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14-10

主办单位:广西畜牧兽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4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Ocker等在研究大鼠的小肠脂肪酸吸收的调节时,在肠粘膜发现了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它是一族同源性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肠、心、脑、脂肪、骨骼肌等多种细胞内,占细胞内可溶性蛋白总量的3%~8%.主要参与细胞内脂肪酸的运输,可将脂肪酸从细胞膜上运送到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的位点.至今为止,已发现至少存在9种类型的FABP,并以分离或鉴定的第一种组织命名.分别为心型(H)、脂肪细胞型(A)、肝型(L)、肠型(I)、脑型(B)、回肠型(I1)、上皮细胞型(E)、髓磷脂型(My)、睾丸型,其中一些类型只存在于一种组织,如I、A、My、B、睾丸型;H型则存在于许多组织器官中,如心脏、骨胳肌、平滑肌、主动脉、肾脏、脑等;一些组织器官如肾、胃、卵巢含多种类型FABP,在肠上皮的细胞内就含有不同类型的FABP(I、L).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肪酸结合蛋白生化结构特点、类型、分布;脂肪酸结合蛋白生物学功能包括结合长链脂肪酸,参与脂肪酸的摄取和转运,调节脂类代谢等;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脂肪代谢调控机制包括FABP对脂肪酸吸收的影响,FABP对脂肪酸代谢的调节等。
  • 摘要:饲料粉碎工艺中的重要指标是原料粉碎的粒度、粒度的均匀性、粉碎产量和加工电耗等。这些指标刘饲料加工生产性能、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饲料粉碎粒度是指粉碎后成品物料颗粒的大小,一般表示的方法有筛上残留物白分数法、锤片粉碎机筛片筛孔直径法、算术平均粒径法、几何平均粒径法、粒度模数(MF)--均匀度模数(UM)法等,Wondra通过颗粒饲料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颗粒饲料可以提高干物质、氮和总能的消化率5%-10%,而且干物质和氮的排泄量分别减少了23%和22%,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有两种机理支持物质消化率提高:一是制粒可以使得淀粉糊化易于被酶类分解;另一种是制粒过程的加热、水化和剪切使得淀粉和蛋白的空问结构受到破环,易于让消化酶发生作用。Talor通过颗粒饲料对动物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5日龄前采食颗粒料的猪平均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较粉料分别提高25%与36%。在0-29日龄期问采食颗粒料的饲料转化率较粉料提高4%,其中以采食颗粒直径为4mm的猪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最高。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N-氨甲酰谷氨酸对桂黄兔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只平均体重为(970±50)g的40日龄桂黄兔,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兔.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兔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NCG0、300、600mg.结果表明:1)40~54日龄,NCG显著改善桂黄兔日增重及日采食量(p<0.05),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NCG对54~68日龄桂黄兔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40~68日龄阶段,试验Ⅰ组、Ⅱ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30g、4.98g,料重比试验Ⅰ组、Ⅱ组较对照组降低0.33、1.22.2)碱性磷酸酶(ALP),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Ⅱ组(p<0.05);血清总蛋白,试验Ⅱ组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总胆固醇(TCHO),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甘油三脂(TG)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含量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NCG可改善桂黄兔生长性能,综合血清生化指标,40~68日龄桂黄兔每天每千克体重适合服用600mgNCG.
  • 摘要:在饲料加工生产上柠檬酸钙既是一种优质酸化剂,也是一种钙源.柠檬酸钙动物体吸收容易、生物利用率高.是溶解度最高的有机钙,不需胃酸活化液就能直接被动物体吸收利用.国内饲料行业柠檬酸钙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是尚无国家标准对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钙的质量进行规范.本文在对国内柠檬酸钙质量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相关标准设定相关质量指标,供饲料添加剂柠檬酸钙生产及应用企业参考.通过日常委托检验送样及到饲料生产企业抽样,收集了南宁市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柠檬酸钙生产企业的15份样品,按美国食用化学品法典规定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柠檬酸钙含量的确定,柠檬酸含量的确定,总砷含量的确定等。
  • 摘要: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硒对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0头为研究对象,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0.3mg/kg、亚硒酸钠0.5mg/kg、酵母硒0.3mg/kg、酵母硒0.5mg/k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IgG含量分别提高7.55%(P<0.05)、2.81%(P>0.05)、19.49%(P<0.05)、9.06%(P<0.05),Ig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20%、9.81%、38.58%、22.61%,IgM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5.17%、43.84%、84.73%、78.82%,C3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7.99%、25.00%、46.10%、22.73%,C4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6.52%、26.09%、91.30%、41.30%.说明在饲粮中添加硒对断奶仔猪免疫指标有提高的作用,以0.3mg/kg的添加量作用效果更好;不同硒源作用不尽相同,酵母硒的作用效果相对更明显一些.
  • 摘要: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rm,CNCPS)中的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类方法,对广西地区4类20种水牛常用粗饲料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两方面进行评定.测定20种粗饲料的CP、NDF、DM、FAT、ASH、ADF及ADFIP、NDFIP、SCP、NPN、LINGIN、STARCH,并应用CNCPS中的碳水化合物组分计算公式及蛋白质组分计算公式计算出碳水化合物组分CA、CB1、CB2、CC及蛋白质组分PA、PB1、PB2、PB3、PC.共23项指标参与评定,揭示了水牛常用粗饲料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同一种粗饲料的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蛋白质组分的优劣不同.结果表明,应用CNCPS对20种水牛常用粗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可客观、全面的反映其营养特性,为粗饲料的科学利用及优化水牛日粮提供数据依据.
  • 摘要:选择1d广西金陵麻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抗生素、中药、益生素、酸化剂.进行为期40天饲养试验,观测试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代谢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益生素组最低;益生素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益生素组粗蛋白、粗脂肪、能量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抗生素组磷、粗脂肪、粗纤维、钙、粗蛋白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粗蛋白、粗纤维、磷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化剂组所测养分表观消化代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由此可见,益生素对试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代谢率影响效果均较抗生素组理想,而中药组、酸化剂组效果不及抗生素组.
  • 摘要:本试验研究小麦-豆粕-棕榈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和食糜粘度的影响.选取5周龄广西三黄鸡18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棕榈粕型基础饲粮、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0.01%木聚糖酶和基础饲粮+0.01%木聚糖酶+0.01%β-甘露聚糖酶.结果表明:前期6-9周龄,各组ADG、ADFI、F/G均无明显差异(P>0.05),后期10-13周龄,Ⅱ、Ⅲ组ADG比照组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全期6-13周龄,Ⅱ、Ⅲ组的F/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Ⅱ组能显著提高饲粮能量利用率(P<0.05),Ⅱ、Ⅲ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饲粮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的表观代谢率(P<0.05),同时能显著提高鸡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含量,提高乳酸杆菌含量(P<0.05),显著降低全肠食糜粘度(P<0.05).由此可见,在小麦-豆粕-棕榈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及其与β-甘露聚糖酶复合酶能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以及饲粮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的利用率,同时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尿素氮含量,降低食糜粘度,促进肠道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论述了大豆黄酮的来源以及其理化性质.着重阐述了它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作用、促生长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抗应激作用,以及对酮体品质、繁殖机能的影响等生理功能,并论述了大豆黄酮在鸡饲料中的应用包括生长促进剂,免疫增强剂,催情增产剂等。
  • 摘要:试验探讨新型复合甘氨酸微量元素预混料(“甘乐包”)替代饲粮常规微量元素(无机物)预混料对仔猪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消化代谢、生理生化、机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和效果.试验选择7.3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保育猪)14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6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常规无机微量元素饲粮(对照组)、复合甘氨酸微量元素替代饲粮中较低水平的鉄铜锌锰(试验1组)和低水平鉄铜锌锰的饲粮(试验2组),饲养试验为期28天.结果表明:仔猪饲粮中使用甘氨酸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能够一定程度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机体健康状况,降低饲养无机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改善仔猪皮毛外观.
  • 摘要: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炎热夏季在日粮中添加电解质对种鸡生产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生产繁殖性能相近,263日龄的良凤铁脚麻花肉种鸡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组3只.试验Ⅰ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电解质添加剂Ⅰ,试验Ⅱ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电解质添加剂Ⅱ.结果表明:(1)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的种蛋合格率分别为94.22±1.15%、97.33±0.71%,、98.00±0.52%,但是日采食量、产蛋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蛋重分别为57.63±0.88g、60.77±1.86g、61.88±1.48g,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分别为0.331±0.011mm,、0.364±0.107mm、0.383±0.071mm,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哈氏单位分别64.30±2.04、68.85±1.20、73.73±2.30试验Ⅱ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Ⅰ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蛋型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3)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分别为:95.75±2.64%、97.61±1.68%、99.43±0.57%;89.32±0.86%、94.39±2.49%、96.41±2.06%;96.32±0.80%、96.47±1.84%、99.41±0.60%,试验组的均比对照组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炎热夏天在日粮中添加电解质对种鸡的生产繁殖性能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其中,以复合电解质添加剂Ⅱ的作用效果更好.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乳酸杆菌动物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日龄约为28±2d,平均体重约为6.7kg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10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的乳酸杆菌动物微生态制剂.试验断奶猪保育栏饲养6周.计算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肠道大肠杆菌及乳酸菌菌群含量.结果表明: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P<0.05);腹泻率Ⅳ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肠道乳酸菌含量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肠道大肠杆菌含量各组均不显著(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0.2%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能提高70d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加肠道乳酸菌含量,降低腹泻率和肠道PH值.
  • 摘要:试验研究饲粮中使用不同锌源(蛋氨酸锌、甘氨酸锌、富马酸锌)替代无机硫酸锌对生长肥育猪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用2/1蛋氨酸螯合锌(2摩尔蛋氨酸与1摩尔锌螯合,锌含量17.2%)、1/1蛋氨酸螯合锌(1摩尔蛋氨酸与1摩尔锌螯合,锌含量20%)、2/1甘氨酸螯合锌(2摩尔甘氨酸与1摩尔锌螯合,锌含量20%)、富马酸锌(锌含量35%)和一水硫酸锌(锌含量34.5%),均由广西南宁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试验选用264头,平均体重2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每组4个重复,共44头.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有机锌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肌肉颜色,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屠宰率,降低背膘厚,提高胭体品质,其中以富马酸锌的效果最好。1/1蛋氨酸锌还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眼肌面积和肌肉系水力,改善肌肉品质。
  •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本试验旨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猪肉、鸡肉中肌苷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便捷、准确度高.以0.05mol/LpH6.5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含15%甲醇)为流动相,采用DIONEXC18色谱柱(5μm,4.6×250mm)分离,流速1mL/min;柱温:35℃;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60nm.在0~125.44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9),变异系数为0.05%~0.67%,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6.15%以上,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所测猪肉、鸡肉样品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78.79~198.91mg/100g、144.07~146.85mg/100g.
  • 摘要:本文以公司研发的博仕奥蛋白酶为原料,研究其对豆粕、菜粕、棉粕的消化率;探讨其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对豆粕小肽及抗原的影响.BOSAR蛋白酶对豆粕、菜粕、棉粕消化结果为:BOSAR蛋白酶对三种原料消化率均高于普通中性蛋白酶.与1398中性蛋白酶相比,对豆粕、菜粕、棉粕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2%、3.5%、15.1%.BOSAR蛋白酶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对豆粕小肽含量影响显示:经BOSAR蛋白酶酶解的豆粕小肽含量达到13.25%,相比于国产蛋白酶1和国产蛋白酶2小肽含量分别提高了66.7%和53.0%;比进口酶提高了3倍多,经BOSAR酶酶解后的豆粕7S和11S亚基已经基本消失,BOSAR蛋白酶显著优于其他三种蛋白酶.
  • 摘要:饲料添加剂有机微量元素除了作为微量元素一般营养的价值以外,还有其它特殊的价值,冯定远教授提出有机微量元素有八方面的特殊价值.近年来,有机微量元素发展很快,产品种类繁多,但是质量高低互见,良莠不齐.如何尽快建立可行有效的有机微量元素质量评价体系是专业领域和业界的当务之急.在饲料添加剂中,有机微量元素主要是指微量元素中的金属元素铜、锌、锰、铁与氨基酸、小肽、蛋白质、多糖衍生物、有机酸等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络合物或鳌合物。有机微量元素的合成和生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评价有机微量元素常用的体系方法有:鳌合率、鳌合稳定常数和鳌合强度。纯度是有机微量元素络(鳌)合物的品质金标准,唯有纯度才有安全与生态友好。纯度就是对评价有机微量元素络(鳌)合物的大胆创新。为实现此目的,规范络合生产过程,强调采用结晶、重结晶除杂生产工艺,这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因此,呼吁同行更加关注有机微量元素产品的纯度,同时建立起相应评价检测体系,以保证最大效值的发挥有机微量元素应有的作用。
  • 摘要: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白身的代谢活动,将一些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质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了分解或者转化成更容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吸收的饲料原料。作为一种全新的饲料原料形式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很多年添加抗生素来饲喂动物的现状.并且在众多的研究者笔下,这一全新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以及饲喂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那么本综述就着重将发酵饲料的种类、机理、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可供参考性的资料整理出来,以便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更为完整的资料帮助.发酵饲料种类有固态发酵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培养基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和生产单细胞蛋白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如食用菌菌丝、微型海藻等;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包括发酵饲料在发酵后,有了天然的酸香味,这种味道能刺激动物采食量的增加,并且在采食后,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消化道内的若干种消化酶的活性就会相应增强,就加速对饲料营养成分进行分解,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养猪,禽类养殖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 摘要:随着植物性蛋白在饲料中广泛应用,植物蛋白的消化利用成为目前研究重点.本文主要针对植物蛋白的使用特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与微生物蛋白酶的协同作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蛋白酶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行讨论;并进一步阐述饲用蛋白酶制剂在日后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蛋白酶是催化蛋白质钛键水解的一类酶,它能将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游离的氨基酸。由于蛋白酶的有效性,它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饲用蛋白酶以其不产生残留、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势将会进一步被推广应用。饲料中所选择的蛋白原料可能差异较大,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蛋白酶,如在饲料中添加羽毛粉,用普通的蛋白酶几乎不会产生作用,则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角蛋白酶。因此在蛋白酶的研究与生产中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菌种筛选、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改造、作用机理和应用等相应工作的研究,研制出适合于饲料原料和市场特点的饲用蛋白酶制剂新产品,以推动饲用蛋白酶制剂的生产和广泛应用。
  • 摘要:夏季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持续时间特别长,奶牛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热应激的表现以及通过添加剂调控奶牛热应激效果和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热应激问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奶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热应激将导致奶牛出现厌食、中暑、产奶性能下降、繁殖力降低、生病甚至死亡等问题。奶牛抗热应激添加剂包括电解质类,铬制剂等。奶牛热应激其本质是奶牛机体散热困难,导致机体热平衡失调,引起机体不适和生产繁殖性能下降。添加剂的抗热应激的效果是有限的,在使用添加剂的同时改善牛的生存环境、加强饲养管理、转变饲养方式等均可以很好的达到降低热应激的目的。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oylglutamate,NCG)对桂黄兔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只平均体重为(1300±50)g的63日龄桂黄兔,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兔.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兔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NCG0、300、600mg.结果显示:1)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NCG对2~3月龄试兔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intake,ADFI)、料重比(feed/gain,F/G)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表明NCG并未提高桂黄兔生长性能.2)NCG对桂黄兔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及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对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及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UN)含量影响显著(P<0.05) ;随着NCG 水平的增加,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浓度增加,600m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300mg 组;2-3月龄桂黄兔额外补充NCG导致体内氨基酸代谢不平衡,但一定程度上促进脂肪组织发育.综合考虑NCG 对2-3月龄桂黄兔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可知2-3月龄桂黄兔不需额外补充NCG.
  • 摘要: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3种被广泛采用的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仙湖鸭的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对其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拟合度(R2)都在0.98以上,但Bertallanffy模型对仙湖鸭的累计产蛋数拟合效果更佳,Bertallanffy模型拟合的拐点周龄和极限产蛋数更为准确;进一步分析Bertallanffy模型拟合参数,发现仙湖鸭的极限产蛋数为245.41个,仙湖鸭的拐点周龄为41.63周,即开产后15.63周,在生产中可以运用该模型对仙湖鸭的饲养日累计产蛋数进行估计与预测.
  •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果寡糖(FOS)、甘露寡糖(MOS)以及两者复合物(复合寡糖,FOS+MOS)对广西黄羽肉鸡种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饲粮养分代谢率的影响.开产种鸡(24周龄)432羽,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羽鸡.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0.4%FOS、0.02%MOS和0.4%FOS+0.02%MOS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添加FOS、MOS及复合寡糖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料蛋比;Ⅱ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Ⅱ、Ⅲ和Ⅳ组血清总胆固醇,Ⅱ和Ⅳ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OS和复合寡糖显著提高种鸡饲粮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磷消化代谢率.可见,在黄羽肉鸡种鸡饲粮中添加FOS、MOS及其复合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羽肉鸡种鸡生产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饲粮养分利用率,且以单独添加FOS效果为优;FOS、MOS两者复合使用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摘要:奶牛热应激,是困扰奶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热应激常导致其生产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升高,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或者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重点阐述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热应激往往表现为,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从而使能量的摄入量不足。要保持能量摄入量,可以通过提高DMI、降低粗:精比或在日粮中添加脂肪饲料来实现。热应激时,奶牛低采食量可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要保障蛋白的供应,可以通过调整蛋白水平、瘤胃未降解蛋白比例、平衡氨基酸等途径实现。研究发现奶牛发生热应激时,通过提高日粮中钾和钠的浓度,奶牛的产奶量将提高3%-18%。
  • 摘要:在现代化的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由于具有提高母猪的生产效力、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降低饲养成本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由此引发的仔猪断奶应激性综合征,同时也给仔猪生长和养猪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断奶应激的影响因素和断奶应激的调控措施等方面的概述,充分说明了仔猪断奶应激对养猪业乃至畜牧业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仔猪发生断奶应激表现包括仔猪对所用饲料的应激表现,仔猪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表现,仔猪对饲养人员的应激表现。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包括断奶前补饲,提高饲料适口性等。
  • 摘要:本试验的目的研究饲粮中使用酶和益生菌复合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情况,为仔猪的科学饲养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约6kg,体质健康(杜×长×大)仔猪60头,按单因子对比试验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重复栏10头,分别喂给对照饲粮(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基础饲粮+0.3%酶和益生菌复合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27g/头,提高11.1%;试验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1.25∶1,低于对照组1.42∶1;试验组腹泻率为4.50%低于对照组的6.00%,降低了1.50个百分点;试验组每头仔猪可比对照组增加毛利12.69元.结论:仔猪饲粮中使用酶和活菌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降低腹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 摘要:试验研究了在生长猪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饲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玉米型饲粮还是在小麦型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用小麦替代玉米使生长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加酶后,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NSP酶后,试验Ⅲ、Ⅳ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试验Ⅰ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2.05%(p>0.05),47.14%(p<0.05),试验Ⅴ、Ⅵ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92%(p>0.05),8.67%(p>0.05).NSP酶的添加使玉米型饲粮和小麦型饲粮粗脂肪的利用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NSP显著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添加NSP酶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玉米型饲粮加酶组均较试验Ⅰ组降低,0.030%酶制剂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麦型饲粮+0.015%酶组粗蛋白利用率略有降低,小麦型饲粮+0.030%酶组,粗蛋白的消化率则升高,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