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际制度

国际制度

国际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8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779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暨“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法治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08年博士论坛等;国际制度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海龙、王明国、门洪华等。

国际制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10.6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2779 占比:89.16%

总计:3117篇

国际制度—发文趋势图

国际制度

-研究学者

  • 李海龙
  • 王明国
  • 门洪华
  • 于宏源
  • 刘宏松
  • 庞中英
  • 徐崇利
  • 李晓燕
  • 杨毅
  • 毛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常喜; 毛博
    • 摘要: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和治理困境。国际体系的变迁、领导力的缺失、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而主导国治理理念的分歧、意识形态差异和国际权力结构在国际组织中的制度性矛盾是全球治理困境的主要根源。因此,维护国际组织的合法性与权威、完善现有国际制度并推动全球治理的理念重构成为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主要路径。中国应在联合国组织框架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并不断创新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继续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王骁
    • 摘要: 历史上,从“中国之天下”的缔造与瓦解,到“天下之中国”的转变与发展,国际制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追溯先秦国际制度理念和实践,最早的中国及其天下形成自广域王权国家崛起,先后以异族酋邦、内外服国家、诸侯国作为主要互动单元,以构建和维系安定、统一的社会秩序为最高目标,以东亚大陆的中原地区为关键布局,以祭祀、内外服、宗法分封、会盟、联姻、奉职贡等为实现手段,最终结果是秦横扫诸侯、统合中国与天下。这不仅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演进有着深远意义,也奠定了传统中国国际制度的逻辑主线与价值基础。
    • 邹鑫
    • 摘要: 伴随全球化的深化与转向发展,多边主义及其实践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治理的普遍共识。当今国际关系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以及全球性危机频发、产业链和价值链遭受冲击、保守极化思潮持续发酵,多边主义面临着基础动摇、治理失灵、理念遭疑的困境与挑战,甚至陷入了“真伪”多边主义之争。作为维护多边主义的坚定力量,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多边主义发展,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巩固多边主义的平台建设,完善多边合作机制,为推进多边主义提供中国方案。
    • 黄一嘉
    • 摘要: 文章在简化施韦勒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的基础上,选取了制度地位优势、政治精英共识、社会共识三大变量,通过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案例,分析特朗普政府大规模“退群”的原因。特朗普政府大规模退出国际组织或条约是体系刺激和国内政治因素强化动机的共同结果。美国在该类国际制度中不具有显著制度地位优势构成了特朗普政府退出的体系侧诱因;共和党政治精英和选民的“退群”共识构成了强化特朗普退出动机的两大支柱。但特朗普政府“退群”的过程,是一个“体系刺激—国内政治因素强化—政策结果—反馈体系刺激”的过程,从威胁退出到正式退出的过程正是政策结果反馈体系刺激的过程。
    • 达巍
    • 摘要: 中国与西方国家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现行国际秩序,双方对国际秩序的认识也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仔细分辨之后,又能发现中国与西方的国际秩序观实际上重叠之处远大于差异之处.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秩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化.一方面国际格局的变化导致西方国家认为现行国际秩序遭到新兴大国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内部对全球化的不满则导致一些西方国家主动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当前国际秩序演变出现了自由主义色彩消退、民族国家作用逐渐强化的趋势,这将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某些方面的竞争加剧,但也有可能导致双方对国际秩序演变方向的认知差异缩小.只有准确理解国际秩序演变的这些脉络,中国才能更好地进行战略和政策抉择以趋利避害.
    • 魏玲
    • 摘要: 2021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广义的国际发展合作,是指相关国际行为体基于平等伙伴关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消除贫困、提振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合作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自身发展经验和南南合作的理念与实践注入国际发展合作,在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创新发展知识与发展范式、改革国际发展合作制度,以及推动发展—安全良性互动、以发展促和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球南方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于塑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造演变中的世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魏玲
    • 摘要: 2021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广义的国际发展合作,是指相关国际行为体基于平等伙伴关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消除贫困、提振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合作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自身发展经验和南南合作的理念与实践注入国际发展合作,在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创新发展知识与发展范式、改革国际发展合作制度,以及推动发展—安全良性互动、以发展促和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球南方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于塑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造演变中的世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王明国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内在地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从国际制度视角探讨命运共同体,是对现有研究的必要补充.共同利益是通过国际制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共有价值是国际制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基础,共同理解是国际制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基础,而中国参与和引领国际组织的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国际制度具有明确的载体和实施的路径,避免了共同体建设的模糊和不明确方面.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实现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中国以"一带一路"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现有制度改革为驱动,以周边制度建设为首要方向,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度建设方面具备一定基础.今后,应把共同体理念贯穿到中国的国际制度外交中,妥善应对美国的选择性制度战略冲击,在若干重点国际组织中先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陈拯
    • 摘要: 作为国际体系霸权国的美国经常性地成为多边国际合作机制的修正者.基于对谈判改制与退出制度这两个基本选项的权衡,美国对各种国际制度采取了不同的修正策略.当美方具备有吸引力的退出选项,能对其他方面构成压力,同时改制的各种阻力较小,谈判成本较低时,美国的主导策略是在既有制度框架内谈判改制,以退出选项为支撑促使其他方面作出妥协.当退出选项本身吸引力较大,同时由于各方偏好差距及国际制度程序等原因而谈判成本较高,改制短期无法实现时,美国则倾向于直接退出策略,废弃或是绕开既有制度而自行其是(包括在条件许可时建立新制度).当退出选项本身的吸引力有限,而各方存在一定的谈判妥协空间时,美国可能采取某种形式的混合策略,将或威胁退群或实际退群作为提升信号可信度的手段,或将实际退群作为谈判过程中的内部选项,从而施加改制压力,克服谈判成本,推动制度变革.最后,当退出不构成现实选择,作为威胁的可信度较低,而改制谈判的成本也较高时,美国政府更倾向于采取回避约定义务、瘫痪既有组织职能的策略,以此减少自身成本并进一步施加压力.总之,在不同的环境下,霸权国修正国际制度的策略选择不同.多种情境下都可能出现霸权国退群的现象,退群在不同的战略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 朱翠萍; 吕嘉欣
    • 摘要: 南极治理经历了从权力政治到国家中心主义制度合作,再到以南极为中心的制度合作变迁.南极地缘政治存在脆弱的自然生态与国家间安全互动、南极治理所需才能与周边国家影响力、地缘政治知识化进程与国家科学议程三组对立统一关系.南极治理和国际制度合作有如下发展态势:以最低和最高目标框定参与国行为限度,以信息共享与制度互动兼顾参与国的制度适应性和国家间行为趋同,以成员多层次准入平衡制度合作的代表性和国家履约能力,以设置程序屏障统筹消极保护与积极治理.中国应将南极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将自身发展嵌入南极治理,与各国合作互补、降本增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