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转型

文学转型

文学转型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247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新华文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文学转型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万华、欧阳友权、王嘉良等。

文学转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3.7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247 占比:96.13%

总计:4418篇

文学转型—发文趋势图

文学转型

-研究学者

  • 黄万华
  • 欧阳友权
  • 王嘉良
  • 耿传明
  • 胡全章
  • 周泉根
  • 张屹
  • 方国武
  • 朱妍
  • 李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邵部
    • 摘要: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及其引起的争鸣是考察1980年代文学话语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小说越过了“伤痕文学”的合法性边界,展示给我们一种有待指认的新伤痕:青年在当下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趋近于“赵林来信”提出的“绝对自我”,折射出1980年代初期青年思潮的一个侧面。张辛欣的人生经验和思想资源为她捕捉这一思潮动向提供了契机,探索戏剧的影响则让她找到了与内容相匹配的小说形式。以画家形象为焦点,“老同志”和“青年人”分别对应着两个基于不同的人生经验与思想资源的知识群体,以“代沟”的形式呈现两代人的思想分歧,预告了即将发生的批评家的新陈代谢与学术的话语转型。
    • 王嘉良
    • 摘要: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散文领域的改革汲取传统散文的有益经验,促成其现代新变,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越文化的深厚积淀,崛起了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对具有深厚积淀的"越中文风"的承传与现代改造,引领了中国现代散文变革潮流,为文学转型提供了范例.透过越地散文家对地域精神原乡与诗意栖居地的开掘及散文文体的创新,当能确切阐释文学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有效路径.
    • 耿传明; 耿盈章
    • 摘要: 儒家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传统,儒家士人形象是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清末以来文学史上儒家士人形象嬗变的考察,可以深入透视近现代以来知识群体所走过的心路历程,进而对近代以来文学与文化中的古今之变、文学转型以及现代性等问题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走出儒家文化,将其对象化、他者化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点,儒家从其本质上而言就具有一种文化守成主义的精神气质。进入近代之后的中国人的核心焦虑集中表现为,为了生存是否必须抛弃五千年来绵延至今的生活方式、伦理准则和价值核心?如果抛弃了这些作为国魂、族魂来源的传统,只剩下了自然生物人特性的中国人是否还有资格说自己是中国人?现代文明究竟会走向趋同即由西方主导的单一化文明,还是会多元并立、依然保持复数化的文明状态?中国文明是否能在经历现代性的冲击后,转型再生为与西方并立的一种现代文明?这些问题也正是此一时期的儒家士林小说共同关注的问题。
    • 张光芒; 陈进武; 赵磊
    • 摘要: 一、个人化写作时代的诗歌创作面貌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潮后,由于时代主题的转换与文学转型,诗歌群体曾产生的轰动效应不复存在,南京青年诗群纷纷解散,个人化写作成为南京诗歌的基本存在形态。注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握和象征性意象的呈现,在山川风物之中抒发对历史的沉思与生命的感悟,是此期间南京诗歌的重要特征。
    • 黄健; 卢姗
    • 摘要: 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学选择,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范式.用单纯排位方式框定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地位,并不能充分展示他们以各自不同方式为推动中国文学以全新形态汇入世界文学发展主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文学史维度而论,三人基于各自文学理念所作出的选择、所聚焦的对象和所定位的目标,不仅深刻反映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也展现出中国文学一种全新的思想、艺术观念和创作形态,反映出中国文学现代发展的新走向、新态势和新特征.
    • 许莹
    • 摘要: 形成以政治文化视角研究九十年代文学的基本论述纲要,发现中国九十年代文学在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的更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九十年代文学向商业化倾斜过程中"躲避崇高"的叙事面向及其得失,从中发现作家在塑造作为个体的"人"的文学形象时,彰显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原有文学生产模式的反思和突破.
    • 许莹
    • 摘要: 形成以政治文化视角研究九十年代文学的基本论述纲要,发现中国九十年代文学在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的更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九十年代文学向商业化倾斜过程中"躲避崇高"的叙事面向及其得失,从中发现作家在塑造作为个体的"人"的文学形象时,彰显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原有文学生产模式的反思和突破。
    • 鲁雪莉; 王嘉良
    • 摘要: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诗歌领域的变革最具典型性。越文化的深厚积淀,曾崛起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又涌现徐志摩、艾青、戴望舒等一大批引领中国新诗潮的著名诗人,他们发起对旧诗的全面冲击,为诗歌新变促成文学转型提供了范例。越地新诗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通过对世界文学新潮的吸纳,实现了新诗学理论的建构;灌注清新的时代性色调,体现了审美现代性崛起;在传统与现代、中西艺术融合中,拓展了新诗创作深化路径;在多维诗美形态探索中,开启了新诗体式完善的多种途径。从越文化视角透视诗歌新变,当能从一个侧面阐释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及有效路径。
    • 张连义
    • 摘要: 《惊心动魄的一幕》是路遥创作转型的标志作品,也是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典型作品之一.英雄人物到个人奋斗者衍变的人物塑造、政治道德化趋向道德完善的价值追求以及作为亲历者对“文革”的反思呈现出的超越意识等,都显示出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转型.作品承续了文革文学的某些特征,显示出文革文学的影响,又以对文革的反思和超越文革文学的艺术追求呈现出新时期文学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其成为路遥创作中承上启下的典型文本.作品兼具“向后看”即对文革本身的反思和“向前看”即对未来展望的双重特征,使其与伤痕文学和改革文学有着某种渊源,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文学多种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其成为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典型文本之一.
    • 马文彬
    • 摘要: 张悦然的《家》作为其转型初期的作品,不仅标志着作家自身与既往写作风格的作别,还暗示着当下文学书写中青春文学作家集体转向严肃文学的现实趋向.藉由对文本的阐释与分析,深入解读张悦然转型后的写作风格,及其通过对都市场域中主体的精神困顿的书写,折射出"80后"作家对历史的追问与对自我赎救之路的探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