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权力政治

权力政治

权力政治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政治理论、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72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论坛、太平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暨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年会、2007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高层会议、首届广州湾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权力政治的相关文献由135位作者贡献,包括雷墨、倪世雄、刘晓春等。

权力政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3.8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972 占比:96.06%

总计:3094篇

权力政治—发文趋势图

权力政治

-研究学者

  • 雷墨
  • 倪世雄
  • 刘晓春
  • 吕良彪
  • 夏春晖
  • 张艺恒
  • 李少军
  • 李杨
  • 陶杨华
  • Antoine Vanniere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青青
    • 摘要: 权力政治的提出,将政治从神学中拯救出来,使得政治不再是中世纪以来笼罩着神秘面纱、背负着沉重道德枷锁的存在,政治从天府走向尘世;后果论道德强调效用至上,主张手段服务于目的,是马基雅维利为世俗化的政治学提供的一个世俗的伦理学基础;处境取向的政治伦理观,把道德融进了具体的政治情势之中,避免了政治从实用主义走向庸俗的功利主义.
    • 李宸; 方雷
    • 摘要: 在对“大一统”的形态化叙事中,依赖于现代权力政治所形成的观点不足以将“大一统”真正“去蔽”,应当返回到与“大一统”相契合的礼序政治的传统维度,对其予以重新解释.礼序政治将对中国政治本身的阐释引入传统语境中,一体沟通了传统范畴的观念背景、日常生活与政治构成,为重释“大一统”提供了逐层具象化的知识路径.在内在意蕴层面,“大一统”指涉的是一种与时间、天道相关的整体性秩序;在生活向度层面,“大一统”所指涉的整体性秩序以“礼”为根据,在日常生活的现实维度中展开,构成了礼序政治赖以运作的传统基础;在政治形态层面,对应于“礼”的宗法制及其拟制化,为“大一统”整体性秩序的体制构建及民间社会的嵌入开辟出存在空间.
    • 胡清波
    • 摘要: 在空间理论的视域下,空间在现代城市中不再是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动态过程,主导空间流转与重构的是政治、资本和意识形态等。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城市书写广泛涉及中国城市内部所蕴含的空间政治,既揭露了被空间的权力政治所掩盖的权力寻租、资本黑洞等负面现象,又展现了被生活政治所裹挟的空间流转和身份转换等个体生存困境,表现出深刻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 秦亚青
    • 摘要: 中美关系跌至低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对华战略思维的转变.权力政治的强势回归、对崛起大国的战略焦虑、国家利益的排他性定义、地缘政治的再度兴超——这些都反映了美国战略思维的转变,并导致了美国战略行为的变化,包括对中美相对身份的再界定、对美国利益的再确定、对意识形态的再考量.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一场相对持久的博弈,有时甚至会张扬激烈.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事实,使得中美两国必须在战略竞争条件下寻求共存与合作.中美两国的基线共同利益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两国关系的合理走向是稳妥管控危机,有较大可能性在全球治理领域发现和创造合作机遇,积极寻找一种共同进化的可持续相处之道.
    • 赵洋
    • 摘要: 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任期中采取了一系列以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对外政策,动摇了支撑当代国际秩序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引发了学术界关于"自由国际秩序向何处去"的理论争论.自由主义学者倾向于认为当代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各国共同接受的规则和制度、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公共物品供给基础之上的,因而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从内部动摇了这一秩序的基础,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所谓的自由国际秩序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内在运行逻辑就蕴含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秩序走向终结的因素.一种正在浮现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合理成分,但又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混合型秩序将既有利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又可以保持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因而将是未来国际秩序的理想状态.
    • 周潇
    • 摘要: 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救济缺口,但实践中频繁利用这一缺口的情况并未出现。要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要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临时违约的成本,应当考虑到成员方之间权力不对称和WTO协定的动态特征。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不同法系的法律文化和守约习惯不同,欧洲具有多边主义的传统,英美法系的“效率违约”理论和大陆法系的“契约必须严守”原则具有强大影响力。当上述两种机制都不能发挥作用时,此种守约模式就可能面临挑战。这种现实挑战是WTO法律体系在权力阴影下难以避免的问题,WTO能否顺利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适应新的权力格局。
    • 马宁
    • 摘要: 在一战之前,"权力国家"是弗里德里希·梅尼克史学思想的主题.这一史学观念的前提建立在权力与文化的共生之上,权力是维护文化发展所必须的,而文化是国家权力的至高目的 .国家与文化民族的融合,建构了具备道德力量的伦理共同体.在梅尼克的解读下,面对当时困扰德意志统一的政治普世主义,德国理念论哲学和历史主义分别做出了同一性和个体性观念的贡献,在思想上为民族国家实施利己的权力政策扫清障碍.然而,一战展示出梅尼克未曾料及的现代社会非理性力量,大众渴求并滥用权力,国家对外权势的运作并不是为了道德或文化目的 而是出自扩张的本能,权力与文化的共生难以维持.在这一历史情境下,梅尼克反思时代困境,深入探讨国家权力的伦理基础,批判德国思想中美化权力政策的因素,并坚持道德良知在历史与现实判断中的绝对有效性.
    • 蒋琛娴; 鞠海龙
    • 摘要: 美国于2020年7月13日发布的《关于南中国海主权声索的立场声明》明确否定了中国的南海主张,改变了美国历届政府关于对南海主权争端不持立场的态度,标志着美国对华极端南海政策的基础已经成型.拒绝中国南海主张、强化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合法性"、维持对南海地区"分而治之"的能力构成美国南海政策极端化的基本动因.奥巴马执政以来在南海及周边地区培育的多边安全体系、军力部署、南海国际话语主导权,为美国在特定时期加速南海政策极端化转向提供了条件.美国为维持亚太战略主导权而对潜在挑战者极限施压的政策逻辑,美国政治精英、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对华立场消极转向的客观事实,已经奠定了美国以南海问题谋求双边关系优势的政策基础.美国南海政策的极端化可能正在成为影响未来南海及周边地区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 郭海峰; 崔文奎
    • 摘要: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降,国际冲突和世界大战从未停止,极端民族主义对于政治界限的崇拜更是不断加深世界政治分裂,而弥合世界政治分裂的尝试却纷纷无疾而终。1943年米特兰尼在《有效和平体系》中提出功能主义,通过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整合,跨越政治界限,实现国家主权向国际功能性组织的转移,弥合世界政治分裂,构建有效和平体系。米特兰尼以其独特的理论术语为构建有效和平体系提出一种超越"权力政治"的理论路径。因此,在比较政治视域下还原功能主义——米特兰尼永久和平思想,有助于重新理解和认识功能主义,为推进当代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养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