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国家

政治国家

政治国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6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48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求实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城市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等;政治国家的相关文献由468位作者贡献,包括伍俊斌、俞可平、吉玉泉等。

政治国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8 占比:12.0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348 占比:87.92%

总计:3808篇

政治国家—发文趋势图

政治国家

-研究学者

  • 伍俊斌
  • 俞可平
  • 吉玉泉
  • 李文峰
  • 周耕
  • 姚森
  • 李文
  • 李永忠
  • 杨巧蓉
  • 王兆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童
    • 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目的是基于马克思秉持的理性主义国家观与实存的现实间的矛盾。马克思在受到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法的影响下,以思辨性为出发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用存在代替观念,最终确立现实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发展动因的结论,并表明只有在市民社会的进程中实现超越官僚阶级政治的“真正的民主制”,才能化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立与分离从而使二者达到统一。
    • 郑志峰
    • 摘要: 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需要清晰的价值取向,以确保治理手段、治理目标的正当性与伦理性。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使得其法律治理的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需要兼顾政治与国家、科技与经济、社会与个人三个维度。在政治与国家维度,对外需要增强国家竞争力与维护国家安全,对内则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治理功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在科技与经济维度,需要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方向上高质量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技术与经济的良性互促。而在社会与个人维度,则需要确保社会全体成员普遍受益,防止社会异化为束缚、矮化甚至摧毁个体的技术樊笼。
    • 刘增明; 董晓辉
    • 摘要: 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消极性与保守性,变相肯定了作为政治解放成果的资本主义政治国家。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与为政治解放辩护的旧哲学世界观决裂。资本主义政治国家以虚假普遍性强化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继宗教异化之后发生了政治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政治批判的现实任务,解放政治成为超越政治解放的出路。马克思勾勒了解放政治的大致轮廓: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初步确立,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全体社会成员真实参与公共事务。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相互联结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人民才是国家与社会的真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以人的真正解放为指引,为向共产主义共同体过渡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文明基础。
    • 袁红宇
    • 摘要: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实现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超越;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以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区别与联系,阐发了人的解放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考察了德国的当代性和历史性,从探寻德国人的解放出发,深入说明了实现人的解放依靠的力量及路径。
    • 王涵; 于欢
    • 摘要: 通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部著作可以发现:政治解放造成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建构的政治共同体是虚假的共同体,政治国家体现的是人的抽象的普遍性,因而在政治国家中无法实现人的解放。从政治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之后,市民社会的人仍然受到重重束缚,是利己的人、孤立的人,面临着金钱崇拜的突出问题,体现着人的特殊性,市民社会仍未实现人的解放。在市民社会中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是变革市民社会,消除国家、金钱崇拜,由无产阶级这一特殊的普遍性要素担负起实现解放的任务。
    • 周阳
    • 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是关于社会总体的一般规定而非历史的特殊规定,它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体等级决定政治国家”两个命题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运作的逻辑形式是“推理论”。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形式也是“推理论”,其“质的推理”“反思推理”与“必然推理”三元也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则是“必然推理”。黑格尔的总体虽有矛盾,但其矛盾是可以被统一、和解的内在矛盾;而马克思的总体中的矛盾则是不可调和的,这一矛盾的发展受不可化约的外部条件的制约。正是对条件的外在性的重视,使马克思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 王旭荣
    • 摘要: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立法权和等级要素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分析.本文旨在表明,就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言,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等级要素概念的批判,辨析、剥离并澄清了被黑格尔遮蔽的现代政治行动的实情,由此指出正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等级要素,市民社会及其各等级获得了决定政治国家的力量,并且揭示了现代立法权制度中存在着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律背反.
    • 方博
    • 摘要: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论及的政治解放实际上基于一个理论虚构,即政治国家作为普遍性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是黑格尔为了拯救共和主义的普遍政治理想所作出的理论建构.马克思拒绝了黑格尔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作的制度设想,却将这一分离当成一个前提用以论证政治解放.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当然是要批判并超越政治解放,但基于这一错误的范式对现代国家的理解陷入了一种公民浪漫主义.只有当他真正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并认识到政治国家不过是市民社会的表现形式并被后者所决定,这一难题才被真正克服.
    • 何中华
    • 摘要: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说,公德私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和西方的问题.作为"亚细亚现象"的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也就无所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界,从而没有公德私德赖以附丽其上的基础.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一条相当清晰的因果链条:商品经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修辞,意味着人的个体与类的分离和对立.与此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这种发生学基础,而是表征为"家""国"同构,由此决定着由"内圣"而"外王"的展开及其连续性.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固然也有公私之别,而且也是在道德的意义上成立,但它仅仅关乎道德与非道德的甄别,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公德私德问题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所谓的公德私德,只是意味着道德的类型或归属领域之不同.因此,以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去"格义"中国原有概念,就难免走向把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现代化"和"西方化"的陷阱之虞.
    • 李萍萍
    • 摘要: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直接关系到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关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把握,关系到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作深入研究.马克思深刻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及其颠倒逻辑,由此驳倒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论点,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集中在对其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上,揭示出所谓的人权不过是市民社会成员的人权,并非普遍的人的人权,而是抽象人权;指出市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利己主义"原则是导致金钱崇拜的关键,因此金钱崇拜是市民社会的典型特征.对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实质内容.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价值旨归是人的解放,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都是朝向人的解放的,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也的确为他探寻人类解放之路奠定了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