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
小学儿童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90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9693篇;相关期刊263种,包括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父母必读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等;小学儿童的相关文献由685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芳、谷传华、司继伟等。
小学儿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693篇
占比:99.19%
总计:60183篇
小学儿童
-研究学者
- 丁芳
- 谷传华
- 司继伟
- 周宗奎
- 宋宁
- 张庆林
- 方格
- 李山川
- 钱含芬
- 陈英和
- 仲宁宁
- 方富熹
- 李运华
- 林崇德
- 沈曄
- 田学红
- 董奇
- 于忠跃
- 傅根跃
- 刘娟
- 刘慧
- 孔燕
- 张明亮
- 张露
- 徐芬
- 朱智贤
- 李红霞
- 桑标
- 赵延芹
- 隋光远
- 丁园园
- 刁维国
- 刘庆肖
- 刘衍良
- 刘颜蓥
- 史万兵
- 吴伟
- 周瑞明
- 夏鹏翔
- 尹茹颖
- 岑国桢
- 张佳佳
- 张可娟
- 张向葵
- 张履祥
- 张春妹
- 张格旋
- 张群华
- 曹傳詠
- 曾令英
-
-
司继伟;
郭凯玥;
赵晓萌;
张明亮;
李红霞;
黄碧娟;
徐艳丽
-
-
摘要:
研究采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类别转变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在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类别转变中的作用。以1720名三、四年级儿童为被试,对其数学焦虑和感知到的父母教育卷入进行3次追踪,每次间隔1年。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数学焦虑存在低数学焦虑组、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和高数学获得焦虑组3种不同类别;(2)随时间的推移,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倾向于向低数学焦虑组转变,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倾向于向高数学评估焦虑组转变,而低数学焦虑组稳定性较强;(3)父亲/母亲教育卷入对儿童数学焦虑类别转变的预测作用,因不同的数学焦虑类别而异。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数学焦虑的形成机制以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
-
邓亚娟;
姜昊妤;
叶巧慧;
王钰;
徐心茹;
刘文(指导)
-
-
摘要:
疫情后的小学教育活动中,线上学习的比例大大增加。小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如何,有哪些问题行为?研究通过对小学师生的问卷、访谈和观察,剖析小学生在线学习中的行为问题以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提高教师线上学习胜任力、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探索后疫情时代小学儿童线上学习提供新思路。
-
-
袁寅尊;
聂子毅;
许富洲
-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湖北恩施州某乡镇小学1~6年级儿童的体测数据,了解山区乡镇儿童的体质情况并提出学校体育发展对策。方法以恩施市一所山区乡镇小学的920名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的实施要求进行体测,将测试结果导入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全校学生的肥胖率/超重率在整体上高于中部贫困地区的6~12岁儿童;学生肺活量的不及格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身体素质类项目中,学生在50米跑以及1分钟跳绳中的表现相对较差。结论应提高教师的专业体育素养,并以家庭为依托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体育活动,打造家校共育平台。
-
-
彭源;
李晶;
刘璐
-
-
摘要:
以往研究表明,亲子依恋质量影响小学儿童学业拖延,但小学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是否会在亲子依恋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还未有研究予以探讨。以584名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在亲子依恋与小学儿童学业拖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为小学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在亲子依恋影响学业拖延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良好的亲子依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而减少小学儿童学业拖延行为。
-
-
李花森
-
-
摘要:
小学教育在近几年的探讨深度不断增加,主流的想法是希望在教育的过程中降低学生的压力,对他们的潜力更好地激发,在不同的学科知识掌握上,能够按照融会贯通的模式来完成。问题式教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仅能够在教育的工作中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可以对不同的知识传授,让小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知识的本质,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上更好地创新。
-
-
李雁
-
-
摘要:
小学是教育体系的初级教育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儿童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能够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教育功能,才能够在小学教育工作开展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保证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儿童的教育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
-
-
李花森
-
-
摘要:
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不可能继续按照应试教育来开展,而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探究,针对不同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实施。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与社会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家长高度关注的对象。社会创造性的提升,能够在社会技能的积累上不断增加;社会技能的优化,能够促进社会创造性的巩固,二者表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与社会技能的培养,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来改善。
-
-
谢旭峰
-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学儿童体力活动与身体素质、骨密度的关联,为促进小学儿童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Acti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与CM-200超声骨密度仪分别对扬州市某小学3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测量,最后对小学儿童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与结论男孩的MVPA与50m跑、1min仰卧起坐、1min跳绳都具有弱效应的相关性(p<0.05),女孩的MVPA与50m跑、握力、1min跳绳都具有弱效应的相关性(p<0.05),男孩与女孩的MVPA都与立定跳远具有中度效应的相关性(r=0.32,r=0.394,p<0.001);女孩的MVPA与骨密度Z值、SOS都具有弱效应的相关性(p<0.05).小学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身体素质、骨密度具有关联性.
-
-
-
董思卓;
白云龙
-
-
摘要: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格和自我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过程中会受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原生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系统的,长远的。因此在探究儿童成就动机时,原生家庭便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成就动机的形成理论出发,探究儿童原生家庭在成就动机形成中所半夜的角色,并提出有关更好帮助儿童提高成就动机的策略。
-
-
殷梦婕
-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欺负行为是小学儿童一种较为普遍的反社会行为,不仅对欺负卷入儿童们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其将来的社会化进程.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儿童欺负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干预策略,以期为小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参考,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