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28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8889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国际安全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瞭望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暨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年会、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国际体系的相关文献由6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洁勉、巴殿君、刘鸣等。

国际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1 占比:1.4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8889 占比:98.53%

总计:49617篇

国际体系—发文趋势图

国际体系

-研究学者

  • 杨洁勉
  • 巴殿君
  • 刘鸣
  • 秦亚青
  • 陈向阳
  • 刘德斌
  • 刘杨钺
  • 李杨
  • 牛海彬
  • 申耿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洁勉
    • 摘要: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和质变飞跃的过渡期,筹划和推动新的国际体系建设是事关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冷战结束以来三十年的国际体系延续和发展了二战后国际体系的主体框架,处于突变后的渐变过程,世界在“后冷战体系”和“前多极体系”之间探索和徘徊。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在批判过时的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在扶正祛邪中不断促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未来三十年世界将开启东西方力量相对平衡和世界多极化基本稳定的新时期,这一进程大体上与中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国际体系将从后冷战转型期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演进,并最终成熟定型。中国在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应注重加强国际体系理论建设,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各自的发展问题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对公平正义的普遍需求和供给的相对不足将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要着力解答当前和未来的时代命题,勾勒国际体系改革基本架构,进而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断向前,推动实现公正、共同富裕的新时代目标。
    • 杨洁勉
    • 摘要: 乌克兰危机深刻影响国际格局,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正逐步从被动接受冲击走向主动发挥作用。世界力量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分化组合表明当代国际格局变化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从短期看,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力量对比正出现某种阶段性和局部性逆转;但中长期,世界多极化在经历曲折后将继续深化发展。国际体系的行为体、组织机制、规则规范、主要议题等因乌克兰危机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群体利弊兼具,但从近期来看弊大于利。发展中国家群体应加强国际体系观整合,增强内部磋商协调,加大在国际主要平台的发声发力,以危机为契机推进国际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焦克龙
    • 摘要: 太平洋战争导致美国直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为框架,结合体系层次因素和单元层次因素,阐释日本在面临国际体系压力的情况下,由天皇的使命感、武士道精神、投机主义倾向这三个方面构成的领导人意象,以及日本对外扩张、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战略文化这两个国内政治重要因素怎样发挥作用,从而为分析太平洋战争决策背后的逻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朱世龙
    • 摘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俄乌冲突三者叠加影响,使得本已受到严重挑战的全球多边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和权威更是遭受冲击,全球治理责任赤字、能力赤字、合法性赤字增加。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中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外交理念契合人类对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发展的价值追求,同时国际合作实践引领塑造了新型全球治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需要稳定与世界的关系,为国际社会多做贡献并促进自身稳定发展。中国引领全球治理有其必然性。这是中国的大国地位需求,是中国的大国责任使然,是中国的大国利益决定,也是中国的大国理想追求。
    • 沈伟
    • 摘要: 国际法体系从权力体系向规则体系演变既是国际社会的现实,又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基础。理想主义的理论在价值层面解释了规则体系建立的应然性,因为该体系能使各国承担共同的义务与责任;现实主义理论正视国家间对抗的存在,而规则体系为这种博弈提供场域,因而其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治理成本视域下,规则体系还因更低的国际社会治理成本而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即使国际法体系发生了从权力体系到规则体系的转变,当今世界仍然未处于理想的规则体系当中,这是因为国际法追求的价值目标必须在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中进行成本和收益平衡的考量。
    • 陈俊达; 王征
    • 摘要: 关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理论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汉唐东亚"与"明清东亚",根据汉唐时期或明清时期的东亚国际体系所提炼出的要素对于10至13世纪的东亚解释力不足.虽然学界关于10至13世纪东亚各政权间具体问题的探讨,为宏观探讨同时期东亚国际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但仍未步入理论层面.制度化的封贡体系的形成时间正是在11世纪初,即辽朝中期.缺乏对10至13世纪的东亚国际体系的整体把握,无法正确、深刻地理解东亚是怎样由"汉唐东亚"步入"明清东亚",进而也就无法正确认知当代东亚国际问题的历史症结所在.
    • 杜心蕾
    • 摘要: 亚投行从倡议发起至今一直备受关注.多边开发体系的排他性是亚投行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而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践自信为发起亚投行奠定了基础.原有的多边开发体系在权力结构以及规范上排他性较强,无法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与需求,因此中国发起亚投行对原有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为了汇聚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利益,在设计上,亚投行遵循主流制度与规范,并且与主导国家以及主流制度建立了伙伴关系,增强了亚投行的国际合法性.在此基础上,亚投行将主要职能领域聚焦于发展中国家真正需要的、原有制度贡献不足的基础设施领域,在贷款融资条件与组织机制上体现出一定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提供了更切合其利益需求的新选项.亚投行实施的项目切实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对多边开发体系起到了 一定的改革与完善作用.
    • 章永乐
    • 摘要: 汉语中"二十世纪宪法"或"二十世纪之宪法"之表述,以及相应的以时代精神对宪法进行分类的方法,集中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是国际体系和制宪议程剧变带来的直接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奠定的维也纳体系,并使得19世纪"文明等级论"主导的"普遍历史"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型,欧洲的宪法讨论议程发生根本性的重组.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制宪热潮的背景下,以梁启超、张君劢、林长民等"研究系"人士为代表,部分中国法政人士大力推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制宪新趋势的介绍和阐释,将战后一系列新宪法命名为"二十世纪之宪法",并由此对晚清民初的制宪作出新的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晚清与民初制宪讨论的重要参照对象,尽管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其《魏玛宪法》仍然成为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国制宪更具主导性的借鉴对象.部分中国法政精英借鉴两部德国宪法的不同理由,体现了中国语境中"二十世纪之宪法"与"十九世纪之宪法"在问题意识上的基本分野,有助于今人理解推动"二十世纪之宪法"观念的历史动力.
    • 刘稷轩
    • 摘要: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数目众多的小国经常是习惯性被忽略的对象.小国自身特有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令其形成了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与大国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小国面临的安全战略选择主要有结盟、集体安全、中立和两面下注四种.其中,结盟的成本低廉,但易使小国被盟友抛弃甚至丧失主权;集体安全的优势在于非排他性的安全保障机制,但其内部机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效力仍需依靠大国合作;获得大国承认的中立地位能长期维护自身安全,但多数小国因自身地理因素和军事实力的限制难以效仿;两面下注能使小国在单极格局下有效地降低次强国的威胁,但需要稳定的单极格局作为依托.因此,小国无论选择哪种策略,总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助,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与霸权国或地区大国的良性互动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 毛瑞鹏
    • 摘要: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持续融入国际体系,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和贡献日益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一些国家国内冲突加剧及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国际社会对安全威胁来源及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联合国国际和平安全议程的重大调整及规范竞争。中国将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推行国际和平安全理念及方案的重要平台。安理会中的议程设置、方案选择、投票权、联盟结构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参与和塑造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国日益重视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塑造安理会议程,但未能充分参与决议草案起草且被排斥在美英法组成的核心磋商圈之外。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安理会关键性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并在叙利亚等问题上显示了使用否决权的意志。中国在安理会注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协调,并与俄罗斯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然而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安理会仍居于主导地位。展望未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中的角色应随着客观环境和需求的改变而作出调整;提升中国理念和方案的吸引力,通过交流、交锋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将是中国联合国外交面临的长期任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