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积累
文化积累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52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434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瞭望、编辑学刊、出版广角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届国际出版学术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等;文化积累的相关文献由51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衡、任火、白岩松等。
文化积累
-研究学者
- 梁衡
- 任火
- 白岩松
- 唐惠忠
- 于青
- 刘兴萍
- 吴非
- 周伟军
- 周伟民
- 巴金
- 张红娟
- 徐兴旺
- 李荣生
- 熊宗仁
- 王纯
- 聂永春
- 赵强
- 邓洪波
- 陈耀盛
- 高小强
- 龙小金
- 龙应台
- gettyimages
- 严小稚
- 严衡山
- 乌兰
- 乔雨舟
- 乔鲜菊
- 于金倩
- 仇小燕
- 付恒阳
- 仲朝锋
- 任剑涛
- 任大中
- 伊拓
- 伍一莎
- 伍立杨
- 伍顺生
- 何宗焕
- 何宜隆
- 何小幼1
- 何晓玲
- 何海燕
- 何满子
- 何玉麟
- 何甜
- 何龙
- 侯宇燕
- 侯懿航
- 侯淑英
-
-
吴朋有娣
-
-
摘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编辑在人类精神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编辑不仅是大众文化传播的导体,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代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乌兰
-
-
摘要: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编辑出版属于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文化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作用。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编辑出版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编辑出版需要体现出文化属性,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将文化的社会效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利用先进技术、管理方式、传播方式,促进编辑出版更好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更好进行文化积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
-
-
潘慧莹
-
-
摘要:
虽然知道部编版古诗词的编排比例会增加,但是拿到六年级下册教材翻看目录,有《古诗三首》两篇、《文言文二则》一篇、古诗词诵读十首,还有《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穿插的古诗、谚语,分量着实不少。相比于之前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词的浅尝辄止,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中文言文和词的难度都有所增加。有没有必要教得很深奥、很难?怎样教才能让学生不畏难、易理解、易接受,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还能激发对祖国的文化兴趣、文化自信?老师是否可以从文化积累的角度教古诗词?
-
-
陈宇飞
-
-
摘要:
雅与俗本身应该具有内在的精神通道,而非绝对的对立.从生活本质看,生活中其实离不开俗;在文化欣赏习俗上,也存在着俗与雅的认知转换过程.俗的积累,造就了雅,但最终雅还是要回归大众.雅与俗的认定和转换,与传播工具的演变之间,也有很高的关联性.传播工具的每一次更新和革命,都会给一般意义上的雅与俗的概念带来巨大的变化.
-
-
-
崔婉楠(文/摄)1
-
-
摘要:
在科技占领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人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对一切都迫不及待。迫不及待赚得盆满钵满,迫不及待结婚生子,迫不及待成名成家,很少有人愿意站在原地多驻足停留一会儿。不过,偏偏就有鹤立独行的人放慢脚步,不为名不为利,用了 30年的时间花了300万,收藏了一堆别人眼中的“破烂”,默默地为民间文化积累财富。
-
-
-
刘杰平1
-
-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强调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从而起到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同时,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积累,建构具有自己意义的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
-
赵鹏飞
-
-
摘要:
语文教学中不存在绝对意义的死记硬背。背诵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背诵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背诵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背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语言模式,背诵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
-
任火
- 《第十四届国际出版学术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论述了编辑出版与文化积累的关系,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质量的方法,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并强化精品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在提高信息传播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积累质量.
-
-
王惠平;
魏燎
- 《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编辑与文化积累息息相关:一方面,文化积累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意义所在,编辑工作是文化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做好编辑工作,离不开编辑本身的文化积累.因此,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既要积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积累,也要重视自身的文化积累.
-
-
李浩
- 《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博物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实现在于向社会公众展示馆藏藏品、宣传博物馆主题的精神文化资源,建立交流平台.这都仰赖于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积累,博物馆文化积累是靠博物馆研究来展开,通过编辑出版馆藏资料整理研究、馆刊、宣传资料等能实现博物馆文化积累的具体化,并使之成为博物馆与社会交流的平台及博物馆宣传、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