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805种,包括党史纵横、北京党史、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暨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文献由17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希亮、曾景忠、何立波等。

九一八事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1 占比:99.5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20%

总计:2021篇

九一八事变—发文趋势图

九一八事变

-研究学者

  • 王希亮
  • 曾景忠
  • 何立波
  • 胡玉海
  • 智效民
  • 袁成亮
  • 冯学忠
  • 张海艳
  • 石岩
  • 范丽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丽
    • 摘要: 重启东北文学概念,考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文学的流变,借此重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东亚文学中的某些问题。梳理东北沦陷初期《夜哨》文学和《文艺》文学,《夜哨》文学跨域到上海成为中国1930年代抗日文学的先锋及典范;《文艺》文学被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继承,成为隐微书写、解殖文学一系。而日伪在东北炮制的“满洲文学”成为东亚文学演练场,为东亚被压迫民族文学提供了发表场域,多语言多国族的文学想象、文学作品是思考东亚文学的资源及文化遗产。新的现实、新的形式、新的场域,东北文学为重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和东亚文学提供了契机。
    • 马衍明; 袁佳
    • 摘要: 1.外景火车站日(闪回)火车站里熙熙攘攘,数不清的人挤在栅栏外,依次排着队检票前往进站口。(画外音)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侵略者大肆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炮火弥漫之势迅速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在战争来临之际,陈城一家四口有意南下,躲避战乱。陈城一家四口拖着行李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在站台上,陈城和妻子慧兰双手都提满了行李,大儿子陈文拉着小女儿兰儿。
    • 邢炜真; 王得春
    • 摘要: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在内的中国大部分报刊都进行了报道,对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表现出高度关注。文章统计《红旗周报》涉及九一八事变的62篇报道,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其文本内容,总结出该报对九一八事变报道主要集中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质、抨击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宣示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坚定信念等三个方面。《红旗周报》对九一八事变的宣传报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媒介传达抗日救国、唤醒民众的政治主张,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 高丽
    • 摘要: 笔者作为班主任接手了一个新的高二班级。为了把学生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将优良的班风学风树立起来,笔者决定从思想教育入手,召开了一次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将此次班会命名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牢记民族精神”。笔者设计了一个PPT,先给学生们放了一段九一八事变整个发生过程的视频,其间日军的种种暴行看得学生们群情激愤。笔者暂停了播放,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同胞会遭受如此的蹂躏.
    • 王美平
    • 摘要: 1928年,面对张学良7月推进的东北易帜,日本出台了《满蒙时局措施方案大纲》,在规定武力阻止南京国民政府“武统”东北的同时,企图趁机解决所谓“满蒙悬案”,并以武力威胁达成首阻易帜的目标。8月上旬,日本政府又通过特派林权助等途径,以武力威胁再阻东北易帜。此间军部与外务省已就当张学良不予合作时将以武力侵略的方针逐渐达成共识。此后,张学良暗中推进和谈,于12月底决然易帜。日本由此判明张学良对日积怨极深,以首相兼外相通过驻奉总领事正式警告张学良的形式,表达了一旦东北做出“侵害”日本既得权益之举,甚至在其扩大“满蒙权益”问题上若不予合作,日本就将动武的政策方针。此实乃日本政府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宣言书,故所谓“关东军独走说”实属片面。
    • 惠春琳
    • 摘要: 1929年到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衰败是“满洲危机”发生的国际大背景,同时也是西方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东亚国际事务漠视的主要原因。九一八事变后,影响美国东亚政策制定的舆论力量主要包括国内媒体的态度,和平主义运动,公众对日本侵华的反应以及学者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这使得胡佛政府时期美国的东亚政策显现出摇摆、妥协、退让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坚持和与国联的合作以及史汀生“不承认”政策的形成。
    • 王希亮
    • 摘要: 2019年由张生主编的《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问世,洋洋数百万字的档案文献集为当今以及后来的中外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源。同时,这套档案文献集从近代国际关系史以及世界史视角昭示九一八事变之世界史意义,为“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世界发现中国历史”以及“在中国发现世界历史”提供了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史料依据。本文粗略解析该档案文献集五大部分的组成内容,从中探究和提炼带有启示意义的史料价值,以为史家研读利用之抛砖引玉。
    • 陶明生
    • 摘要: 1.外景,沈阳,夜,炮声隆隆,烽烟四起,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城内烧杀抢掠。人们拿着行李,拖家带口,四处逃难。字幕: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2.外景,京华大学校门,日,字幕:1931年11月,一批东北大学流亡学生辗转进入北平各大学借读。泛黄的树叶被秋风吹落,衣着单薄、背着行囊的宋玉龙和张印铁走过来,在印有“京华园”三个字的大理石校门前驻足。
    • 喻大华
    • 摘要: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制造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过程中,各方势力角逐博弈,纷纷将金钱作为筹码,一掷千金,互相收买,演出了一幕幕可憎可笑的闹剧。【国民政府临时抱佛脚】1931年,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然后企图建立傀儡政权,以此愚弄国际舆论,达到统治中国东北的目的。经过权衡,选中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决定以之作为“元首”。11月2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亲信土肥原来到天津,游说溥仪。
    • 焦润明; 杨殿林
    • 摘要: 日军为侵占中国东北编造了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其实为虚假谎言。在日本军部的引导和严密控制下,日本主流媒体为配合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实施军事占领,刊发了大量支持对华侵略的言论,其中《读卖新闻》的表现最为突出。一方面,该报通过社论的形式,为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野蛮行径辩护,号召日本国民理解和支持日军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另一方面有选择地报道日本军界、政界、金融工商界、社会团体以及日本普通民众支持对华侵略的言行,极力煽动对华战争情绪。《读卖新闻》的相关报道固然有迎合军部及民众参战热情的趋向,亦说明在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军政当局对华宣传战略方针的逐步确立以及由媒体配合的舆论鼓噪,支持对华战争的共识已经逐步渗透到日本社会各个阶层,并为日本军部继续推动战争进程以及实施舆论统制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读卖新闻》为代表的日本报界逐步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在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考察《读卖新闻》对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报道,还可以了解这一时期日本舆情与日本侵华战争机器发动的内在联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