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情本体

情本体

情本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专利文献8786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世纪桥、文史哲等; 情本体的相关文献由7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碧辉、韩小龙、李泽厚等。

情本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1.05%

专利文献>

论文:8786 占比:98.95%

总计:8879篇

情本体—发文趋势图

情本体

-研究学者

  • 徐碧辉
  • 韩小龙
  • 李泽厚
  • 刘悦笛
  • 杨泽波
  • 王丽英
  • 郝二涛
  • 侯欣园
  • 刘洁
  • 刘绪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林洪威
    • 摘要: 《关雎》作为《诗经》中的名篇,其间蕴涵着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重要的思想命题与文化内容。基于《关雎》本身的多义性和普世性,历朝历代的经学家和批评家都从自己的时代出发,给予了《关雎》不同层面和维度上的诠释。而李泽厚的“情本体”理论,将从一个更具有现代性关怀的视野,回顾《关雎》中君子情欲性的“爱”,逐渐在恋情酝酿之中上升为对待性的“礼”,然后在文本内外之间跃升为宇宙论化的“理”,最后又回归自然本性的“情”的全过程,探索阐发《关雎》之德的崭新路径。
    • 王毅
    • 摘要: 《论语今读》是李泽厚宣称的"第四期儒学"的旗帜.李泽厚以哲学家的眼光,为《论语》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塑造文化心理结构为基础的完整的、循环的哲学架构.这个结构的前提是"一个世界"的世界观,内核为"情本体",目标为悦志悦神.此架构具有开放性与实用理性的特点.在《论语今读》中也蕴藏着李泽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他深刻探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一位大哲学家深沉的现代人文情怀.
    • 左金磊; 尹梦曦
    • 摘要: 自笛卡尔以降的近现代哲学传统,都有着鲜明的以认识为导向的特征,至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盛行,"语言转向"又统领了一切.李泽厚基于儒家哲学,认为人的生存先于认识,生存经验大于语言,"情本体"的提出,是他在对以往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对这一倾向的扭转,展现出一种不同于近代西方哲学路径的"实践转向".李泽厚的"情本体"展现出三重维度的含义:在先验与经验向度上,不同于宋明理学及现代新儒家,"情本体"主张以生存经验为主,拒斥将儒家超验化与形而上化;主体向度上强调"情本体"学说下的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康德、海德格尔主张的理性主体;情理向度上,主张以情为本,情理交融,而非"存天理灭人欲".这三点突出体现了儒家哲学以"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生命"为核心、重视生存经验、实践的特征.李泽厚寄望"情本体"能使哲学走出认识,"走出语言",走向实践.
    • 吕佳翼
    • 摘要: 本文以李泽厚的晚年哲学思想为视角,重新梳理其哲思历程、逻辑进路、理论成就和后期体系,着重论析了"情本体"概念的不同层次、复杂内涵及其传统渊源。李泽厚主体性哲学的实践历史性不仅决定了此"主体"的生存论性质,而且决定了此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性质,即"前主体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发展过程。作为内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继承了中国"一个世界"的传统,具有此岸性、神圣性、历史性、普世性,李泽厚期望以此回应西方形而上学没落所导致的虚无主义问题。作为外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试图以宗教性道德或人性建设主导、超越现代性,存在诸多理论困境,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现实问题的折射。
    • 贾婧
    • 摘要: 乐感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情本体”又是乐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具有重要影响。迟子建的小说突出了乐感文化特征,并延续了中国的抒情传统,她将目光聚焦于天地自然和日常生活的人情冷暖,建构了一个“温情”世界,而支撑她释放温情与善意的背后是不变的深情。她在小说中对山川花鸟的描写,对自然情爱的赞赏以及死生亦有情的生死观都显露了“情”与“乐”,使她的小说透露着人间烟火气,百家余味。
    • 吕佳翼
    • 摘要: 本文以李泽厚的晚年哲学思想为视角,重新梳理其哲思历程、逻辑进路、理论成就和后期体系,着重论析了"情本体"概念的不同层次、复杂内涵及其传统渊源.李泽厚主体性哲学的实践历史性不仅决定了此"主体"的生存论性质,而且决定了此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性质,即"前主体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发展过程.作为内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继承了中国"一个世界"的传统,具有此岸性、神圣性、历史性、普世性,李泽厚期望以此回应西方形而上学没落所导致的虚无主义问题.作为外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试图以宗教性道德或人性建设主导、超越现代性,存在诸多理论困境,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现实问题的折射.
    • 郝二涛; 侯欣园
    • 摘要: 美学伦理转向是20世纪80年代末李泽厚试图走出实践美学“工具本体”本质主义思维困境的尝试,并不仅仅指李泽厚的研究领域转向伦理学,而是指李泽厚对伦理学的研究呈现出的个体性、偶然性思维特点。这源于李泽厚从孔子与康有为思想中获取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思想和从近代中国革命中获取的整体性、偶然性、历史性思想。这些思想因子聚焦于“情本体”概念,将李泽厚美学思想由探究美的本质转变为探究美与其他问题的关系。这标志着,李泽厚美学思维方式的特点由本质主义转向非区分。非区分思维特点的启示是,中国美学应保持开放有界,中国美学理论既要有效应对国家需求、社会伦理问题,又要保持自身独创性。
    • 郝二涛; 侯欣园
    • 摘要: 美学伦理转向是20世纪80年代末李泽厚试图走出实践美学“工具本体”本质主义思维困境的尝试,并不仅仅指李泽厚的研究领域转向伦理学,而是指李泽厚对伦理学的研究呈现出的个体性、偶然性思维特点。这源于李泽厚从孔子与康有为思想中获取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思想和从近代中国革命中获取的整体性、偶然性、历史性思想。这些思想因子聚焦于“情本体”概念,将李泽厚美学思想由探究美的本质转变为探究美与其他问题的关系。这标志着,李泽厚美学思维方式的特点由本质主义转向非区分。非区分思维特点的启示是,中国美学应保持开放有界,中国美学理论既要有效应对国家需求、社会伦理问题,又要保持自身独创性。
    • 杨春时
    • 摘要: 在1990年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由属于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转向新古典主义美学。新古典主义美学主张翻转西化倾向,依据中华美学传统建构中国现代美学。李泽厚从中国文化传统出发,提出了"情本体""人的自然化""乐感文化"等命题,从而改变了他在1980年代提出的"工具本体""自然的人化"等实践美学思想。李泽厚的新古典主义美学一方面发扬了中国美学传统,为中国现代美学提供了本土资源,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理论上的缺陷,如两个本体(情本体与工具本体)的逻辑悖谬、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矛盾,以及从中国文化思想史出发建构美学体系,而缺乏本体论的根据等弊端。
    • 郝二涛; 蒋洁
    • 摘要: 2009年到2019年是新时期以来李泽厚美学研究的第四个十年.这十年间,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李泽厚美学总体、美学思想来源、美学核心概念、美学史书写意义、伦理思想的美学维度研究,以批判性、专题化研究为主,研究视域跨越了美学,涉及到了教育、文化等领域,相关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深度与广度有所加强.国内研究因文化上与李泽厚美学相通而在研究内容、方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可为国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国内对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尤其是伦理思想的美学维度、审美伦理话语的关注不够,李泽厚实践美学与国外学者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来源及再阐释研究不足,需要加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