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越性

超越性

超越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哲学理论、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37603篇;相关期刊653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求索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齐鲁高教论坛2012、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等;超越性的相关文献由104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春时、王晓华、章亚昕等。

超越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2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7603 占比:99.77%

总计:438609篇

超越性—发文趋势图

超越性

-研究学者

  • 杨春时
  • 王晓华
  • 章亚昕
  • 于秀源
  • 叶淑媛
  • 张宝贵
  • 朱宝信
  • 李应志
  • 沈顺福
  • 王卫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晓冬
    • 摘要: 英国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认为,世界诸宗教所崇拜的不同神圣者,乃是同一个超越的终极实在对诸宗教信徒的宗教实践的回应。但希克多元论的核心——超越的终极实在,它是否足以满足这个定义,并扮演宗教多元对话的基础,是值得反思的。从希克的这种实在思想入手,可辨析它的思想效应与得失,并从中得出宗教多元对话的新可能性。
    • 杨晓霭; 胡一凡
    • 摘要: 文学经典的超越性与接受的共通性,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审美艺术,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审美活动的。在中国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篇,总能引发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学习兴趣。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国际中文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 康亦枫
    • 摘要: 韦尔施重构美学对传统的超越问题,是立足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虚拟景观背景的重要话题。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不仅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重构美学思想的现实语境和理论渊源(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基础特征,不仅是把握韦尔施思想体系的时代趋势,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韦尔施重构美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崔庆明; 徐红罡
    • 摘要: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有关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已有文件和文献显示,现有国家公园建设的思路主要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强调对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本研究认为这一路径主要考虑了自然的生态物质性,并衍生出三种自然观念:自然主义、有限工具主义和原始主义,人与自然被置于相互对立的状态。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研究表明,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超越性意义,并依然影响着当代生态旅游实践和体验。自然的超越性,能够补充现有生态物质性视角,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提供新思路。
    • 吴媚霞; 王岩
    •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复杂的世界现代性语境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以方法论自觉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于世界现代化坐标中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比较,可以充分彰显其超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性超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坚持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为逻辑基点,实现了对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超越。
    • 彭丽
    • 摘要: 列维纳斯主张超越性哲学而米歇尔·亨利主张内在性哲学,表面上看二者的哲学是对立的,但实质上他们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其一,这两个概念在文本中的具体内涵具有相通性。列维纳斯阐述的内在性是指一切都被统摄在意向性之下,而这正好对应亨利所描述的超越性,即事物通过意向性作为对象呈现在主体面前。其二,二者在核心思想上具有一致性。列维纳斯提出的他者的超越性,是以主体对他者的“感受性”为前提的,这种“感受性”与亨利的内在生命的“恻隐与共”具有一致性。根据列维纳斯和亨利的文本考察“超越性”和“内在性”概念内涵的方式,能够为理解列维纳斯和亨利之间的思想争论提供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 张广君; 葛海丽; 宋文文
    • 摘要: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关系性存在、凝聚和彰显中华文化教育之道的内在精粹、引导教学走向至善等独特教育学理定位,进而具有以教学生成性、超越知识观、人文化成取向为核心的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教学哲学意蕴。“喻”的当代研究与转化任重道远。
    • 高翔
    • 摘要: 儒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超越性”,是中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分歧的关键在于,中西方学者都各自强调本民族哲学的局部特征,热衷于探寻中西哲学之间的差异,而不能以全人类的视野,从世界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探寻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和民族差异性,从而推进其交流和发展。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尝试把“历史类型学”思想和方法,引进比较哲学研究,突破中西方学者各自的局限,以哲学“超越性”问题切入,从宏观上考察中西哲学思维的普遍规律。
    • 朱茜
    • 摘要: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将陶行知先生的话牢记于心,不仅要在三尺讲台上激荡青春似的教书,还要学会“以爱为匙,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育人之法。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教育爱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 吴昌林; 张蕊
    • 摘要: 西蒙娜·波伏娃存在女性主义代表作《第二性》中论述了超越性与内在性两个概念。《聊斋志异》中侠女的形象具有超越性与内在性统一的特征,超越性体现在对个体、群体的超越,即不断追求更高的个体价值以及突破群体对女性的偏见;内在性体现在对三纲五常的严格遵守以及儿女情长;超越性与内在性统一于家国并重的社会观念以及刚柔并济的行侠之路。超越性指向“此者”,内在性指向“他者”,二者在侠女形象上得到了有机融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