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源
心理应激源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2241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云南警官学院学报、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广西心理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十三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等;心理应激源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唤青、余浩、商临萍等。
心理应激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241篇
占比:99.94%
总计:102305篇
心理应激源
-研究学者
- 刘唤青
- 余浩
- 商临萍
- 张满
- 曾平凡
- 曾玲娟
- 江楠楠
- 潘沪湘
- 贺斌
- 金瑞华
- 陈永琼
- 陈翠华
- 陶永华
- 马海鹰
- 丁素青
- 于馨
- 任克勤
- 余欣欣
- 俞云峰
- 冉小青
- 凌文辁
- 刁伶俐
- 刘丽娜
- 刘俊松
- 刘守红
- 刘小龙
- 刘源1
- 原天岗
- 向谋丽
- 周健
- 商守卫
- 姬晓莉
- 孙海娅
- 孙静巍
- 岑开惠
- 崔晓红
- 左月仙
- 张倩
- 张其霞
- 张少平
- 张晋萍
- 张月敏
- 张清华
- 张继红
- 徐淑云
- 徐莉丽
- 方月
- 时英
- 曾凡敏
- 朱励
-
-
无
-
-
摘要: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对人体心身健康有着明显的危害,突发事件造成的应激性失眠,约占失眠的2/3。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强大的心理应激源,导致公众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过度应激又作为诱发因素引起应激性失眠,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疫情应激性失眠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充分发挥中医健康管理的特色和优势,针对疫情后高发的应激性失眠,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组织专家拟定《疫情应激性失眠管理专家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如下。
-
-
向谋丽;
田红丽;
张倩
-
-
摘要:
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常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身体痛若及家属长时间陪护等因素,使患者容易产生"成为他人负担"的感受,产生内疚、抑郁等不良心理,出现自我感受负担[1,2]。而自我感受负担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源,会加重患者负性情绪,进而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不仅影响其生存质量,还易引起过激行为。而自我效能感是可对态度、心理及行为动力等多方面产生作用,能够促使个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3]。
-
-
刘源1
-
-
摘要:
大学生面对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心理应激源也逐渐地复杂化和多样化。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的应对系统,既要能够做到防微杜渐发挥其预警作用,又要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伤害发挥其干预作用。优化宣传手段,形成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努力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个性。
-
-
徐莉丽;
蔡晓丹;
张其霞
-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源、情绪智力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感知幸福度影响,为临床重症监护室护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对206名重症监护室护士采用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应激源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及感知幸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感知幸福度总分为(74.40±5.27)分.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感知幸福度的因素:学历越高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好,每周工作时长越长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差,健康状况越好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好,闯入性体验得分越高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差,高警觉得分越高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差,他人情绪评价得分越高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好,情感控制得分越高护士感知幸福度越好.结论 重症监护室护士感知幸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与学历、每周工作时长、健康状况、闯入性体验、高警觉、他人情绪评价及情感控制有关.
-
-
杨舒涵
-
-
摘要:
公安特警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要担负普通人生活中的压力,还要承担高危险、高强度、高压力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以重视.文章根据心理应激源的定义,从社会、工作、生活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安特警的心理应激源,并提出公安特警自身必须学会积极、有效面对应激源的方法,通过调节非理性认知、调节不良情绪以及调节外在行为,其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及时解决,心理疾病才能防范于未然.
-
-
余浩;
陶永华;
潘沪湘;
江楠楠;
马海鹰
-
-
摘要:
目的考察舰艇人员心理应激源的类型及其对人员心理的影响,编制《舰艇人员心理应激源调查问卷》,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对初测数据(n=25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该问卷包括舰艇环境、家庭、工作关系与领导风格4个因子,共54个项目。经检验,其信度系数均在0.8以上,问卷各因子得分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在0.743~0.956之间(P〈0.01)。结论该问卷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舰艇人员心理应激的测量。
-
-
曾玲娟;
陈翠华;
张满;
陆锦怡
-
-
摘要:
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与《负性情绪量袁》测查广西7所中学650名初中生.结果表明:初中生应激源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以及年级差异;学生负性情绪的城乡差异显著,但性别与年级差异不显著;压力源各因子均与负性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压力源中的学习压力和自身压力对初中生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学习压力的预测力最大.
-
-
谢文标;
余欣欣
-
-
摘要:
Teenager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Positive Emotion, Negative Emotion Scale and Stressors Scale for 62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o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 1 )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source, national, urban and rural, and grad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iddle exists among school student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unlefl-be- hind children. ( 2 ) Psychological stress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friends pres- sure factor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ator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 3 ) The main effect of Guangxi minorities reg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or is significant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grade, and the main effec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ly on nations. A reference is provided for the happiness education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 regions.%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对62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城乡、年级上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留守和非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且同学朋友压力因子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广西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在城乡和年级上主效应均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民族上主效应显著。为民族地区初中生幸福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
-
-
李敏惠
-
-
摘要:
@@ 心理应激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1].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大多数人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即一般的适应综合症[2].由于精神科护士长期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面临着危急、突发、多变等情况,应激水平较高.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危害其心身健康,帮助精神科护士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掌握调控心理应激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
-
-
-
李姝睿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的主要心理应激源,掌握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而增进护士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护士工作常见心理应激源以及影响护士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护士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策略.结果:自我调控在心理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