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德

公德

公德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18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6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521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公德的相关文献由666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骥才、史少博、刘红芹等。

公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6 占比:99.72%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28%

总计:718篇

公德—发文趋势图

公德

-研究学者

  • 冯骥才
  • 史少博
  • 刘红芹
  • 赵炎才
  • 刘墉
  • 宣云凤
  • 张建英
  • 童泽林
  • 胡耀忠
  • 陈乔见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季杉
    • 摘要: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条目中最主要的德目。“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公正是西方传统伦理道德条目中最主要的德目。这一中西差异产生于中国传统所秉持的是自然思维,自然思维将血缘关系上的在先性不加批判地上升到逻辑关系上的优先性,而西方伦理学则在希腊、希伯来“两希”传统背景下依靠批判思维建立了广阔的社会联盟和公共语境。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公共生活时代,以个人的血缘关系为中心推衍出来的孝道,虽依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却越发显现其局限性,而公正作为更具公共性的道德,更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今世界的主德。
    • 于海英
    • 摘要: 19世纪末,伴随着西学东渐,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相碰撞而引起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实现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找着救国救民的出路,并逐渐意识到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以"新民"为理念,为当时的国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他在《新民说》中发表了一系列国民性改造的文章,对道德的公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关于公德私德的讨论,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对公私道德讨论的序幕。众所周知,梁启超的国民教育观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新民说》从《论公德》到《论私德》,他的国民教育观经历了从以公德为重到以私德为先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索梁启超国民教育观的流变,以期为当今社会道德的建设提供一点建议和思考。
    • 郭萍
    • 摘要: 当前学界对公德私德问题的论辩聚焦于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没有探究道德规范的建构,其实是没有深入到道德哲学原理的层面。因为“道德行为”只是对既有“道德规范”的遵行;而“道德规范”本身何以可能,才是道德哲学要追问的根本问题。对此,孔子“礼有损益”的思想提示我们可以“德有损益”作解:道德规范随着生活方式的时代转换而更新,其更新的依据为“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的儒家道德哲学原理。基于此,我们才能展开合乎时宜的道德实践。据此反观,公德私德问题本身就是以现代社会公私领域的界分为前提,之所以要界分公私,其实质与“群己权界”问题相对应,这其中也指示着一种与现代生活相匹配的道德模式———“公私德界”,而实际地确立“公私德界”的道德模式正是现代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这作为现代公民道德行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乃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 邱淑永(图片); 马建强
    • 摘要: “缘起”,长20厘米、宽10厘米,白底黑字,共约400字,简约、全面地讲述了创办“公德福屏聋哑义务学校”的宗旨、意义、价值及办法,情真意切而又理直气壮。“收据”,长15厘米、宽9厘米,红纸黑字,盖印章多枚,规范而又周全。“缘起”及“收据”,让我们对70多年前募捐筹资创办聋校的历史往事充满温情与敬意。
    • 杨俊铨
    • 摘要: 教育是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的主要途径。蔡元培强调社会责任教育在塑造良好公民、改良社会风气中的意义。他以仁爱为核心,将社会责任分成坚守公义与崇尚公德,从相反相成的两个面向呈现出社会责任的道德蕴含及教育内容。他积极寻求完人理想与中国实际的切合点,既提出了基于健全国民塑造、培育世界公民的价值诉求,也阐发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教并举与体育、智育、德育等诸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从教什么、为何教、怎么教三个方面彰显出社会责任教育的完整逻辑。蔡元培的社会责任观虽产生于新旧激荡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对后疫情时代同类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仍颇具参考价值。
    • 郭亚静
    • 摘要: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使用“公德”与“私德”这对范畴的第一人。基于国内外众多研究,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对梁启超道德观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详细阐述梁启超道德观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其中存在的合理之处与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刻反思,试图更好地理解梁启超道德思想中的公德与私德以及二者关系。本文不同于以往对梁启超道德研究的内容,侧重于对梁启超道德观中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再反思,思考从私德推广到公德这一进路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 黄启祥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为救亡图存而倡公德以铸新民。陈来认为梁启超所推崇的公德重点在于爱国利群的政治道德,它由此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政治公德压抑乃至取消个人道德,他由此呼吁恢复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陈来与梁启超的主张差异源于他们对群体道德与个人道德之关系的理解不同。陈来对梁启超的批评表明,他认为群体道德排挤个人道德,至少认为梁启超所倡导的群体道德压抑个人道德。综观梁启超的公德学说,一方面他认为群体道德与个人道德都有其独立价值,二者不能相互取代;另一方面他认为群体道德与个人道德可以相辅相成,群体道德对个人道德具有塑造作用,而个人道德在群体道德形成中具有基础地位。梁启超关于群体道德与个人道德的论述代表了近代中国学者在国家观和道德观方面的重要进展,对当今的道德建设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 史少博
    • 摘要: 日本明治维新后,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文明开化的实施,新文明推进了国民“公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本近代自明治时代后期开始,随着国民“公德”水平的不断提升,近代新的文明随之发展。日本近代的文明与“公德”相互促进、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其表现:其一,日本近代“公德”论热潮及实践中“公德”推进基于西洋文明的刺激;其二,日本近代国民“公德”提升促进了新“文明”发展;其三,日本近代“公德”与“文明”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 赵炎
    • 摘要: 公私德之辨的背后,不是已成定局的"古今之变",而是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各自政治体制不同的"中西之争".中西之争在规则(政治秩序)与执行规则之能力(德性)的双重张力中展开.这首先体现为对规则执行者是否应当具有道德之善的不同态度:中国古代的礼乐政刑秩序源自天道性理之善、具有先验性,由性理而孝悌修身则有性德,即可执行礼乐政刑秩序而治国平天下,由此公私一德、家国一体;西方现代的法律法规源自理性自由平等下的后天人为契约,"信仰自由""道德中立"带来的是公私分离、家国分域,公共部分以维护生命财产权为主、与道德之善无关,私德自由由此也更容易陷入欲望的放纵与道德的危机.另一方面,中西之争也同时呈现为规则的现成性与规则执行者的自主权变性之间的张力:中国古代更强调治理者自身的学以成德以及由此对制度的灵活运用,但更多的自主权也给了徇情枉法以可乘之机;西方现代更强调规则自身的繁密与制衡,限制了徇情枉法的同时,也限制了规则运用中的人为权变性(以及对治理者自身的相关要求与培养),而限制的盲点处,依旧存在着徇私枉法的可能.
    • 葛薇
    • 摘要: 张载"民胞物与"思想集中体现了其伦理境界,阐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师德作为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他律与自律、公德与私德的有机结合。两者都是对关系的阐扬,有其共通之处,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爱必兼爱"融合公德与私德的爱,"责任感"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超越自我,达至大心"化解公德与私德的隔阂,"有信"破除公德与私德的藩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