的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