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4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4篇、会议论文74篇、专利文献103110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现代医院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第二十二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等;国际疾病分类的相关文献由1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哈丽阳、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邱卓英等。

国际疾病分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4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7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3110 占比:99.39%

总计:103738篇

国际疾病分类—发文趋势图

国际疾病分类

-研究学者

  • 哈丽阳
  •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
  • 邱卓英
  • 刘颖
  • 张萌
  • 徐勇勇
  • 徐长妍
  • 赖丽文
  • Lai Liwen
  • 刘春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经济学人》[英]2月12日游戏成瘾究竟是不是一种病随着今年1月1日《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的正式生效,"游戏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最新形式,电子游戏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临争议。反对者认为,用于诊断游戏成瘾的标准过于宽松,而沉迷于游戏本身既可能是一种疾病,也可能是一种抑郁症状。
    • 普鑫; 陈瑞春; 郭如丽; 刘大锦
    • 摘要: 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现阶段我国使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本(ICD-10)。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ICD-10逐渐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及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本(ICD-11)。本文通过与ICD-10对比,分析ICD-11新增扩展码的内容与结构,为将来使用ICD-11扩展码提供依据和参考。
    • 摘要: 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国家退伍军人事务部(VA)数据中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编码对1999—2013年诊断为胰腺囊肿的美国退伍军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胰腺癌发病率是使用VA癌症登记数据、ICD-9代码和国家死亡数据库确定的。研究结果显示在7211例患有胰腺囊肿的退伍军人中,研究人员共进行了31501人年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4年),其中79例(1.1%)患上了胰腺癌。
    • 姜申易; 于晓松
    • 摘要: 背景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寿命的"第一杀手",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揭示循环系统疾病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因顺序及其变化趋势,将为预防和控制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我国2004-2015年循环系统疾病中以心脑血管为主的疾病死亡谱特征,即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因顺序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4-2015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所定义的"循环系统疾病"资料,选取其中各类别疾病的死亡数和死亡率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方法分析各类别循环系统疾病的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亡率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3年各年的死因顺位排序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2014-2015年各年死因顺位排序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2006-2015年,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2015年,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死亡率逐年缓慢上升;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率各年变化不大;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死亡率呈双波浪变化,其中2006年和2013年为波峰。城乡别死亡率:脑血管病各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除2006、2015年外,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除2005年外,缺血性心脏病除2015年外,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除2004、2005、2011、2012年外,其余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死亡率:各年份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除2005年外,其余各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死亡率仅2005年和2015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区别死亡率:各年份各类别疾病死亡率地区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城乡别、性别、地区别差异。缺血性心脏病城市高发,其他各类疾病乡村高发;女性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高发,其他各类疾病均为男性高发;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死亡率地区别差异明显,应根据地区别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重点和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吕若琦
    • 摘要: 肌少症,5年前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中,标志着医学界将其视为一种有独立特征的、独立的疾病。现实生活中,肌少症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它在老年群体中很常见,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肌少症。近年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部分中青年人提早出现“肌少”迹象。腰腿痛半年走不动路钱女士今年56岁,8个月前,她出现腰背痛,疼痛逐渐蔓延到右腿,并导致右腿麻木。
    • 陈建平; 谢培亮; 贾增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国际疾病分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通过改变国际疾病分类的教学和培训方式,提高疾病编码质量。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2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传统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法教学培训,洗脱2周后,两组教学方式互换并培训1周。每次教学培训结束后于当天进行测试,评估比较思维导图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第一阶段传统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法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62.50±13.13分和70.50±12.23分,第二阶段思维导图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4.83±11.27分和63.17±11.77分。两种教学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7,P<0.001),思维导图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编码技能、学习兴趣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结论:在国际疾病分类实习带教以及课堂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法,不仅对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点的掌握较传统教学法有明显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谢桦; 崔欣; 应晓华; 胡晓寒; 宣建伟; 许速
    • 摘要: 通过应用病例组合指数(CMI)原则,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医院支付及管理系统,称为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付费(以下简称DIP),其分组过程是基于ICD-10和ICD-9-CM-3编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是根据上海市的出院记录开发的,之后在广州市开展了医保付费试点工作。试点评估结果显示,这一管理系统可节省约5%的医院预算,并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院监管调控工具的完善,可有效识别潜在的医院违规行为,以便开展进一步的审计和调查工作。与其他支付模式相比,DIP平台在组内资源利用均匀度、设计简单性、动态调整分组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 魏倩; 孙木
    •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手术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ICD-9-CM-3手术分类系统难以满足加码要求。ICD-10-PCS是ICD-9-CM-3的升级版,其兼容性强,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通过分析ICD-10-PCS手术分类系统组成、编码结构及编码原则,探讨编码列表汉化和结构化编码系统应用策略,为ICD-10-PCS的推广使用提供借鉴,以促进DRG和DIP准确入组,为临床数据应用和分析奠定基础。
    •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 王芗斌(翻译); 刘燕平(翻译); 苏娟(翻译); 巫丽媛(翻译); 陈雪玲(翻译); 徐洋(翻译); 廖麟荣(翻译); 孙扬(翻译); 韩云峰(翻译)
    • 摘要: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PTA)骨科分会基于功能、残疾和健康国际分类(ICF)制定髌股关节疼痛临床实践指南。指南首先说明了制定方法、髌股关节疼痛对应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及ICF相应的编码;此外,通过回顾最新的同行评议文献对证据水平进行评分,并对髌股关节疼痛相关的评估和物理治疗方案提出推荐意见及其等级说明。其内容分为3个部分:(1)基于损伤/功能的诊断:患病率和发生率、病理解剖特征、危险因素、诊断、功能分类(过度使用/过度负荷但不伴其他障碍、肌肉表现不足、运动协调障碍、活动障碍)、鉴别诊断。(2)检查:结局测评、活动受限、躯体损伤评测的方法以及信效度说明,并总结最佳实践观点。(3)干预方法:包括运动治疗、贴扎、支具、理疗、针刺疗法、患者教育、联合治疗等。每个部分除引用文献数据详细说明外,还有相应的总结、证据综合和临床原理、知识空白和推荐意见说明。本指南为康复临床工作者(包括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在髌股关节疼痛的管理方面提供了整体康复方案,也为彼此工作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认识,知识空白还为今后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思路,充分体现指南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和规范性的作用。
    • 周婧雅; 范俊平; 张萌; 周炯
    • 摘要: 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使用特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将有助于对COVID-19相关情况开展标准化收集、分类和统计,有利于快速寻找疾病诊治规律、及时掌握流行变化趋势并评估预防治疗效果.本文对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ICD-10及ICD-11中COVID-19相关分类标准进行梳理和解读,旨在为完善和丰富我国本土化的COVID-19相关ICD编码标准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