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哲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专利文献52261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美与时代(下旬刊)、社会科学家等; 自然的人化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碧辉、崔治忠、裴萱等。

自然的人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52261 占比:99.76%

总计:52387篇

自然的人化—发文趋势图

自然的人化

-研究学者

  • 徐碧辉
  • 崔治忠
  • 裴萱
  • 倪怀彩
  • 姜寿田
  • 张都爱
  • 李力研
  • 石雷先
  • 薛永红
  • 贾永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苏宏斌
    • 摘要: 李泽厚的“积淀说”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回顾和反思这一理论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李泽厚进行理论建构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李泽厚的“积淀说”并不是他单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批判康德哲学的结果,而是他把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理论和康德的批判哲学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使得他把康德思想的概念和框架带入了马克思的思想,由此构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和倒转。但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这种误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是他把自己的先在视域与马克思原有的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视域的融合必然产生意义的增殖,从而构成新的理论建构的起点。就此而言,李泽厚创立“积淀说”的过程清晰地展示了一条理论创新的阐释学路径。
    • 周国文; 胡丹; 周冬盈
    • 摘要: 中国园林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色空间、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人生态和谐的象征。中国园林营建经历了“自然的人化”的过程,这是尊重自然的环境保护式实践,有利于维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并且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营建过程中,中国园林是城市生态领域营建中的绿化与美化的诗意栖居之地。同时,中国园林营建也经历了“人化的自然”的过程,这是坚持中国优秀传统园林生态美学文化的精髓、回归中国园林“真善美”的人文追求和把握园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宗旨的过程。展望“自然-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园林哲学的发展趋向,应该坚持人、自然与文化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双碳”目标助力城市绿色发展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两个方向不动摇,进而实现新时代中国园林营建的绿色现代化。
    • 姜寿田
    • 摘要: 中国书法是这样一门艺术,它表现为审美形式,但却内蕴深厚泛化的哲理--形上哲学与自然之道。因而它并不仅仅体现为纯粹的形式,而且是内容积淀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意味则表现为气韵、神采、风骨、妙、逸等本土书法特有的美学范畴与审美意蕴。它是人物品藻的美,是自然的人化。“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美感。”
    • 择木
    • 摘要: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儒家强调由玉成器承载的教化意义,道家文化认为,天然去雕饰,存其本真,即为大美。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沉淀在实物中,进而形成一种审美文化,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赏石盘玉,是对美的有意味的探索。
    • 姜寿田
    • 摘要: 中国书法是这样一门艺术,它表现为审美形式,但却内蕴深厚泛化的哲理——形上哲学与自然之道。因而它并不仅仅体现为纯粹的形式,而是内容积淀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一意味则表现为气韵、神采、风骨、妙、逸等本土书法特有的美学范畴与审美意蕴。它是人物品藻的美,是自然的人化。“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美感。”(宗白华《美学散步》)
    • 冯羽柔
    • 摘要: 作为远古人类文化积淀和人化自然的产物的《易》之中,存在着“象(”卦象)和“言(”爻辞),它们共同表述出了原始人所积淀下来的“意”。意象关系作为文化心理资源,对日后数千年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影响,这些之中都深深镌刻着内在的人化自然的作用。
    • 王伟
    • 摘要: 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人的自然化"这一术语,但其著作中却包含着丰富的"人的自然化"思想,主要体现为两种语境下的双重含义:一是与"自然的人化"相对应的"人的自然化"范畴,是指人及其活动因外部自然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二是与"人的异化"相对立的"人的自然化"概念,是指与异化了的人相对立的人的自由自觉状态,是需要扬弃人的异化才能实现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然化"的这两种含义不是前后相继、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并列的、同时存在于马克思思想中.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后者是前者要实现的目标.与此同时,二者又有各自实现自身的路径,且最终又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因此,"人的自然化"的双重内涵无论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自然概念进而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还是对于指导当下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卢心语
    • 摘要: 中国自古便有以圆为美的观念。探究此观念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够深化对圆这一传统审美意象的理解,更意在借此美学观念探究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模式,进而上升到探讨文化心理本体的高度。圆美观的成型是自然人化的成果,先民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感受圆态,体会圆道。然后于更加复杂的实践活动中,利用圆态、把握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圆形思维模式,圆美观即在此过程中逐步成型。在圆美观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以圆态为造型手法,以圆境为审美时尚,创造了大量匠心独运的艺术成果。
    • 徐碧辉
    • 摘要: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致成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问题域之区分:“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的隐含主体是人类,而人们却常常从个体主体的具体审美活动或个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去讨论这一问题。换言之,在追问美的本质的时候,人们混淆了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两个层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