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中华文化论坛
2016中华文化论坛

2016中华文化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1-21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会议文集:2016中华文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化是历史文明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创造了曾经辉煌灿烂并深刻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这是历史赋予两岸人民在内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历史责任.
  • 摘要:海峡两岸关系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今,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历经了隔绝对峙、交流接触与和平发展等不同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台湾社会中国历史与文化认同,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国家、民族认同的严重危机问题.台湾社会中国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严重扭曲与错乱,阻碍了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危害到两岸关系与两岸和平统一的推进,给两岸携手中华文化守本与创新制造了很大障碍.
  •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与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积极倡导两岸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强调:"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这为在新形势下凝聚文化认同、促进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基本内容和方法路径.
  • 摘要:相声不单是娱乐,更属于汉语言文化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越是民族的也才是世界的.20多年来,我作为非遗传承人,己举办了十届收徒仪式,中外弟子几百名,把相声推介到了世界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相声前辈的遗愿.但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相声界,乃至相声文化的骄傲.相声传承下来的美德之一,是尊师爱徒的准则。也正是因为我的恩师——侯宝林大师,及前辈们诲人不倦,这么多年来的培养教育,才有了当今的相声理论以及艺术家、名星、笑星和相声人等,也才有了今天的相声。要把相声的知识和才艺继续传播下去,才能使中国幽默长久不衰,健康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推的就当是侯派相声的理论和技艺。
  • 摘要:蔡英文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坚持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两岸关系迅速由和平发展,转变为新对抗.两岸交流,包括两岸文化交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短短几个月,两岸交流的规模就已下滑至接近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的低水平.值得重视的是,在两岸新对抗中,两岸文化交流的改变将不只是规模的明显缩小,更重要的是内涵和性质的重大变化.主要是反"文化台独"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突出的重点.这是蔡执政后,立即着手在岛内大搞"文化台独"的必然结果.两岸文化交流中,反"文化台独"是全新的任务,从人们的思维方式到具体的交流形式,都必须有重大的创新.
  • 摘要:中华法系对东亚各地的法律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渊源最深、联系最为紧密,使两岸法律具有最强的趋同性.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两岸分别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思想指导,适用不同法律体系.本文试图从两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角度,寻找两岸法律文化融合、意识形态二元并存的可行性途径.
  • 摘要: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陆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与行动在阐述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专门提到:"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非常明显,大陆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已将两岸经济关系、台湾经济发展考虑和纳入其中,将给台湾经济带来更多利好,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而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具有不少现实的有利条件.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发表的"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话中,就真诚指出: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一带一路"是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宏伟事业.总书记以"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把两岸同胞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两岸经济合作指明了方向.
  • 摘要:两岸打破隔绝,开启人员往来之初的1991年8月,近20位台湾学者来北京参加"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之所以在两岸社会科学交流领域里走在前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岸人民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同胞间"同文"的交流是较少政治障碍的.当然,说较少政治障碍,不等于没有障碍.由于两岸长期隔绝与政治对立造成的隔阂,交流涉及繁简体汉字问题时,双方学者还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学术范畴之外的抵触情绪.
  • 摘要:重构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是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至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过去60余年的分隔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政治的变迁,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都出现了系统性的变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消极影响.随着蔡英文民进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从行政、立法和地方全面击败国民党,台湾政局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在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下,两岸政治关系全面趋冷,必将对两岸交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如何发展对岛内民众的认同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就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无法打开的局面下,大陆方面如何进一步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深化两岸民间互信并重构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谈点浅见.
  •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维系一个民族不断传承延续的"根",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魂".两岸文化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两岸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通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使两岸民众逐步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国家认同,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5月20日,台湾政局完成了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在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的授意和支持下,台湾思想界、文化界出现了"台独"意识形态新一轮扩张的态势,而不断扩张的"台独"意识形态,反过来又为民进党政权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以及教育上的支撑.可以说,两岸文化交流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未来两岸不仅仅将在国际上进行"外交战",更有可能进行一场统一意识形态与"独立"意识形态的长期斗争.这是攸关人心向背的价值观之争.两岸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某种"冷战对立"的状态中,这可能比政治上的直接较量更加复杂,使得两岸达成和平统一目标的难度增大、成本提高.
  •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以和平发展促进两岸自愿和平统一,关键是要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制度化合作与融合发展,从而培养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我群"意识,建构起两岸同属一国的国家认同,增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意愿.除了构建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以型塑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之外,海峡两岸还必须各自以自己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等手段型塑国家认同,毕竟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作为内因乃是型塑国家认同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台湾当局方面,必须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范台湾社会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让其“合宪守法”运行,在意识形态领域促进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大陆有必要而且可以“以经迫政”或“以经促政”,以两岸经济合作的利益筹码迫使或促使台湾当局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反独促统工作。
  • 摘要:要探寻中国未来发展之路,需要认真回顾中国过去的历程,至少,要从晚清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研究.从魏源、王韬、郑观应、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到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人在苦闷中摸索.今天,海峡两岸都认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社会情况的制度,但也都认为目前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国家何以强盛,民族何以复兴?作为跨越国、共两党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其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路径探索仍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社会以消耗大量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有着无烟工业、朝阳工业之称的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来看,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史研究创意产业的先驱者和领导者,约翰·霍金森拥有着"创意产业之父"的头衔.近年来,美国、日本、法国和韩国等国家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各自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书是承载知识的载体,书店是书的重要展示、呈现和交易场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店所展示的图书不但向世人介绍了知识的最新状况,也反映了所在国和所在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风貌.所以说,书店在一个城市虽小,但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却很深刻.可以说,书店是一个城市的肺,它吸进和呼出的知识,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两岸的书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就很好地诠释了文化的内涵和张力.
  • 摘要:尽管当前台湾和香港都出现在政治势力操作下,而形成青年自我民族和文化否定的逆反现象,然而,随着中华文化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四地不断的文流、吸收、反馈和再造,中华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新时代的功能。
  • 摘要:有关抗战史的讨论在去年对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场合,两岸与国际学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进行深入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两岸的领导人都在适当的时机发表谈话强调「两岸共同研究抗战史」的重要性.
  • 摘要:文化,就是生活方式,包含食、衣、住、行、育、乐各面向的表现形式,与价值观、族群意识等精神内涵,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建设工程,最直接的透过教育部与文化部的政策力量,便能产生风行草偃、移风易俗的教化效果,然而若是想使社会绽放百花齐开的文化活力,便需要开放、多元、弹性与保障智慧财产权的政策,引导民间团体、企业投入文化创意工作,得以市场化、产业化、普及化.
  • 摘要:文化对于政治的影响为何?这个问题是学界长久以来所关注的议题.学者Gabriel Almond和Sidney Verb指出,对文化的研究应从民族性(national character)着手探究,但其困难之处在于民族性缺乏一致的客观标准,Almond与Verba作为建立以「政治文化」研究途经的首批学者,提出民主的发展与政治文化紧密相邻,并建立客观的指标,开始使得政治文化成为可探究的议题.然而,文化与民族性相关,而民族性则是形塑于人、社会、土地,缺一不可,因此若欲分析「文化」对台湾民主进程之影响,需先说明台湾社会与台湾人的形成.
  • 摘要:「打开城市外交,和世界做朋友」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的功能日渐增加,世界各大城有鉴于相互交流可以缩短彼此间的社经差距及文化隔阂,并可藉由实质的议题和技术援助之共同合作,促进彼此于城市发展的进步,进而提升城市治理的能力及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无不稹极推动城市交流,以文化、科技、体育与经贸的交流发展埠际合作.
  • 摘要:从冲突到和解,再由和解到冲突,似乎已成为两岸不可逆转的互动模式,因为台湾执政党的更迭,使得原本两岸能借由和解,再进一步到「命运共同体」的期待又回到和解前的「冷对抗」.2的确,审视当前的两岸关系,犹如云霄飞车般的跌宕起伏.之前,在马英九执政时期的积极努力下,两岸关系一直朝着「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难以预料的是,台湾爆发了抵制《两岸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着实让大陆搞不明白,台湾人民为何不能理解大陆的好意?此外,「反课纲微调」的「反中」气氛,更让两岸间的和解气氛受到相当大的衡击,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企盼,似乎难有任何进展.当前的两岸关系出现了「合作」与「对抗」的「双重性格」,如果以「对抗」与「命运共同体」的两级光谱审视当下的两岸关系,正处于「对抗」与「合作」之间.既没有深刻触及完全对抗的危险,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合作,不同于马英九执政时期时期的「竞争性的合作」,反而是「竞争性的对抗」日益突出.
  • 摘要:台湾文化,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过去两千年的移民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种族群所组成,且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从最早期的南岛文化、古闽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盗文化,地理大发现後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早期欧洲文化,明郑时期以后东南沿海汉族开始大规模开恳而带来的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开始对本区域发生影响,再到后来又混合日治时期的文化与受日本皇民化影响,20世纪中叶起受戟后欧美文化的影响,以及本地与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复兴,二十世纪中后期,印尼,越南,大陆等东协国家大量移民台湾,各已超过40万人口,对台湾多语言,文化造成丰富的碰撞台湾文化因此具有傅统与现代的面向,以台湾为主体的文化范畴逐渐确立.以上为维基百科之解释,但是,由1949年大陆200万人多元文化进入日本植民地,变化真快.
  • 摘要:现今走在台湾各地街头,每每可以看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路名印入眼帘.到了端午,人们一样吃着粽子看着龙舟比赛.每逢中秋,人们依然吃着月饼赏着明月.上馆子吃饭,一样拿着筷子.存了点钱,一样习惯买房置产.装潢房子、居家布置,照看风水.婚嫁入厝,还是会翻看黄暦.过农历新年,红包压岁钱一样令人期待.这些中华文化的传统,仍一如过往处处在台湾人的生活中继续实践着.
  • 摘要:哈伯玛斯体认到,当科技理性无限上纲,通过与系统一致的报酬所反映的生活方式都无法落实的加以合法化,那麽幸福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某种良好的关系而非物质名利,互为主体的共存或许是人们从压迫中解套的道路满足可能不再是某些压制必需进行以造成某方胜出的时刻.所以哈伯玛斯承接了韦伯「理解的社会学」中的「意义」的概念加以语用学的改良以及马克思的「行动」概念,做成了「沟通行动理论」.
  •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习近平未来留下的一个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也应成为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后,代表习近平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
  • 摘要:「王朝赫赫,为歴史表象;江山默默,乃歴史本体」.「文化」始终在「江山」中承载者「历史」,不因王朝更迭,江山总依旧,而文化却在其中不断的滋长与发展,正因为他是「民族的生命」.诚如德国哲学家米下埃尔·兰德曼认为:「文化按定义是由人自身自由地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的样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历史学家汤恩比于其《历史研究》着作提出:挑战与回应,隐伏与付出的章节中,指出任何一个组织与国家的兴衰,都跟它是否勇于面对挑战,提出有力的回应,当形式不利,是否能畜养力量,再回应以展现生命力.否则将从人类历史中衰亡.当戒慎惕励之.以书法守本的传统价值与文化意义及对现今环境挑战探讨创新之道。
  • 摘要:复兴中华文化是当前社会和学界的热点议题.在如何继承和阐扬中华文化问题上,各方仍然存在很大争论,一些看法尖锐对立,其中既有把孔老夫子重新请回神坛这样的认识,也不乏"全盘西化"才能最终走向现代化那样的断言.这样的争论100年前就开始了,100年后可能还会继续.我不知这样的争论是否很有意义?我感到,更应认识到的是,从中外历史经验看,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物质条件的逐步发达,其自身文化往往会随之复兴、繁荣和发展,没有一个国家的灿烂历史可以与其文化传统相割裂.一些国家,如近代日本,其走向现代化固然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但是其成功的文化转型依然建立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石之上.换言之,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带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届论坛探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比之泛泛争论"西化"与否,更有现实意义.这才是真议题.
  • 摘要:文化是一个包容性、系统性的定义,是一个在时间中发展的生活团体,发挥其创造力的历程与结果,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包含了信仰、认知、规范、表现、行为等系统.政治认同是以具体的国家、政府或政权作为认同的对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决定一个人政治认同的因素甚多,较具影响力的常常是短期的、后天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的共同利益,人身安全的保障等.政治认同涉及的是短期而可以变动的利益,如个人对国家的纳税,来换取国家对个人的生命财产及安全的保障.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认同远比政治认同深沉、深远,具有理想性与批判性。这种抽象的心理建构是由长期的历史经验积淀而成,不是短期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所能撼动。在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华人社会,政治认同常常通过文化认同建构起来。
  • 摘要:当今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将传统的宗教文化资源转化为总体性社会和谐的资源,共建人类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命题和追求的目标.同时,在某一道德基础上创造一种社会精神,并维持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是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殊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宗教传统在界定和影响信众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及生活意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宗教社群的集体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基础,是塑造宗教群体之间相互协作、和谐共处的文化基础.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问题是当下普遍被关注和思考的课题。纵观以上讨论,我们获知,现代化作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中国穆斯林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但毕竟这一运动发端于西方世界,所以,在不同生境中要顺畅地开创现代化的前景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文化、社会、自然、传统、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制度诸方面的挑战。同时,这里需要交待的一种重要问题是,受中国穆斯林分布的分散性等因素影响,中国穆斯林社会也存在着严重的分化问题,要真实、客观地描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正视它内部存在的分层和巨大差异性问题。
  • 摘要:中华文化既孕育了现在的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又要求在现在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基础上再创新一个新文化.不仅新时代需要新文化,而且新任务也需要新文化.创新一个新的中华文化,是为了满足中华民族复兴的需求.而现在,台海两岸的分离和分立状态,又是实现中华复兴的最大障碍.怎么办?创新一个两岸都可以共同认同和接受并且融化的新文化,是一条必经之路.没有文化的融合,就没有社会的融合.没有社会的融合,就没有经济的融合.没有经济的融合作为基础的政治融合,也是一种貌合神离的融合.所以,两岸融合的向度、进度和程度关系中华民族崛起的最终质度、速度和高度,关系中国梦最终实现的方向、内涵和价值."两岸融合"目前还只是一个心理需求.所谓的心理需求,言外之意是,还没有到一个显意识的地步和程度.
  • 摘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实现国家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所追求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全面"改革开放",提出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既调整与东欧、苏联等国国家关系与政党关系,也争取改善与发达国家关系,为中国国内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营造和平外部环境.邓小平提出和平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一个也没有解决的判断.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不仅仍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也是公认的"普世价值观".
  • 摘要:荷兰哲学家C·A·冯·皮尔森指出:"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战略"1.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日本韩国都曾提出"文化立国"战略.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2.在2016年11月的习洪会中,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呼吁国共两党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中华文化作为未断层文化,有着鲜明的文化气质,映射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内涵。中国历史本身也可看作一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史,无论是汉代的丝绸之路,唐代的对外交流、蒙元的对外战争、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推动了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等硬实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逐渐被提上议程。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推动国家和平统一,摆脱西方文化霸权阴影,在与其它文化冲突与交融过程中使文化得以继承、扬弃与创新,并在塑造全球主流文化上获得更大的话语主动权。
  • 摘要:音乐是人类生活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表现,孔子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藉由各地流行的音乐,来判断当地的民风.近代华人音乐家江文也先生在其着作《孔子的乐论》开门见山地提到「乐与国家德是一体难分的.」2中华民族素有「礼乐之邦」之称,「以礼自治」、「以礼治人」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不断的被提起,而「礼」「乐」二者缺一不可,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保,在许多典籍中可被验证.
  • 摘要: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汇聚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本质上,这是以「人」本位为中心,发展出的一种可大可久且深具「生命」追求的理想型文化,但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对「道」应有躬行实践于天下的现世情怀.那么,该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其本根又概括了那些内涵?今仅就其萦萦大者而述之外,亦将就其对现代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价值与意义,自中西文化差异互补的角度做一比较说明.
  • 摘要:本文旨在论述运用资讯网路科技,作为阐扬中华文化策略.本稿首先将阐明文化系人类精神文明,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之表徵.因此凡是自外与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者,自不能生根并内化成为特定文明所认同之文化.因此本稿后续就在说明,当人类进入资讯时代后,所有之生活起居及社会活动,都开始与资讯网路密切结合,因此如何将既有文化实践,与不断发展改变之资讯技术相互配套,让吾人文化活动更加便利,使文化与生活及社会活动之结合程度增加,这将提供中华文化在创新保本上更大生机.
  • 摘要: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关系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其发展趋势将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和方式.中华文明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将对国际体系产生重要影响.201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推动在亚信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胸怀、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为亚洲区域安全合作总体框架的确定和未来亚洲新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明确了宗旨、指明了方向,对亚洲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是各区域、各民族长期相互交流、借监、吸纳、同化、融合的结果.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或深度,中华文化就如渊博的海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古代华夏族群为主体的中国人,随着民族的迁移、争夺、戟争,不断地吸纳融入其他周遭民族的文化,成为多元丰富的华夏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底蕴.这其中,有许多的文化被保留,有些被修正,有些甚至被舍弃.被保留并发扬光大的文化,主要是因为被实践,被运用:那些被舍弃的文化,并不是不好,其实是因为没有被实践,才逐渐地被遗忘,消失.基於此,要振兴中华文化,首要之务即是要实践,透过不断地执行文化中的各种程序,发扬文化底蕴之精随,才能开始谈论振兴.
  • 摘要:钱钟书《管锥编》的开篇,钱钟书对"周易"的"易"字兼具"易"与"不易"两层相反含义的语言现象,从哲学角度进行了解析.他指出,古人赋予"易"字以"易"与"不易"这两层相反含义,恰恰说明古人对"心理事理"的"错综交纠"深有体会,因而借融会"易"与"不易"之相反二义于一字,以示"相反者互成"之理,正如德语中的扬弃(Aufheben)一词,往往兼含"灭绝"与"保存"二义,以指"分裂者归于合、抵牾者归于和"或"矛盾之超越、融贯".钱钟书的中西文化观可以说是对中体西用、本位主义等保守的文化对话理论或意识的反思,具有超越本土情结的开放性特征,并为如何在文化对话的背景下实现文化转型提供了辩证革新的思路,也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依据,并显示出钱钟书作为作家型学者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
  • 摘要: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主义者对台湾人民实行了50年的残酷的野蛮的殖民统治.这50年的历史,既是日本殖民统治血腥的屠杀、抢掠、征服、压迫、剥削、强力推行皇民化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武装反抗、竭力保存自己文化、日夜盼望祖国大陆赶紧强盛、努力学习世界上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这50年的历史,既是中、日两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也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宗教、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含义,值得深入研究.这50年的历史,一直到今天都在不停地警示着,台湾和中国大陆在政治上仍然没有统一,海峡两岸分裂的历史与现实是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腹心之痛.因此,今天,再深入研究这50年的历史,更具有为中国统一进行历史总结文化反省的意义.
  • 摘要:孙中山是现代民主法治的最早追求者.改造古老的中国,把中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法治中国,是孙中山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光辉事业.孙中山法治思想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孙中山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其内容.他晚年对于党治的强调并未动摇法治作为其目的性的原则.在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中,最具有宏伟价值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孙中山的近代法治总体目标是:"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日有文化而融贯之".也就是中西结合,将中国建设成为超越东西方的现代法治国家.孙中山创立"权能分开"说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近代历史上较为科学的資产阶级革命的政体理论——"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以依法治国、振兴中华为第一要义,真正体现了"人民权利之保障书"的性质,完全满足了"民治"或"主权在民"的需要.它是"中华民国""立国的基础".21916年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进一步完善,又提出了直接民权和地方自治的构想,在阐述直接民权时,他又和"五权宪法"联系起来,进一步说明人民和政府的相互关系.直接民权的理论是孙中山民权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它明确地表现出"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贯彻地方自治是充分实现直接民权的重要保证.
  • 摘要:长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思维主导了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进程,随着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崛起与文化复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一项议程.尽管有不少学者认为,国际关系理论所要解释的是普世性规律,因此没有所谓具有特定国家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但是理论的创新生成是以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底,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均有根本的差异,因此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来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将有机会取得与西方学界不同的成果,即便不将其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至少能够对既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予以补充、或者与之融合.
  • 摘要:台湾交趾陶的源流,至今许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与疑问,"石湾陶为交趾陶之渊源"的论点,也是时常被提出探讨的学术命题之一.交趾陶和广东石湾陶的关系,不少文献上也有所记载,最早是出于张李德和所著的《嘉义交趾陶》一书中,指出台湾本土匠人叶王的交趾陶技艺,是由来台修建两广会馆的石湾师傅所传授的.②这样的说法,虽然面临了许多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石湾陶与交趾陶在许多方面确有相近之处,笔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两者之间的交集与连结.为此,笔者梳理文献记录并配合实地调研,对比了石湾陶与交趾陶各项异同之处,提出观察实物的论点,梳理其中脉络,找出各自的特点,并加以深入比较.
  • 摘要:"相声"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欢笑.但近些年来,随着相声回归剧场,越来越多的人们接触到相声、了解到相声,却发现原本让捧腹大笑的相声却慢慢变得不那么可笑了,甚至有些无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相声演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作为丁广泉先生的入室弟子、侯宝林大师的徒孙,责无旁贷,理应为相声事业的传承负起责任、多做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在当代相声的"守本与创新"方面认真下功夫.
  • 摘要:人们在谈论中国悠久的历史时,经常提到"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毋庸赘言.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探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观"的建立过程,明确是孔子建立并传递了这一史学观念及相关史学系统.
  • 摘要:当代社会对孔子的批评中,多指孔子以维护现成统治秩序为主要目的,是统治者或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者.而中国历代当政者也的确都奉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并从儒家思想来寻求自身政策和统治的合法性.这一历史事实似乎坐实了对孔子的上述批评.然而,此论未必确切.需要区别开来的是:孔子思想与历代当政者所适用的孔子思想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历代当政者往往是选择性地适用孔子(至于儒家思想如何与时俱进和因时制宜是另一项大课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倡导的仁学和德政思想.而孔子仁学和德政的核心是民本主义,即一切以利民、安民、育民为第一出发点.
  • 摘要:喀什基于其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和地缘优势,要把自己打造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喀什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结合点、增长极、区域中心;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桥(中巴经济走廊廊桥)、一线(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交通干线)、一通道(中国一中亚一西亚能源资源陆上通道)、三个基地(出口产品制造、进口能源资源储备加工、商品集散贸易)、五个中心(经济合作、商贸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医疗服务)等。
  • 摘要:中国近代变乱纷呈,内忧外患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兵,成了近百余年来中国人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近代中国的命运,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就陷入不断的革命与动乱循环之中,而军队不但成为内战的资本,同时也是抵御外侮的重要凭藉.故我们今日若在思考形塑现代中国面貌的种种因素的时候,切不可忽略的就是军事现代化的努力,以及各种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间彼此的角力与竞争关系.这种军事上的竞争与合作,内戟与动乱,外侮与革新….等等的循环,就构成了我们今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图像.
  • 摘要:青花须经历一场视觉改革,才能重现具新节奏的色彩幻象和气韵风华,也彷若一缕空灵,吹越穹苍再回到新文化的价值观上。我们应当有能力在这民族的基因中发现它的相似性,创造出它的差异性。作为心灵转换的美学价值,它确实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等待我们用创意之眼去探索。
  • 摘要:如何看待客家人、客家文化与媒体的关系?作爲一个客家人,我认爲,如果以少数族群权利概念或者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来作分析,很鞋做到深入把握客家与媒体关系的内涵实质,容易给表像迷惑,让客家与媒体的关系变成弱势者的概念.所以,如果要分析客家与媒体关系,就必须放在客家文化及精神的范畴中,加於对照、反思以及获得新的啓示.
  • 摘要:一部《金刚经》,可以用「破除我执」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我执」,意指自我的一切执着;所谓「执着」,用白话说,就是被外在现象所束缚.「我执」是烦恼的来源,也是智慧的障碍;破除个人的我执,就是要破除烦恼、获得智慧;以使个人如金之刚,盖金之性既恒又定,不软不硬,坚中有韧,韧中有坚;他经乃说「金刚之体,众善普会」,必当无恼,又当无疾.这或许是该经被称为《金刚经》的来由.
  •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传承五千年,孕育出多元、包容,具有傅统儒家思想的文化思维.当然,也造就汉唐盛世的波澜壮阔,而五胡乱华融合西域的外来文化也逐渐注入到黄河、长江流域的汉人血脉中,可是悠久深远的儒家文化又将其包含在内,歴任宋朝积弱不振,蒙古铁骑形成异族统治的时代,在明朝朱元璋起义征讨,虽然起走蒙古人,走入明朝,却也无法永续发展,让满清入关,承袭大统,期间在明清世代就已开始跟世界接轨、通商,汉文化也逐渐外移,诸多欧美人士入京而上圣朝贡,原先天朝自居的统治在清末一夕瓦解,却也凸显中国内闭对建的思维无法与时俱进,面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导入无法因应,就只能任人宰割.国共内战,蒋中正失掉大陆政权,迁入台湾,形成与毛泽东的长期对抗,曾几何时,两岸恩怨在蒋经国领导台湾之际,开启老兵回中国大陆探亲,两岸中断之交流一时又连接起来时,在连戟於2006年启动破冰之旅,连胡六点声明,成为两岸重启的桥梁平台.中国大陆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也开始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绵远流长的价值,对於文化资产的保有与文化活动的延续有了不一样的新思维.两岸虽因一时之隔分割两地,然而隐藏其中的血脉及地缘关系却是不容分离,尤其闽南、客家及外省眷村的各式文化特色即是两岸血浓於水的重要资产,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崛起中华文化悠久资产的开发及文化资源的塑造,经由两岸的交流与合作,透过彼此互相融合,撷取特色利基成为推动主轴,当然如何进一步做好进一步中华文化创新的思维,进行适当的包装、行销,重启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华文化本质向外行销,同时注入在产品设计及服务过程,正是最佳歴史契机之机遇.
  • 摘要:孔子是我国歴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世称至圣先师,既承袭上古思想文化菁华,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复开启伦理道德淑人治世之典范.他既是集大成的人物,也开创平民教育的先河、建耩儒家一脉相承的道统.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後,即取得正统思想的地位,对於政治文化与教育设计,一直扮演主导的角色,也由此影响整个民族的基本观念与生活方式,直至於今,探讨了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看现代公务伦理内涵。
  • 摘要:「民族」一词的起源,一般在学术界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来源於日本,就是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最早使用「民族」这一用语,使用「东方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范畴2;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古代虽然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但「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1882年王韬的<洋务在用其长>一文中3;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後半叶,但其普遍使用则是在1903年梁启超将西方学者布偷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第四种观点则认为,「民族」是一个本土的概念,他最早出现在唐朝李筌的《太白阴经》的序言中,文中有出现「倾宗社,灭民族」的说法,其中民族的含义相当於社稷、民众的意思,并指出民族并非是外来语;从上述四种观点来探讨民族,显然到今日为止,都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看法.
  • 摘要:就在两年前台湾庆祝教师节的前夕,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傅出不再续约办理孔子学院的新闻,终止执行已届满5年的合作协议;这个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各方的热切解读.其实位在伊利诺州内的芝大校园,原本就有东方语言与文明学系(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EALC),以及东亚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CEAS).知情的人并不难理解各单位之间的功能重叠度高,迟早得要做整合与分工的再定位;更何况芝加哥大学的中国分部,已经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设置运转多时.不过,仍有部分人士认为这是守护西方民主思维的出发点,是对抗异文化入侵和反制影响的行动;他们甚至预测还会有一连串跟进解约的效应发生.
  • 摘要:国民革命军抗战史在战争期间便已赓续编纂,为留下作战纪录、作为借监、激励士气、军事教育等需要,国民革命军不断进行史料的保存、战史的编刊.战时史料的保存与编辑,主要藉军事机构和部队司令部,像是各级军事指挥机构存有战斗详报、阵中日记等作战纪录,编刊如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编印《徐州会戟间国民革命军作战经验》(1939年)1或《武汉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作戟之经验教训》(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编译组编有《长沙会戟纪实》(1940年),第五军参谋处编有《崑仑关战役纪要》(1940年)等.因此,国民革命军的抗战史编纂,不待整个戟争结束,便已针对某一戟役撰写成书.
  •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今值丙申,即逢中国歴史又一节气之始,风云多变,惊动频仍,天道隐现而东方兴起是新时代重大的分娩,原也本当就是这样急骤紧密的阵痛.其彰显较着者,如国际局势瞬夕万变,突发事端有之,损我中华,乱我民族,为民主之逆乱者有之,美国之谋不绝如缕,方兴未艾,对华干政之势达于峰头矣.中华民族为世界重心,逢今此时G20杭州会议之後,任谁皆可以无感知,独感知天性敏慧强大如中国人者,却不能不悟此历史换季消息契机;于此而若仍乏作为以应天道,才是大负天德矣.
  • 摘要:中国文化是伫立在世界的标竿,歴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是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变革,我们以高速度的增长,从贫穷的农业社会到现在的电商高科技.21世纪,全世界都在注目中国;不只是经济发展,中国几千年基底的文化正渐渐触及西方世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德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傅.""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