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08-07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会议文集:“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从十九世纪八O年代到二十世经二0年代的美国社会,通常被冠以[镀金年代](TheGilded age),时值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企业家大量投资工矿铁路事业,他们操纵金融和证卷市埸,并以游说政府的手段,在美国国内和海外建立企业王国,因此被赋予略带负面意义的称号——[敛财大亨](Rubber Barons)。这些美国跨国企业于一次大战前後,颇醉心将先进科技引介于未开发国家,例如经十余年的努力终於在1913年初步完成巴拿马运河(Panama Canal)的艰巨工程,而对于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实业市埸的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大约也在清末民初开始参与中国大型公共工程和实业开发,例如修筑铁路、扩建港口和电报线的建置等等。
  •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教会医疗事业在中国依然享有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北洋政府不得不对教会医疗事业实行保护政策。出于医疗卫生方面的考虑,北洋政府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对教会医疗事业加以利用。与此同时,受民族主义的影响,北洋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的政策、法规时,对教会医疗事业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和管理政策.上述政策表明北洋政府虽能对有益的外来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却不能去掉其殖民主义的烙印。这正是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待外来文化事业特殊性的反映。
  • 摘要:中国近代史上存在过特殊的外国人引水制度。引水业是一个国家的内政,引水人是进出港口、领海的向导,一个国家通常让本国人独占领水内的引水业,依据引水相关的法令建立起本国的引水制度。在近代中国,虽然剑1844年为止,对进出入通商港口的外轮还执行着强制引水制度,然而同年的《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却开启来华的合众国船舶可以自由雇用引水人的先例,1868年,进而义把外国人可以担任中国通商港口的引水人这一权利明确记载於《各海口引水总章》里。这就使外国人担任中国的引水业这一制度得以成立,并一直延续到1920年代才受剑冲击、发生动摇。
  • 摘要:废约是国民政府北伐的重要旗帜之一,也是其重要外交方略。在以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召集国民会议号召民众支持北伐的过程中,国民政府为取得列强的支持和承认,逐步调整废约外交方针。列强由最初的对抗国民政府,到调整对华政策,最终承认国民政府。中国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国民政府和列强间围绕废约而变更的外交政策,作出不同的反映,体现出强烈的废约愿望和民族主义情节。
  • 摘要:本文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研究西方废除封建农奴制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的影响,全文四个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内容:⑴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农民运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⑵马、恩、列对欧美革命胜利意义、影响的评价和对农民在革命中地位、作用的肯定,是指导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思想渊源和理论母题;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借鉴西方经验,对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探索;⑷国共两党精英人物开创性的农运实践.
  • 摘要:于1928年开始的苏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2年提前完成,苏俄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苏俄所创造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当然亦包括中国知识界。自苏俄“一五计划”开始,国内主要报刊便对苏俄“一五计划”进行了及时详细的报道,对苏俄人民的勤劳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对苏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羡慕不已.而反观国内则是政治混乱,战争频仍,经济残破,民生凋敝,中苏两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素以追求独立富强为已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禁不住发出了学习苏俄、实行计划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呼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谈论苏俄、学习苏俄的热潮,即所谓的“苏俄热”,并导致了知识界一度沉寂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再度兴起.如果说在五四时期,人们主要是从伦理价值的观点,即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所必然产生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着眼,而主张财产公有、消灭剥削和人人平等的话,那么30年代初,受苏俄“一五计划”成功的影响,人们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0年代初知识界得自于对苏俄“一五计划”的这一认识曾长期被人们视为绝对真理而加以信奉,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实际上都是经济运行的一种方式,它与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有市场经济。
  • 摘要: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是日本政府根据1923年经国会通过的《对支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实施的对华文化事业----“东方文化事业”(亦称“对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文化事业是由外务省文化事业部主导管辖,以中国清政府支付给日本的庚子赔款作为基本资金。除了用于资助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之外,上海的自然科学研究所、北京的人文科学研究所以及日本国内的东方文化学院等项目均属于该项事业。由于东方文化事业所涉及的项目数以及资金额之众多,使其执掌了日本二战前对外文化事业之牛耳。
  • 摘要:王芸生之写作《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首先与他所服务的天津《大公报》社有着密切的联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大公报》向国人提出了“明耻教战”的宣传方针、并以“明耻”甚于“教战”为原则,为此指派王芸生搜集平、津的史料,编辑发表于该报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专栏,欲以六十年来中日外交史的“国耻”警示国人,奋起解救“国难”。随后,王芸生继续加以修订,并由大公报出版了同名著作七卷本.《大公报》社在出版《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七卷本的过程中,对于该书作了大量的广告式的宣传,并发表了自我的评介,推动并扩大了该书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影响。日本学界对于该书的出版也相当重视,并迅速翻译出版了日文本.因出版《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王芸生声名鹊起,成为中日关系和日本问题的专家。在1930—40年代的中日关系上,《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首先在动员、鼓舞国人走向抗日斗争方面,发挥了最重要的政治宣传作用.王芸生的大作一度受到过中国最高决策当局的重视,但他本人并不苟同于当局对于当前中日关系的处理;他和蒋百里一起,继续发挥学者对于中日关系的建树.1931—1945年间中国学界研究中日关系史的高潮及其研究的重点和主题,与王芸生之《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渊源关系.在当时学界的一片溢美和赞誉之外,缪凤林发表的不同声音的评判,虽然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但却引发了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学界的争执,并促进了其学术影响。王芸生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和其他著述中构筑,形成的“中日关系史”观,即古代中国有恩于日本、近代日本有负于中国,特别是关于近代中日外交的“国耻”见解,虽为一家之言,但随着其大作的散布,其实对于近现代中国人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 摘要:在17-18世纪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海外扩张和殖民侵略活动。但各国对被侵略国家的统治手段各有不同,而侵略的动机是相同的----都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日本明治维新后对中国尔北的殖民侵略,完全是模仿英国和荷兰从事的殖民方法,经营商业资本企业组织殖民公司,进行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日本统治东北14年,大连近40年之久,在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工业、农业、交通、贸易等方面形成了一个链条,垄断管理方式犹如“金字塔”,推行的是“大陆政策”,以此统治中国东北。而“大陆政策”的产生无一不是围绕着后滕新平的“文装的武备”论的统治精髓制定的。
  • 摘要: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刷新外交和统一内政,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反映在留学教育层面特别是留日教育上,就是打着“革命外交”的旗号要求日本退还全部庚款,以控制庚款补给留日学生事务。同时,与日本政府交涉普通留日学生入学方案和留日军事学生的招收问题,以提高留学质量和统一军事留学生的派遣权。在艰难的交涉过程中,日本政府虽在具体措施和细节上作了部分让步,但并没有改变其控制庚款补给留日学生事务实权和接受留日学生尤其是留日军事学生的根本立场,所以剑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交涉无果而终。
  • 摘要:“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长期以来,该题目一直受到中外史家的关注,出版和发表的相关研究资料、专著与论文难以胜数。在众多的研究题目中,国际社会特别是美、英、法等列强和国联对该事件的态度与反应,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之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军方和政府为了避免其侵略行为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多次对外发表卢明,称事件系由中方引起,日方的行动是出于自卫和保护日本在东北的利益。而中国的国民政府则针锋相对,通过各种场合,以声明、照会和私人谈话的形式,揭露“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和日本妄图侵占独霸我东北三省的事实。在“九一八”事件爆发之初,了解事件的真相一时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 摘要:对日思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日本国家和民族等方面的认识,其二是对日外交思想(考虑到30年代的特殊性,其外延部分还涉及有关的抗日思想)。两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所形成的有关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内涵。中日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对日本并不陌生。
  • 摘要: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半年,日本首相近术文麿于次(1938)年1月16日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第一次近术声明;然而随着战争陷入泥淖化,日本为了对中国采取谋略工作,不得不修改否定国民政府的政策,另进行[汪兆铭工作],企图分裂重重庆国民政府。舆蒋中正一向不和,又受到日本和平引诱的汪兆铭,於同年12月18日舆其妻陈璧君、秘书曾仲鸣及家人等离开重庆抵达昆明,翌日再转往河内,正式公开进行其[和平运动]。由於汪氏为了[强调自已是国民党的正统,战前南京政府的合法继承者,孙中山思想的真正实践者],因此在1939年4月周佛海在舆梅思平商讨筹建新政权时,即提出[需三民主义、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及国民政府四条件],其目的是欲争取正统嫡傅系统,以在国人心目中更易获得支持,而取代重庆政府的地位。
  • 摘要:台湾著名的杂志《传记文学》,从2006年12月到隔年6月,连载了《高宗武同忆录》。《高宗武回忆录》出现,可以说是现代史的一桩大事。因为高宗武一直宣称他没有写过同忆录。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各反法两斯国家和世界人民共同奋斗与紧密合作的结果。中国和美国的战时战略合作,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国际合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地推动了战争的胜利进程。中美战时战略合作人体包括经济合作、军事合作、政治合作几个重要层面。
  • 摘要: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外情报特工合作,人们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戴笠的军统组织与美国的特务合作,然很少有人想到或根本就不知道国民党中统、军统特务组织与英国情报特工机构之间在抗战中也有许多的合作关系。这段隐密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才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浮出表面,但迄至今天,因台湾有关档案资料的继续封闭,人们仍不能得其全貌,只能从英方档案和中方外围资料中获取其中的一鳞半爪。
  • 摘要:有关战时及战后初期中法关系,中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于国际关系论著中加以评说,但鉴于大都并非专题研究,论述不免有失全面、深入。此一时期之中法关系,表面上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由于法国被德国战败、日本实行“南进”计划并侵占印度支那、法国维希傀儡政府对日妥协并与汪伪政权勾结、戴高乐矢志于维护法兰西殖民帝国之完整并恢复法国之大国地位、中美英等同盟国对处理战后印度支那问题之态度、国民党与美国之合作及纷争等,各种关系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竞使区区六年之中法关系变得相当曲折、复杂,实非线性分析与研究所能诠释。本文试图在参考中外相关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利用已发表及未发表之中外历史文献、档案资料,通过考察中法间几次重大事件,对此一时期之两国关系做重点梳理,并对印度支那之于中法关系发展、中法两国关系之性质等,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 摘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一直希望各友好国家不予承认,对有着重要政治、军事及经济联系的德国,更是抱有期待,甚至不惜作“依德和日反苏”之试探.但德国在纳粹上台并逐步集权后,日益将对日外交置于对华外交之上,终在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正处于对日抗战重要关头的国民政府为继续争取德国军援,对此一再忍让,但稍后德国又禁运军火、强制撤退在华军事顾问。处此外交重压之下,这时力求在对德、对苏外交中保持相对平衡的国民政府一度表示了更为坚定的联苏决心。
  • 摘要: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六个年头,日本在强化其在华军事行动的同时,加紧了对大后方重庆政府的经济孤立和交通封锁,试图切断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扭转日益被动的不利战局。日军的封锁给辗转流离于西南数省之间的中国流亡大学和研究机构造成了极大困扰.以中央研究院和西南联大为首的中国学术界,教育界面临物资匮乏,信息封闭,图书器材短缺的严重困境,科学研究难以为继。是年,为建立与中国学术界之间的联系,帮助战时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打破日军在远东的孤立政策,并促进英国在华影响,英国政府派遣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飞越驼峰来华,开辟中英两国间学术通道。在李约瑟的努力下,一系列称之为“英国文化租借”的国际合作行动在伦敦、加尔各达、重庆和昆明等地之间展开,使战时中国大后方学术界、教育界浴火重生,与西方学术界建立起良好的科技文化交流关系。本文以剑桥大学所藏李约瑟未刊档案为基本素材,重新勾画这一段历史并探索战时中英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给战后中国国际合作带来的深远影响。
  • 摘要:1941年11月17日,英领缅甸当局检查某华人从北缅城市腊戌(Lashio)寄出的一封航空信,在此函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谣传。信中说,中国政府为相继从缅甸调往中国参加抗战的美国志愿飞行员,准备好了可以使他们获得“所有慰安(everything comfortable)”的特别场所。
  • 摘要:有关抗战时期“中美合作所”的历史研究,现在正在逐步开展起来,关于这一组织性质的研究,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有关的档案资料角度入手,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前辈专家老师。
  • 摘要:在“The United Nations”渐趋组织化的过程中,1944年秋召开的敦巴顿·橡树(DumbartonOaks)会议对促使联合国方面的战后构想的具体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其中一些内容也迫使日本不得不从外交政策上对“战争目的”重新加以认识、定义。
  • 摘要: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由于日本统治者在岛内长期推行以泯灭台胞民族意识、植播奴化思想为目的的殖民教育,因此光复初期,扫除日本殖民教育之遗毒成为当务之急。从台湾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期间,国民党在台实施的“去殖民化”教育一定程度上治理了日本殖民教育所遗留下的各种问题,重建了教育体系,为中国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弘扬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国民党过分强调其思想控制的独裁政策以及教育行政腐败等因素,冲淡了其“去殖民化”教育的效果。
  • 摘要:本文之目的在于,针对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东亚国际政治史,在重视中国的观点之同时,同顾中国外交史研究以及以中国为舞台的东亚国际政治史之研究状况,并且对研究史中所探讨的课题加以整理,在把握史料状况等研究环境变化之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展开的可能性进行论述。
  •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在敌后根据地、国统区的重庆、武汉、桂林等地、在莫斯科共产国际执委会、派代表赴美国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等场所,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交往活动,这些活动为提高和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的卢望和影响,为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并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发展都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对外政策,形成了充满辩证法、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外交战略思想.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结合、开展合作与坚持斗争相结合、区别对待不同抗战对象、民间交往与官方外交并举等。
  • 摘要:自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及一系列侵华事件后,不仅使中国的政局开始发生变动,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对外政策。苏联为了争取战局能朝着有利于自己国家安全的方向发展,积极的调整了对华政策。而它所实行的对华政策。又直接影响了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可以说,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与苏联对华政策有密切的联系。
  • 摘要:东北是战后国共争夺的重要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由于苏联因素的介入,使东北的国共争夺明显受剑外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面貌。旅大虽非战后国共在东北争夺的重点,但因其为苏军直接占领和军管,苏联因素在战后旅大的影响更大,甚而可以说是决定战后旅大诸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 摘要:1949年上半年,中共一方面不急于解决与美国的承认问题,对其阴谋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设想,如果美国能放弃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符合建交条件,新中国就可以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中共谋求与美国改善关系的考虑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不完全矛盾,为此中共做了积极的努力.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深刻的背景。
  • 摘要:中华民国在中国历史舞台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十分独特的,作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它不仅要清除中国千年封建制度残留,更要竭尽全力去建立一个没有模板与示范的亚洲近代国民国家,并需时时应对来自各层面的种种挑战。在诸多挑战中,民国时期的中外关系极具历史意义,以至于有学者这样评价:“毋庸置言,民国时代的中国历史是由它的对外关系的性质所界定、塑造,并且最终必须依此来解释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