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0-14

主办单位:;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拟构"是指带有虚拟、模拟性质的"建构",且多是事后"追认"的."文统"即文学的正宗统系.大体上看有两个基本谱系:一是"文统"与"道统"统一,文、道并重,和而不同;另一是"文统"与"道统"合一,以道统文,道外无文.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是程、朱为代表的文、道"合一",而真正在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是韩、欧为代表的文、道"统一".周作人、林语堂等解构了文、道"统一"或"合一"的"文统",重新追认"拟构"了一个古代"纯文学散文"谱系."文统"论强调正宗、正统、主流,排斥异端,追求话语霸权,旨在维护主流文化的神圣性、权威性、稳定性、连续性."文统"论之弊在专制思维,唯我独是,排斥"异端".
  • 摘要: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散文经典这一维度上被后人并称,且共同进入了"唐宋八大家"这一文学史经典的体系.这其中既有文学性的因素,也有学术性的因素.在1112-1279年这一北宋散文经典化的重要时期里,"三苏"关于经史、政治类的策论文章得到了评论者和文学选本的突出重视,这些文章也与"苏学"的主要内容有紧密的关联.经由这一时期人们的解读,苏洵散文被定性为包含内容思想、写作技法、风格个性多重维度的复合型经典,但经典性逊于苏轼;苏辙散文主要以其包含的学识和思想,被默认为相对纯粹的知识型经典.
  • 摘要: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观照"散文"这一术语,认为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有韵、无韵,无论是骈、是散,都是“文”的形式的变化;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人们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为文学命名,为文学的表现形式分门别类,实在是一件纠缠不清、令人扑朔迷离的事情,仅仅为了方便才不得己而为之。只有学究气十足的人才说什么文学必须符合某些既定的程式和范本。其实,文学乃是一股洪流,自自然然流入某渠道,对文学的分类仅仅是对于某种渠道的分类”。任何分类都会使事物的系统性残缺不全,但是,正是凭借着这些分类人们才认识了事物。这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悖论。为了研究或认识的明晰,人们必须要给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命名,人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将中国传统的“文”称为“散文”。
  •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的古代散文史写作,其理念主要表现在史料的运用、史识的体现、微观的解读、宏观的考量与因源及流的脉络布局中,历史的求证与文学的审美在交织发生,撰史者多希望展示出古代散文发展、变迁的基本模样和规律,但又因其中的各为一说,使古代散文史在统一的历史框架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多样性.“现代散文史观与散文史的写作”,都是针对古代散文史而言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作者曾在“古代散文史撰述调查报告”里,以陈柱的《中国散文史》等16部中国散文通史为例,对古代散文史的篇章划分、内容安排、论述的主要作家、引用的主要作品等作了一些考量以后,深感古代散文史的当下撰述确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通过作者对这些古代散文史的客观比较来呈现的。随后便想对二十世纪以来学人关于撰述古代散文史的基本理念集中作一点探究,以见撰述过古代散文史的学人散文史观的同异以及对散文史写作的影响。人们说了较多的散文流变、散文发展规律研究,尽管其中蕴含了作家与作家、作品与作品、作家作品与社会现象等之间的关联,但很少把“关联”研究上升到理念的层面。而在古代散文史的写作实践中,虽然“关联”研究时时有所呈现,但由于缺乏理念的自觉,写作实践的自觉也是不够的。而作者一直认为,只有重视散文流变过程中的“关联”研究,才更能彰显古代散文发展史的系统特征及其规律所在。
  • 摘要:和其他古代文评著作一样,宋代四六话著作涉及和讨论了宋代骈文理论的诸多方面.本文从四六话所反映的宋人骈文史观的各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包括对骈文起源流变的认识、宋四六的评判标准、宋四六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而宋代四六话著作有两种类型:随笔杂记式和资料汇编式。无论何种类型的宋代四六话,在骈文理论研究上、在文话发展史上都是独具创新的新形式,具有开拓性意义。宋代四六话的出现,使骈文理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为后世骈文理论发展奠定来良好的发展基础。明代王志坚《四六法海》、清蒋士铨《蒋士铨评选四六法海》以及清孙梅《四六丛话》、清彭元瑞《宋四六话》等骈文批评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宋四六话的深刻影响。
  • 摘要:中国文化自古有重文"文"的传统.今天学校教育中的"语文"课,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古代并不如此,在古人看来,"语"只是"说话",其地位远远不能与"文"相比."语"作为一种口头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适用与当下,而"文"则把先人的知识、智慧保留下来,供享用."语"让面对当下的现实."文"却让能够超越这个现实,这就极大地拓展人们的心灵世界.唐宋以来,八大家的"古文"作为正统的、典型的文章形式,更是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读书人没有谁不熟悉《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些文集,直至民国时期,家塾私塾教育中必须熟读背诵古文自不必说,学校的语文教育,也多以古文阅读与背诵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民国时期的学校语文教育,就古文的教学而言,可说具有量足质优的特点。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古文教育空间变得非常狭小。首先是古文的篇目大大减少。民国时期的高等小学语文课本可以选一百多篇古文,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古文不到10篇。而且,古文篇章的难度完全无法相比。近些年来,语文教育中的古文教学,不仅有选篇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古文研究,或说古代散文的研究,不仅仅需要研究作品、作家,也需要研究古文的传播,研究古文教育的诸多问题。目前,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倒是有一个有质量、有成就的研究群体,但如果人们不能让今天的学生也能够像人们一样熟悉古文,热爱古文,如果人们的学生都不喜欢古文,厌恶古文,读不懂古文。那么古文的研究将不会有未来。
  • 摘要:《论语》包含《论语》虽为口头语言的笔录,也是我国古代语体散文的汇编,载录了命、诰、论、记等很多语体成文.这些成文虽然是口头语言,但皆斐然成章.从文体学角度考察,对于认识当时及前代的口语文体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保存在《论语》中的命体文,诰体文,论体文,以及记体文。而四类文体中,命辞和诰辞主要见于孔子转述被弟子记录的前代话语,为数极少。论体文和记体文占据了《论语》成文的主体和绝大部分。
  • 摘要:在目前的先秦散文研究中,言行体是否算作一种散文体,有不同看法,值得重新考察和认识.近年出版孔健编著的《孔子全集》,广集汉以前文献中保存的记述孔子言行的语篇,按文献类别编次,并加以今译,为研究先秦言行体散文提供了一个集中的文本.其中可以大别为记言语篇和记行语篇两大类,前者包括直陈言说的自言、对话、论说之言、阐释之言以及述引申论之言,后者则包括记述形貌之言、概括品行之言、叙述具体情景行为之言、以及兼及记行与记言之话语.而兼及言语的行为叙事,在历史时间理念的统辖下贯串、发展,则形成历史传记文体.
  • 摘要:知识权力的生成逻辑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从而赋予其意义.知识权力的神圣性来自于早期巫、史"代天记言"的修辞行为,这一修辞行为被后起之士所模仿,用以强调被叙述的历史事件的事理性.知识权力的神圣性和事理性的特点使其对世俗王权的行政行为具有不正自明的规训意义.西汉武帝时期,司马迁试图通过《史记》的写作来维护知识权力的独立性以及在世俗王权面前的优越感和由此而衍生的帝王师意识.司马迁的这种观念与他所处时代士人价值取向、家族史的影响以及以周孔为人生追求之榜样等因素关联甚大.知识权力在《史记》写作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对过往历史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并使其"盖有深意也",从而实现司马迁"成一家之言"修史立说的目的.
  • 摘要:中国近代维新派的散文革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大致而言,近代"文界革命"经历了从早期改良作家的"策士之文"到以梁启超等维新派作家的"新文体"并最终转型为白话文雏形的演进过程.总之,由梁启超最后完成的“新文体”,不仅超越了桐城古文的义法,而且较之此前的“策士之文”有了更大的进步,其进步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新文体”笔锋带情的文学感染力和“平易畅达”的语言震撼力,尤其是“平易畅达”的语言追求,与“文界革命”走向通俗化的革新方向是一致的,为中国散文从古典走向现代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春秋》绝笔于"西狩获麟",探寻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便成为儒家士人的思想使命,而依托孔子及"获麟"之传注建构了区别于传统儒学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新的儒学核心理论,这是秦汉儒家士人最重要的儒学贡献.麟最早见诸甲骨文,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动物,"咏于《诗》,书于《春秋》"之后,麟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不断附加,成为具有灵性的并和王权结下不解之缘的仁兽:"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春秋》三传,尤其是公羊家"素王"、"三统"、"三世"等方面的论述,确立了经学为汉代"大一统"政治服务的目的;谶纬"获麟"的政治结构,解决了汉代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春秋》"西狩获麟"讥讽鲁国所狩非时违背周代礼制的本义几乎被全部掩盖,这也是经典阐释之于文学的表现.
  • 摘要:本文针对韩愈散文的实词用法进行讨论.「实词」相对于「虚词」而言.首先,搜集韩愈自己及当代、后世有关实词作法的理论标准,再据此检视韩愈古文的实词作法有无特殊的成绩?其中除了细读文本之外,亦参证历代评点学着作,包括前人已指出的较有写作手法之处,而后尝试归纳韩愈古文的实词写作典范,大致得出:(一)贯穿全篇之例,(二)自铸新词之例,(三)精确释义之例,(四)一字传神之例,(五)死字活用之例,(六)重出类字之例,从分析这些文例的过程,得知实词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申明韩愈古文的艺术价值.
  • 摘要:曹魏时期,对应用文体的认知经历了由写作程式规范转向文体风格审美的新变化,文体风格审美成为应用文体认知的主导倾向.但曹魏奏议文的写作并没有完全恪守当时确立的文体风格审美认知的通约性原则,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常呈现出讹体新变的特点,司马孚《奏永宁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个案.《奏永宁宫》名为奏议,实为弹事,是奏议文向弹事文转变的重要环节,其独特的书写体式保存了早期弹事文的写作体例规范,是考察魏晋南北朝弹事文发展演变的重要凭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从"美政蓝图"、"美政理想"等方面论证了刘克庄"记"体散文的思想特质,并以美政文学史为参照考察了刘克庄记体文的成就.本文认为:自诗经"美刺"并重以后,由于作家忧患意识的增强,中国文学干预现实的手段绝大多数是单纯的"刺",即使有"美"也多为谀美而不具现实意义;只有刘克庄的"记"体文以多方面的高度现实性和自觉性创造了比较成熟的美政文学,从而真正丰富了文学的现实主义内涵.
  • 摘要:写于1930年,后收入《胡适文存三集》卷三的《读吕氏春秋》,是胡适唯一的一篇《吕氏春秋》研究论文,该论文打破了有汉以来传统上研究《吕氏春秋》只重视文本解释的局限,采用了中西比较的思路与方法,从人欲、人性的思想高度审视把握《吕氏春秋》,提出了不少现在看来仍不失为有价值的观点与问题.文章视野开阔,论从史出,文风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方法与结论都令人耳目一新,初步改变了以后《吕氏春秋》研究的路向,在现代《吕氏春秋》研究史上具有开拓之功.
  • 摘要:乡会试录是明代官方颁布科举考试结果的文件,选入程文是这种文件的核心特征.经由选录程文,乡会试录成为沟通官方与士子、融会静态的科举制度与动态的写作实践、扭结举业与文学的重要连接点.透过乡会试录选入程文,可以看到,在明代,官方制度的制定、实施与士子的写作、文章风格的变迁,以及整个社会文学观念的演进之间,具有多重的、多形态、复杂的关联关系.
  • 摘要:本文凝以《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王荆文公诗笺注》为中心,考述裴煜生平事迹.裴煜(如晦),《宋史》无傅,生平仅见《宋诗纪事》卷十六.煜好读书,深谙朝章典制,精研金石博物;与梅尧臣一生相知,复曾受赏于刘沆,并与欧阳修、王安石、刘敞兄弟等人相善,为宋仁宗嘉佑时期京师文会中重要成员之一. 文分两部份:前言先述裴煜重要行事,次则就所考察之资料,以简谱方式,逐条说明。借此以还原其生平梗概,并期能重建裴煜于嘉佑文人群体中之地位。做为以欧阳修为中心的文人群体中的一员,裴煜见证了嘉佑时期诗酒文会,赏鉴雅集的风雅盛事;并以「文雅博洽」得到当时文士一致的肯定,皆愿为之友。透过裴煜的行事,吾人更可看出其与朋友交,能全其终始的美德。所作诗文虽散佚不全,吾人在探讨嘉佑时期嘉文人活动此一议题时,裴煜其人其事,实不可漠视之也。
  • 摘要:北宋古文家围绕着对《中庸》首章的解读,从"中和"引申出"性情"之论,强调"情"的重要性,拓展"情"的内涵和外延,对"以情解经"的批评方式做出可贵的尝试,这与出土文献中《性自命出》等章的基本思想有融通之处,而这种融通,是在文学本位和经学立场的矛盾冲突中创造性地实现的,其中某些一致性的观念对反思经学传统和建构文学本体价值都有启发意义.
  • 摘要:宋代文话中的碑志文话,论及碑志文的诸多问题,对文章学来说,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宋代碑志文话深明道德之意,突出文道之社会功能;强调史笔传统,回归文风之真实性;详论碑志铭诸体异同,明晰文体之体材特征;要求简而有法,注重行文之为文技法.
  • 摘要:作为外交实录,薛福成《出使日记》乃有意立言之作.其翔实的西洋新知,应时之需,不仅扩大了晚清国人的文化视野,更有益于士林思想风尚的转换.而其自备一格的无意为文,乃古文之变风变雅,在延伸桐城古文清通之实用性的同时,由文道之变,更昭显了晚清古文的新变.
  • 摘要:"文",作为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元关键词,在从先秦元典到《文心雕龙》的词义演变中,大体上形成神文之文、人文之文和文学之文三大义项,并相应地具有万物皆有文、丰富的人文世界和文学自觉三大文化及文论特质.《文心雕龙》远绍上古以来的文化及大文学观念,继而融入礼乐文化的宏大背景,同时也反映了魏晋以降新的文学自觉观,从而成为汉语"文"观念发展史上重要的承接点和里程碑.元典关键词的词义演变构成其生命历程和生命力,"文"关键词丰富的生命历程和强旺的生命力即是在其词义演变中铸成.
  • 摘要: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博物的观念,即强调通晓众物、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但在"观"物时更多将重心放在观察外物对人事的"作用"方面,如关注事物的善恶祯祥、强调自然外物对人情志的感发等.博物学早期并无明确的知识划分,内容相对浑融,但至汉代,伴随着图书整理的全面展开以及名物训诂文字之学的成熟,博物学知识体系开始逐渐分化,以更明确清晰且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名物之学与格物致知的观念系统;辩物、劾物的知识、技术和思想系统;以铺陈体物来逞才炫博的汉赋创作等.尽管汉代观察、记录、解释、呈现外物的渠道各有分野,但从整体看,仍保持着鲜明的人文艺术色彩,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点.对汉代赋家来说,夸饰以及与之相关的丽辞都是其自觉追求的产物,“他们似乎是决心有意为文,把文的表现力,它的夸张变形,它的穷形尽相,它的光明绚烂的色彩,皆一一推到极至,他们的放肆,使得正统批评家不知所措,因而遭受非议,自是难免。”换句话说,后世对汉赋“为文造情”、“淫丽而繁滥”、“繁华损枝,膏腆害骨”等批评其实恰恰探到赋体刻意为文的品性。汉赋创作将汉语描摹呈现外物的功能调试到极端化的地步,这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观物、体物方面最为宝贵的经验。
  • 摘要: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其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在近代,它们却交织在一起.因而,近代散文观也在由"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骈散观"的嬗变与近代散文理论的探寻;"大散文"观及其创作实践;在"杂文学"观与"纯文学"观多元建构的文学转型格局中前行.这一新变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摘要:王恽为元代前期北方文坛重要文士,年轻即任馆阁学士,世祖诏令多出其手,其着述极丰,诗文颇具时代特色,对元代散文有开启之功.赠序文体源自魏晋,原为送别赠诗序,迄唐代以后最终形成无诗的徒序,即赠序文,在散文发展历程中形成一重要类别.王恽文宗宋代欧、苏,而欧、苏在赠序文体上亦显笔力不凡,本文即以王恽赠序文为讨论主体,从其论文主张与文风追求出发,论其作品特征与艺术特色,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考察元代初期散文发展的多元意义.王恽论文主张「有用」与「自得」,这些理念在其作品中,有高度的实践。在写作技巧上,重视章法结构,破题精准,凸显主轴。其亦重视细部的描写,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再现当日场景。基于赠序文特质,王恽重视受赠者的人物塑造,勾勒受赠者形象,展现其生命光彩典行为特点,以为他人范式的写作模式,让每篇赠序都展现不同得情趣。最后,封赠序书写而言,王恽掌握了赠人以言特点,却让赠序带点更多亲记书写的方式,展现体式的自由,以及其对问题运用与书写技巧的灵活度。
  • 摘要:这里讲的唐宋记体古文,主要指杂记类古文,诸如写物记事的亭、台、楼、阁、堂记、璧记和山水记、游记,以及记述书画、器物、瑣事者.不包括写入叙事的史传文、碑志文以及专门记载某种事迹、经验、技艺的文字.本文即以韩、柳、欧、苏杂记为例,浅说唐宋杂记古文书写策略的转变。重点指出韩、柳杂记既以即事体物为书写策略,又有叙事作论以寄慨者,而欧、苏等人杂记即事“别求义理以寓襟抱”,书写策略以说理、慨叹为主。从韩、柳、欧、苏等人杂记的书法特点,可以看出唐宋记体古文的书写策略大有变化。评论唐宋杂记古文书写策略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变化,不能简单地说唐人优于宋人或宋人优于唐人。只能说唐宋杂记各有特色,唐宋古文家在改进杂记古文体制、增强其文学性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各自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书写策略的转变,是唐宋古文家不断探索杂记古文如何增强文学性、改进“书法”艺术的结果。并且宋人杂记古文总的书写策略是以论为记,但作论方式却因人而异,所作杂记古文审美风貌亦不相同。在唐宋古文的发展过程中,古文新型文体的产生和旧有文体体制的演变,是一种突出的现象。
  • 摘要:唐代碑志文创作延续了前朝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色.初盛唐文人碑文创作非常活跃,从帝王将相到一般文士都卷入其中,从初唐到盛唐,时人对于碑志的认识发生了深化,将立碑作文当作时代感受和政治需要,碑志创作在数量和规模上于玄宗朝达到了全盛,初盛唐碑志创作的兴盛是唐代文人活动的重要现象,也是认识唐代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重要基点.重点以初盛唐的碑志文为研究对象,对初盛唐碑志创作的作家构成、写作对象、功能与用途等展开论述,探求碑志创作从初唐到盛唐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与当时政治背景和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
  • 摘要:借由吕向<美人赋>与《新唐书.吕向传》、《唐鉴》等相关文献的对读,既从中映现出开元盛世君臣政教风范,却也指涉唐玄宗帝王情色世界的可能政治隐忧.从辞赋书写史而言,其中尤值得关注的意义,则为辞赋在唐代政治与文化世界中,显然仍可实现对帝王展现政教讽论的历史使命及其赋家职志,亦得以见证唐玄宗开元盛世风华的另一面向,由此对照与汉代赋家,往往陷入司马相如<大人赋>欲讽反劝的历史遗憾,吕向<美人赋>诤臣与赋家的合体实践,及其终获帝王善意回响,诚然深具意义,亦足以展现唐赋别具谏书效能,并实际参与当代治道论述的重要创作价值.从而成为唐代以赋代谏的首要经典之作,深具唐代赋学与史学交涉的特殊学术意涵.
  • 摘要:王安石去世后,南宋人对他的抹黑最严重,他在南宋基本上是大奸臣的形象,而越晚近则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其鸣不平.相反在文学领域,王安石在南宋还是很有地位的.经过对南宋文话的考察与梳理,可以发现,南宋人否定的都是王安石文章的内容,有时也上升到人身攻击,但对于他文章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四六的成就,都有各种程度和各种角度的肯定,此文着力于考论南宋不同立场和不同身份的人如何来评价安石之文.
  • 摘要:《春秋谷梁传》的叙述偏重于文学性的叙述,即进行了文学性的剪裁,注重多种艺术方法的并用和形象性,注重艺术性的描写,人物语言口语化十分明显,善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口吻毕肖.生动传神.《春秋谷梁传》十分重视艺术形象在论说过程中的地位,在论说过程中实际上伴随着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其观点的合理性,问答式结构产生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论证效果,使文章有逻辑性和力量,溶说明于论说之中,论说语言的艺术风格表面上辞清以淡,意婉以平,在表层之下是气峻以厉,峥嵘雄奇.
  • 摘要:散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备受青睐的文学样式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升华和思想情感交流的智慧结晶.散文的发生历史久远,而其创作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态:口头言说与文字写作.前者多以口耳相傅的形式存在,后者则以固定文字流传.未有文字之前,即有口头创作;创明文字之后,写作成为主流,部分口头作品也被记录为文字,形成语录体散文.纵观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散文,各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而其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总之,中国古代散文重内容、讲艺术,不仅意境新,而且哲思灼见,议论英发。其关切社会民生、谋略国家发展,古代散文对于创新思想、治国理政和文化传播,对语精神塑造、道德培养和情操陶冶,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明,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赢得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美誉,成为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代表,雄居文坛、一统独尊。由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散文创作时间最久、作品数量最多、民族特色最鲜明的散文大国和散文强国。文章选编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既是广泛传播文学精品和普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又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既是开展学术研究、表达学术见解的一种方式,又是探寻文化发展规律、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 摘要:礼学是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家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论思想之一.但是,由于汉代以后以董仲舒为首的新儒学对孔子理论进行本质性的歪曲和篡改,孔子的礼学也蒙上了阴影.特别是"五四"以来,更被视为保守落后的代表而饱受抨击否定,即使是持中庸论者,对其也多有保留.笔者深感有加以澄清之必要.孔子的"礼"与周礼不仅在宗旨内涵及历史作用诸方面皆有本质区别,而且是引导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成人"之道,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
  • 摘要:文学篇章研究法是对文学文本进行微观分析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探索文学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普遍规律,即"篇章结构".它与传统的文章学或作文法有一定的联系,但更趋细化、规则化.简单来说,篇章结构研究就是分析某一作品在不同文本层级内,由什么内容、以何种形式组合在一起.若再进一步,则可据此归纳某类作品在结构方面具有的共性,从而与文类、文体、风格等概念进行联系.可见,对某一文类的篇章结构进行研究,是有多方面益处的。个人的研究实践主要集中在青铜器铭文篇章结构的分析中,在铭文研究的实践中认识到,篇章结构的研究与文章学、文体分类和风格的研究,可以相辅相成。篇章结构与文章学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说,篇章结构应是文章学的内容主体之一。传统文章学的内涵比较复杂,不易说清。而篇章结构可以作为文体分类的重要标准,篇章结构也可以作为文学风格分析的重要依据。
  • 摘要:先秦典籍常见的《诗》《书》并称现象说明,在《诗经》和《尚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历史渊源看,二者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起源;从现实功用看,二者在西周时代的礼乐活动中共同发挥着近似的作用.从文学视角探究《诗》《书》关系,可以揭示先秦诗歌和散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乃至相互转化的关系,这对认识先秦时代《诗经》与《尚书》的生成与功用,对认识《尚书》的诗化特征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1907年东渡日本对刘师培六朝文观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无政府主义思想彻底改变了他的政治心态,并使他深度理解了六朝学术和六朝文艺。美术学研究使刘师培认识到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文艺美学理念,为他的词章学注入了新血液,这成为他六朝文观走向现代性的理论基础。此后,刘师培的六朝文观在文字训话的研究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他摆脱了传统主流文论中的功利散文观及其批判话语,开始以现代文艺审美观念看待六朝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六朝文观。
  • 摘要:"顿挫"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一种常见笔法,也是古代散文批评中的一个常见概念."顿挫"首先属于句法范畴,它是指为了避免文势过于平顺,因而放慢节奏,稍作萦回以作起势的过渡句法.从表达功能上来说,"顿挫"句法不仅能够使文势产生由高到低的变化,从而使文章更加富于波澜,而且有利于使下一层意思的表达更加有力,更加准确.此外,还能使节奏产生盘旋萦回的效果,并使字句产生持重不流的效果,从而增强情感表达的深沉感.当"顿挫"作为一种风格论概念时,它是指文章章法或篇法的曲折萦回,或指文势由高到低的陡然跌落.明确"顿挫"的理论内涵,有助于今天的研究者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部结构或声音节奏.
  • 摘要:余恕诚先生以唐诗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的文体互动研究,展示了富有启发性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解释和科学评价当代"散文小说化"等文体跨界现象."散文小说化"并非仅仅是散文创作中吸收借鉴了小说的一些手法,而是整个创作精神更加倾向于叙事性、描述性、传奇性等,体现出文学消费的娱乐化特点,是"文学图像化"在散文创作中的一种反映."散文小说化"基于散文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但是,"散文小说化"在繁荣散文创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有赖于对散文文体意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中的适度运用.
  • 摘要:唐代古文家在造语、文风等方面过分追求新奇而流于怪异和艰涩,限制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整体成就.理论认识的不足、创作实践的偏差、心理需求的扭曲、审美观念的误区,是造成这种弊病的主要原因.在与骈文的对峙中,艰涩之弊不仅削弱了古文的竞争力,而且导致古文创作长期的萎靡;后来它又成了促成北宋中叶文风文体变革的动因和历史借鉴.
  • 摘要:张鹤鸣是明末重臣,其为诗文集所作的序文共7篇.由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张鹤鸣不仅重视诗歌、时文和古文等几种主要文体,而且突出了重"质"、贵"实"和主"根"的文学主张.表现在散文创作上,形成了其"以理为主,而辅之以词采"的"达人之文"特色.
  • 摘要:兴观群怨赋与了文学生命力,使人类的情感得以深化,切中生命、个体、社会,从而被赋予了意义和价值。其中,“群是人之相聚”,王夫之深入分析了“群”的功能在于“不忘”、“益挚”,即共同的体认起到深化情感和联结群体的作用,这是对中国古典诗学中群体价值一次完善阐释。“群”的功能与价值在文学中的实现是通过选择不同题材、文体来达到的,即黄宗羲所说“后世公讌、赠答、送别之类皆是也。”本文中,政治文化的理解采用阿尔蒙德的概念,即“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赠序文正是这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的充分体现,它所表现的政治文化不同于奏疏应用于官方正式场合,不同于书信的私密与单向性,不同论说的理论研讨性质,赠序文的独特性表现为公开性、开放性、交游性,最直接而且全面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政治行为、政治要求和对文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思考。并且在作者与赠予对象、文章读者之间建构了一个交流平台,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政治文化有着突出的塑造作用。通过文体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讨,人们对文体的意义、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应能进入到更深刻的层面。本文讨论的赠序文中的政治文化即是在这两种形态中的展开,赠送行为及赠序文的写作作为文化习尚和礼仪形式使儒家观念体现在人们的政治行为、思想活动及写作活动之中,并不断渗透到现实政治之中,即所谓“儒家的制度化”。并从制度、权力、自我三个方面切入赠序文中的政治文化。重点介绍了赠序文的书写特征及其表现空间,以及制度与习尚背景下的赠序文书写。
  • 摘要:《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官修的最大一部丛书.在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还产生了一部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本文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人著作为中心,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批评问题,主要包括明文流变与国运变迁、明文批评话语、明文品评、明文批评与社会批评。考察可见,《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明文之批评,非仅限于品评文之高下,更兼品评作者人品之高下;而衡量人品高下之尺度,乃是封建道德伦理规范,这也是中国古代衡文的一大特色。要言之,《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明文之批评,系统而独特,对于人们研究明代文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人们研究中国传统文章观,亦有重要参考作用。
  • 摘要:宋元文章评点是我国文章学宝贵的学术资源.宋元文章评点中用"评(评语或批语)"和"点(包括点线等多种符号)"对文章进行随文评论,表达出鲜明的意法并重的文章写作观.他们既从正面明示文章立意、字法、句法、章法、篇法、结构、语言、文体、风格、表达方法和创新技巧等,又从反面提示初学者要力避的写作之病.宋代文章评点在我国文章学史上,首次使用选本评点方法揭示文章写作规律,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章写作研究和教学方法,使写作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加快了初学者文章写作入门的速度,推动了文章写作学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中国文章写作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摘要:周作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晚明小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他对张岱散文的评论.应该在周作人评论的基础上推进张岱散文研究,注重晚明越中文派研究和张岱散文世俗性、现代性的阐释.同时,注重张岱著作的点校整理和《张岱年谱长编》的编撰等基础文献建设.
  • 摘要:在"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下,从先秦发展起来的古代散文似乎从一开始就负载着责无旁贷的政教功能."道统"的确立是"文统"作为维护"道统"的手段得以问世的基础,散文的文化品格则是明中叶以后王阳明心学大行其道后,两种不同文章路向的隐性存在.这一存在影响了后世文人对古代散文的评价,它与文学流派不同,却又相互关涉.明代归有光的流派归属问题虽属个案,却关乎古代散文文化品格的认定,不可忽视.从作家的哲学取向来确定其散文作品的文化品格,对于辨析古代散文流派及其盛衰消长,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
  • 摘要:"时文"又称今文、今体、当时体、时世之文、俗下文字、俗文、俗学、科举之学、八股、时艺、时义等,"时文"为通用名或"共名"."时文"与"古文"相对,是时代流行的文类、文体或文风,既指体制,又指风格,是由众多具体文体组成的.时文是当时体、新体,相对于古体、旧体;是俗下之文,是俗体,相对于"雅体"之"古文",但不是白话文,时文仍属于书面语、文言文系统.科举时代,时文一般指科举文体,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式,非科举文体也是"时文".时文的"时",为时间概念,特指现时、当时,又有特定内涵,指时兴、时尚、流行,强调"新"、"变"."时文"有广义、狭义之分.时文不仅是应用文体,还是文学文体、文化文体.古代多元的时文观,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存,应全面看待.
  • 摘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尤其是贬谪永州十年所作的"永州八记",具有不同于一般散文的独特的诗性特征.它不仅是对山水的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贯注了一股浓烈的寂寥心境,且将山水的传神写照与内在精神融合,物我一体,表现一种永恒的宇宙情怀和超然之境.
  • 摘要:庄子《齐物论》虽有「齐物」与「物论」连读两种解释,然此两种解释系构成道家玄智思维之互摄圆境,将《齐物论》物我浑化无碍之旨给彰显出来.然吾人身处现实世界之中,常受到「成心」之执,导致过度夸张某「物论」之存在,而排斥了其他「物论」的存在价值受到肯定,如此将遮蔽大通之道,致使物我产生隔阂,而无法展现道家玄智之「灵心」.其实,「成心」与「灵心」皆存乎一心,故此庄子才拈出「吾丧我」之修养工夫,以消弭吾人主客二分之执,进而从更宽广的视域去看待「物论」之存在价值.当吾人经由「吾丧我」工夫消解物我隔阂后,彼此就在浑化无碍中呈显和谐状态,此状态庄子称之为「明」.吾人若能体现此状态,心境即能如明镜般应物不藏,不受任何情绪所干扰,而自适其性地徜徉于人间世,让个人生命得到当下之安顿。
  • 摘要:文话研究的起步虽较诗话、词话晚,但在近年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这全有赖文献整理工作之助.王水照先生主编之《历代文话》出版后,学人称便.许多有待开发的学术新蓝海,等着有志研究者航行探索.与许多未受重视的文话不同,南宋陈骙(1128-1203)的《文则》,早已受到学术界推崇,修辞学研究者甚至给予「首部修辞学着作」的桂冠.稍加考察,最早似由修辞学家郑子瑜于1964年春天,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郑氏认为:「陈骙的《文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专谈文法修辞而比较有系统的著作」.此在此基础之上,学界约由语言、文论、修辞三个方向探讨此书,取得不少成绩.南渡以来,科举程式渐严,禁锢诗人文章写作外,亦深深左右了文章学的学习方向。陈骙学习文章最大的困境在于进取之累。陈骙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知味,也就是审美的眼光。陈骙《文则》超越科举的具体做法有陈骙论言意与美感、论文体,论学古与活法。
  • 摘要: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叶适<进卷>、<外稿>等系列政论颇受时人传颂.为了解此时期之文章宗尚,人们必须深入认识叶适政论,且与风行于乾淳时期的苏轼政论进行比较的研究.首先,透过叶适读书笔记可知其虽颇推崇苏轼议论,誉之为「古今议论之杰」.但基于永嘉学派崇尚「实理」,凡事「尚实用」的思想,叶适也常以「失理」批评苏轼与三苏议论.再者,借由叶、苏政论作品的详尽比较,可见出苏作不论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上,承袭《战国策》处所在多有.而反观叶作,则在此两方面皆与苏作全然不同.若以论对外关系为例,叶作并非以「权」作为唯一的指宗思想.而不管是讨论对外关系或任何议题,叶适皆结合「追本溯源,历叙前代旧事」、「明白平实,详论本朝政事」两者,成为其政论一贯的写作特色.整体说来,苏、木两人政论,呈现「曲」/「平」相对的不同审美特色.要言之,不论是由叶适的批评意见或政论创作观之,本文认为嘉定年间所流行的叶适政论作品,实与苏轼之作呈现不尽相同的风貌.
  • 摘要:骈文是六朝政治权力运作的重要工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政治表达,是政治活动与书写美学相结合的产物.骈文书写与政治运作的深层关系,在于它不局限于政治运作过程的文字记录与呈现,而是其本身就是政治运作审美化的体现,以审美的形式,赋予政治活动美学魅力.骈文书写与作者政治身份关系更密切,许多是他们直接参与政治运作的手段.作为政治行为的骈文书写,不是单纯的文学写作,服务于政治的目的也制约着书写形式.不同的政治意图,决定了骈文书写内容的侧重点和艺术风格的选择.
  • 摘要:欧阳修散文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平易疏畅、纡徐委婉,极富阴柔之美的"六一风神",而他的另一面,多于年轻时所作、体现其刚正忠直个性,既接受司马迁传记文学"好传畸人"手法影响,又深受韩愈雄奇奔放文风熏陶,所形成的雄奇劲健,深得壮大阳刚之美的散文风格,虽非欧阳修散文风格之主导,但独具特色,别有风貌,共同成就欧阳修散文多元风格之美.
  • 摘要:明初吴讷所编之《文章辨体》,既是一部着名的诗文总集,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章辨体学着作.至于该书的文体数量,诸家所言不一.今依照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天顺八年刻本《文章辨体》卷首详目,并结合"序题"和正文,认定该书实际分为58体.吴讷批判地继承了前代诗文总集的编纂思想和分类方法,他将《文选》、《文苑英华》贯通古今的气魄,《文章正宗》"明义理、切世用"的编纂思想和古今正变观念,以及《宋文鉴》、《元文类》所展示的文体分类方法加以融会、提升,集其精英,弃其未当,编成了一部思想正统、体制宏大、古今兼收、源流判然的诗文总集.将该书与《古赋辩体》等书比较,可知其选篇情况亦对前代总集多有继承与发展.尽管《文章辨体》亦有瑕疵,但其对中国文体学发展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 摘要:《瑶湖文话》是借鉴传统诗话文论形式撰写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问题的单篇文章有机集合,参照刘勰《文心雕龙》依循的"大易之数",拟为五十篇,各篇篇名与旨趣相对独立.本参会论文《瑶湖文话三则》,即就"苦难铸器,逆境成材"、"学术神圣,公器庄严"、"胡夏篇什,揽胜辨秀"等专门话题,逐一阐述个人之见,大抵属因缘有自,机至而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