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派
心理学派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7797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大众心理学、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南都学坛等;
心理学派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丛培业、卢婷、姚珊等。
心理学派
-研究学者
- 丛培业
- 卢婷
- 姚珊
- 曹红梅
- 芦炎
- 今儿吃点啥
- 何瑞福
- 克莱德·M·伍兹
- 刘月英
- 刘洪波
- 刘迪
- 包兴利
- 华海
- 卢仲衡
- 卢悦
- 卢莉
- 叶忠根
- 吴增强
- 吴春光
- 周静
- 孙潇潇
- 安利利
- 寇彧
- 屠为民
- 布鲁纳
- 张婧涵
- 张惠妮
- 张文山
- 张月娟
- 张梦圆
- 张渭城(译)
- 张玲玲
- 徐建彬
- 徐柯
- 徐芒迪
- 戴义德
- 曹红梅1
- 朱梅
- 朱秀梅
- 李剑
- 李枝盛
- 李颖
- 杜维涛
- 杨学良
- 杨惠
- 杨杰
- 杨玲
- 林之玥
- 段蕙芬
- 殷炳江
-
-
高悦;
金英俊(指导)
-
-
摘要: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关系不得不说,他们先是亦师亦友,后来因为学术上的分歧而决裂,他们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不仅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心理学派的发展,还丰富了西方的人文学科理论,地位不可谓不崇高。
-
-
-
-
摘要:
所谓人格,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脾气和秉性,也就是人对外界反应方式的特点和差异。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构成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关键要素,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学科的基石。在心理学派中,对于人格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对于人性,也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这本《人格心理学》描述了当今人格心理学家的一系列视角,其内容反映了两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
-
-
-
杨玲;
韩明
-
-
摘要:
梦是睡眠中最生动有趣、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环节。梦的内容通常是非自愿的,当然也有些梦的内容是自己可控制的。但是无论梦的内容是可控制的还是非自愿的,就整个过程而言,梦是一种被动体验,而非主动体验过程。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人在睡眠时都有过做梦的经历。所以,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些学者研究的课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