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术编码

手术编码

手术编码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3594篇;相关期刊25种,包括办公室业务、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母婴世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第二十二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会议等;手术编码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淑媛、赖丽文、宋萍等。

手术编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3594 占比:99.99%

总计:763701篇

手术编码—发文趋势图

手术编码

-研究学者

  • 赵淑媛
  • 赖丽文
  • 宋萍
  • 林海丽
  • 邱雨涛
  • 陈丽
  • 何玉芸
  • 侯春超
  • 刘思琦
  • 刘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斌; 詹湛毅; 李小珠; 张明玉; 陈泽恩; 杨法; 苏华仁; 林洁中
    • 摘要: 在常见的冠名手术、根治术手术和介入放射性手术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与国际疾病分类手术操作(ICD-10-CM-3)书写医疗文件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阻碍了ICD-10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和准确化开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冠名手术、根治手术和介入放射性应用ICD-10-CM-3编码错误的原因,指出利用统一规范的ICD-10-CM-3编码,可提高分类与书写质量的可行性。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ICD-10-CM-3数据库与ICD-10国际疾病,有利于提高ICD-10-CM-3的推广和编码质量及医疗文件书写的提高,对于实现全国医疗共享与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李娟; 袁宇芳; 金雯
    • 摘要: 目的对常见中耳及内耳术手术编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首先,本研究回顾不同的中耳和内耳手术方式相关医学知识。然后,利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工具书,总结常用手术的查找路径,确定相应的编码。最后,依据ICD-9-CM-3中耳和内耳手术19.0-20.9编码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临床常用手术编码,并对其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编码过程中,中耳手术(包括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和乳突改良根治术等)和内耳手术(包括半规管阻塞术、内淋巴囊手术和迷路切除术等)容易误编,其附加手术如:外耳道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上鼓室鼓窦切开术、半规管开窗术、镫骨撼动术等容易漏编、重复编码甚至多编。结论为了提高编码的准确性,编码员务必结合编码分类原则和临床相关知识,仔细阅读病案相关记录进行手术编码。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规范临床医师手术记录和手术名称的书写,开展病案首页编码质控,规避手术编码错误问题。
    • 陈培翠; 王洪涛; 张博
    • 摘要: 随着精准外科和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与肿瘤消融技术相关的手术及操作迅速发展。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肿瘤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融治疗手段包括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和不可逆电穿孔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消融手术的应用情况不尽相同。本文对各种肿瘤消融手术的编码进行总结并结合案例分析。目的是为医务工作者应用各种肿瘤消融手术编码提供有价值意义的参考,为各级医疗数据以及DRGs绩效及付费提供重要来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数据。
    • 刘莎; 刘骏峰; 辛子艺
    • 摘要: 胸主动脉夹层常用术式可以分为开放手术、介入手术和杂交手术三类。开放性手术主要有:Wheat、David、Bentall、Cabrol、Sun’s手术;介入手术包括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分支支架术,其中主动脉分支支架术包括原位开窗支架术、预开窗支架术和烟囱支架术等;杂交手术则是腔内隔绝术与动脉旁路术的结合。主动脉根部的解剖结构复杂,胸主动脉夹层病变有时累及主动脉根部如冠状动脉开口,或者合并主动脉瓣的病变等,因此胸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术也复杂多样。编码过程中需要掌握胸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等疾病特征,通读手术记录挖掘关键信息提炼手术名称,依据夹层手术的特点对手术记录中所有手术一一编码,只有透彻地掌握胸主动脉夹层各种术式的内涵,方能正确完整地编码。
    • 谷玉婷; 谭智; 蒋南; 翁俊
    • 摘要: 目的 为提高国际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编码质量,某医院每月定期实行人工逻辑交叉质控和重点质控来修正手术相关病案的编码缺陷。方法 通过一些逻辑规则,找出术科手术相关病案潜在编码缺陷并进一步核查修正,并结合PDCA持续性改进编码质量。结果 该措施实施一年以来,术科手术相关病案的编码缺陷率由原来的4.1%降低至2.5%(P=0.023),缺陷类型的分布不变(P=0.514),其中手术编码错误和遗漏是主要的错误类型,占全部缺陷的61.5%,应重点关注并改善。结论 采用人工逻辑交叉质控和重点质控,可及时有效发现潜在编码缺陷,为持续改进编码质量提供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
    • 池旎
    • 摘要: 胸腔镜下肺癌的根治性手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手术方式,通过回顾5例肺癌患者的病案,针对胸腔镜下肺癌的根治性手术的不同术式和手术步骤介绍按照ICD-9-CM-3原则进行编码,旨在提高手术编码的准确性和统一性.胸腔镜下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根据病变的切除范围,有5种常见术式及编码: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32.20;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2.30;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41;胸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32.41+32.1+38.35;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32.50.编码工作要正确理解手术原理、目的,读懂手术记录,在此基础上结合ICD-9-CM-3的编码规则,根据不同术式给予相应的编码.要求编码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了解相关临床知识,仔细阅读病案,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同时规范临床医师的书写习惯,建立有效的质控体系,以提高病案编码质量.
    • 邱雨涛; 何玉芸; 赖丽文; 赵淑媛
    • 摘要: 胰腺癌根治术是目前胰腺恶性肿瘤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方法 不断更新,胰腺癌术式ICD-9-CM-3编码较为复杂,临床医师与编码员在填写病案首页时易混淆手术名称和编码.临床上常用的胰腺癌根治术以及其对应编码:(1)Whipple术,52.7;(2)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52.7;(3)胰体尾癌根治术,52.53;(4)Child术,52.53;(5)根治术性胰腺切除术,52.7.结合案例介绍这5种胰腺癌根治术各种术式,进行对应编码分析,有助于编码员熟悉各种胰腺癌根治术术式,丰富ICD编码专业知识及临床知识,通过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增强自身责任感,定期组织参加培训,发现科室内部相关问题并及时调整,以提高胰腺恶性肿瘤编码准确率.
    • 李国静; 罗建; 莫春梅
    • 摘要: 肠造口治疗作为粪便转流是非常重要的消化道手术之一,但是因其临床分类的复杂性给编码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上依据造口的部位、形状、功能、目的、造口的保留时间对其进行分类,而肠造口手术治疗编码主要依据肠造口的3个临床特征进行分类,分别是造口形状(是否襻式)、造口部位(回肠、结肠)和造口保留时间(暂时性、永久性),主要编码于46.0、46.1和46.2.节制性肠造口属于一种特殊的肠造口,根据不同的部位回肠编码于46.22,结肠编码于46.13.肠造口术后结局主要是还纳和针对造口并发症的处理,常见并发症有造口的缺血坏死、造口出血、造口脱垂、造口旁疝、造口狭窄等,临床的处置治疗方式也各自不同,对应不同的手术操作编码.编码员只有不断的学习临床知识才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编码.
    • 张彬; 李瑞星; 弓丽娜; 段晓瑾; 高俊全; 杨卫林; 刘冰; 李书梅
    • 摘要: 近端胃切除伴空肠间置术是胃上部癌常见的手术方式,改良空肠间置术则具有较好的抗反流作用,同时可降低食物潴留的发生率,因而在近端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近端胃切除伴空肠间置术以及改良空肠间置术进行了阐述.空肠间置术编码有3部分,包括管腔切除、间置术、间置物的切除,编码为43.5+42.53+44.39+45.51,改良空肠间置术省略了间置物的切除这一步骤,包括管腔切除、间置术两部分,编码为43.5+42.53+44.39+45.91.在工作中编码人员应熟练掌握手术术式的基本知识,仔细阅读手术记录,以此提高手术编码的质量.
    • 邱雨涛; 赖丽文; 何玉芸; 赵淑媛
    • 摘要: 眼睑缝合术与重建术在眼睑外科手术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在ICD-9-CM-3中的编码相对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错误.睑缝合术分类轴心为疾病性质,不同疾病手术编码不同:上睑下垂的睑缝合术采用额肌睑板缝合法(08.31)为主要手术;睑内翻的睑缝合术编码08.42;单纯的睑位置调整的眼睑缝合术的编码为08.52;对于睑裂伤的缝合编码为08.81-08.85.睑重建术类目的分类轴心为是否有移植物的修补,包括用皮瓣或移植物眼睑重建术08.6与其他眼睑重建术08.7,各类目下亚目分类轴心为移植物的种类、缺损是否累及睑缘以及缺损的深度.编码员需要在充分了解手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从手术记录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才能对睑缝合术与重建术进行正确的分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