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RG

DRG

DRG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9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财政、金融、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专利文献68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财会学习、中国总会计师、财经界等; DRG的相关文献由10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之望、司军强、廖藏宜等。

DRG—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82.70%

专利文献>

论文:68 占比:17.30%

总计:393篇

DRG—发文趋势图

DRG

-研究学者

  • 李之望
  • 司军强
  • 廖藏宜
  • 樊友珍
  • 孙闯
  • 火立龙
  • 胡宏镇
  • 陆烨
  • 刘新奎
  • 史洁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冲; 齐佳
    • 摘要: 目的:通过对DRG分组原理与结算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探索适合专科医疗机构自身特点的本地化结算管理方案.方法:通过DRG运行期间部分效能指标的横向与纵向比对,分析专科医院在DRG支付方式下的受限因素与差异原因.结果:儿童、中医等专科医院,因患者构成情况、收费定价及治疗原理、方案差异性等因素影响,在DRG付费体系下,存在整体收益盈亏难以平衡和专业特色不能在分组方案中充分体现等情况.结论:应建立符合专科特色的绩效激励机制和高效协同机制,进一步激发专科医疗机构参与DRG付费改革的积极性,推动其提升数据质量水平,持续优化绩效分配机制.
    • 蒋文博; 刘莉; 梁浩晖; 廖钧
    • 摘要: 目的:以按项目付费作为参考标准,比较缺血性心脏病入组DRG和入组DIP的医保支付费用差异及与按项目付费费用之间的差异,探讨缺血性心脏病用DRG和DIP支付方式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把1296例缺血性心脏病病例分为无手术组(617)、检查组(276)和手术组(403).采用R、Office Excel等工具分析各组的费用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费用差异,比较各组对应的DRG和DIP平均支付费用及与按项目付费费用的差异,以此探讨基于DRG和DIP制度下缺血性心脏病的现行最佳医保支付途径.结果:(1)不同治疗方式的缺血性心脏病之间的费用差异显著,手术组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检查组的医疗费用,检查组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无手术组的医疗费用.(2)通过大数据得出,DRG付费的测算费用与操作较少、成本较少病例的实际费用相似度更高;DIP病种分值付费的测算费用与操作较多,病情严重病例的实际费用相似度更高.结论:DRG付费能覆盖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的费用成本,但无法覆盖成本较高病例的费用成本,且支付费用与按项目付费的费用差异性大;DIP病种分值付费较DRG付费更接近病情严重、操作复杂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病例的实际费用,但无法准确反映成本较少病例的实际费用;DRG和DIP都能对医院成本管控和减少患者负担起到积极作用,但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上看DIP优于DRG.无法覆盖的病例,应加强成本管控,并继续探讨DRG/DIP分组细化规则.
    • 王韦玮; 邵海亚
    • 摘要: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学术界对医疗保险支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重要类型--按DRG付费为例,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各国和我国部分地区实践,为更好实现DRG实践效果,在实践中要实现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效覆盖,形成规范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多重改革成果的深度融合。
    • 龚煜; 许斯略; 吴婧文; 余丽君; 郑彬; 贺文杰
    • 摘要: 在DRG付费背景下,医疗机构衍生了有别于传统按项目付费的新的医疗违规行为。监管这些新医疗违规行为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之一。本文以四川省眉山市DRG监管实践为例,探讨“线上+线下”全流程监管模式的做法、成效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供全国其他地区借鉴。
    • 王冉; 周洋; 滕骥儒
    • 摘要: 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以下简称DRG)付费,公立医院DRG成本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医院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DRG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但如果DRG成本管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医院严重亏损还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
    • 廖藏宜
    • 摘要: 从均值打包定价机理看,DRG付费改革对分级诊疗有促进作用。但分级诊疗效果的实现受限于诸多条件,统筹地区要审慎看待DRG付费改革的分级诊疗效应,一方面只要上级医疗机构床位上的病人没收满,不仅不会产生分级诊疗作用,反而还会出现改革的“技术虹吸”问题;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机制设计不到位,以及DRG存在的技术缺陷,分级诊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 吴学智; 李捷; 邓淑娟; 林龙英; 唐毅
    • 摘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在实施DRG付费改革前后参保患者住院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评价DRG付费改革对不同维度费用的调控效果,为医院及科室进行费用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攀枝花市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出院的医保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2.0对病案首页相关信息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分析。结果:经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及双重差分法分析,DRG付费改革后普外科医保患者住院总费用、药品费、耗材费、住院天数下降幅度明显,控费效果显著(P<0.05)。结论:DRG付费改革对某三甲医院普外科费用调控是有效的,医院应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 张霄艳; 陈欣
    • 摘要: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具有引导作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从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5个维度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基于大数据的病种组合(DIP)进行辨析。研究发现,DRG虽然在激励医院控制自身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表现出了优越性,但在数据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方面要求较高,操作难度大。DIP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一种支付方式,其受信息化等的技术要求约束小,更加符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但后付费制的特点又决定了其在诱导需求、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引发的问题。无论是DRG还是DIP,其目的都在于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医保资金的有效分配。
    • 熊尚华; 应华永; 郑盼; 何国斌; 黄玉清
    • 摘要: 目的:通过医院DRG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解决DRG数据利用效率不高、运营指标不统一、缺乏可视化分析等问题,为医院运营管理状态的监测、分析、评价、预测提供应用支撑。方法:本研究从医院运营实践出发,介绍了医院DRG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包括DRG模型和DRG运营分析功能的设计,并研究了DRG运营管理系统的医保控费、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服务绩效评价3大应用场景。结果:DRG应用于医院运营管理,提升了DRG数字化运营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合理管控。结论:在满足国家、省、市三级DRG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医院DRG运营管理模式可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科学运营管理。
    • 方金鸣; 刘玲; 彭义香; 陶红兵
    • 摘要: 目的:分析DRG支付下典型病组的低码高编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方法:以我国某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为例,实证分析典型病组患者构成比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结果:DRG支付改革后,典型病组的重症患者显著增多、轻症患者显著减少,存在低码高编情况(P<0.001),医疗资源消耗降低(P<0.05),但医务人员劳务费用普遍降低。结论:低码高编是DRG改革的重点督查方向,要严格鉴别医疗资源消耗的减少是否正常,打击不正当缩减医疗资源消耗的行为,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保障参保患者的利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