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UV/Fenton

UV/Fenton

UV/Fenton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现代商贸工业、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等;UV/Fenton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广春、李亚峰、田园等。

UV/Fenton—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97.5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2.47%

总计:81篇

UV/Fenton—发文趋势图

UV/Fenton

-研究学者

  • 陈广春
  • 李亚峰
  • 田园
  • 刘琼玉
  • 吕小梅
  • 吕春华
  • 吴耀耀
  • 唐玉斌
  • 唐益洲
  • 孙彦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艳华
    • 摘要: 采用纳米Fe_(3)O_(4)催化UV-Fenton降解邻苯二酚,考察了溶液的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催化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对邻苯二酚配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邻苯二酚的浓度为100 mg/L、溶液初始pH为7、H_(2)O_(2)投加量为14.75 mmol/L、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50 g/L、反应温度30°C的条件下,反应240 min后,COD的去除率可达91%。活性氧化自由基的鉴定实验表明:·OH、O_(2)^(1)和O_(2)·-均参与了氧化反应。
    • 张婧雯; 郭婷婷; 罗霄; 王艳; 郑兰香
    • 摘要: 葡萄压榨废水是葡萄采摘压榨过程中产生设备清洗和压榨残液的总和。本文在Fenton氧化处理葡萄压榨废水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UV/Fenton氧化技术处理葡萄压榨废水,结果表明:最佳Fenton反应条件为Fe^(2+)与H_(2)O_(2)浓度比为1/30,H_(2)O_(2)投加量为783.2mmol·L^(-1),Fe^(2+)投加量为21.15mmol·L^(-1),反应时间150min;此时COD去除率为68.5%,COD去除量达到7.91mgCOD/mmolH_(2)O_(2)。在UV/Fenton实验中,光照反应时间120min,去除率为71.9%,去除量为8.15mgCOD/mmolH_(2)O_(2)。UV/Fenton与Fenton相比,反应达到稳定时间缩短30min,COD去除率增加了2.1%,COD去除量增加了0.25mgCOD/mmolH_(2)O_(2)。
    • 丁宁; 李梅; 岳劲松; 程嗣丹; 高彩云
    • 摘要: 选取宁夏双马(SM)煤和6种含硫模型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对SM煤分别进行H2 O2单独氧化处理、Fenton体系处理、UV氧化处理和UV-Fenton联合处理,探寻紫外光助Fen-ton法脱硫的最佳条件及脱硫机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脱硫前后煤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煤与Fenton试剂固液比为1 g:5 mL,Fe2+浓度为3.6×10-3 mol/L,紫外光辐照时间为30 min时,煤样的脱硫率高达60.08%,同时灰分降低8.17%.UV-Fenton联合处理能将煤中硫铁矿硫、砜/亚砜硫和噻吩硫等硫分氧化成SO2-4形式进而脱除.
    • 李明; 唐益洲; 汪鑫龙
    • 摘要: 以东莞某装饰材料公司胶粘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针对废水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生物毒性高等特点,选择酸析+UV-Fenton+A/O+电催化氧化的处理工艺,介绍了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参数、运行状况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COD、BOD5、NH3-N、SS和甲醛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9.8%、99.5%,91.3%和100.0%,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广东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运行费用为74.8元/m3.
    • 王翔; 陈三兵; 周正伟; 夏金雨
    • 摘要: 采用UV/Fenton氧化技术处理某实际含镍(Ni)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了初始反应pH值、反应时间和药剂投加比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UV/Fenton氧化技术与传统Fenton氧化技术的处理效果差异.结果 表明:UV/Fenton氧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污染物去除效果,在初始反应pH值为3.0,H2O2∶COD(质量比)为1∶1,Fe2+∶H2O2(质量比)为0.3∶1,反应时间为48 h时,UV/Fenton可有效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络合态Ni实现有效破络,出水的COD<500 mg/L,TP<0.3 mg/L,Ni<0.1 mg/L.
    • 李明; 唐益洲; 汪鑫龙
    • 摘要: 采用酸析-UV-Fenton对胶粘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考察了酸析pH值、UV-Fenton反应pH值、 紫外灯功率、H2O2与Fe2+物质的量比、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析pH值为2.0时,COD的质量浓度可从38134.76 mg/L降至5966.32 mg/L,去除率高达84.35%;UV-Fenton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120 min、pH值4.0、 紫外灯功率7 W、H2O2(30%)与Fe2+物质的量比为30:1、H2O2(30%)投加量25 mL/L,最终出水COD质量浓度为2213.98 mg/L,甲醛的质量浓度也降至5.58 mg/L,为废水后续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侯巍
    • 摘要: 采用混凝-UV/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废切削液进行处理.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混凝最佳条件:pH为7,PAC投加量2000 mg/L,助凝剂CPAM投加量10 mg/L;UV/Fenton氧化最佳条件:H2O2投加量0.9 Qth,n(H2O2):n(Fe2+)=50:1,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切削液经混凝-UV/Fenton处理后,COD由21400 mg/L降为432 mg/L,油质量浓度由4940 mg/L降为2 mg/L,BOD5/COD由原水的0.069增至0.784,出水可直接进行生物处理.实验证明,混凝-UV/Fenton处理废切削液可行.
    • HE Can; CHEN Zhuomiao; LI Yinan; WU Zhaoyu; HUANG Guowei; WANG Can; WANG Jianbing
    • 摘要: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出水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的问题,采用实际焦化废水,通过开展半连续实验室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单独臭氧氧化、O3/H2O2氧化和UV-Fenton氧化3种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并对不同工艺出水的UV254 BOD5/COD、发光细菌毒性、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增加臭氧投加量和添加H2O2能显著提高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工艺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水COD为(200±10) mg/L、O3投加量为30 mg/L时,反应120 min后单独臭氧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仅为36%;而对于UV-Fen-ton氧化,进水COD为(200±10) mg/L、H2O2(30%)投加浓度为2 g/L、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时,COD的去除率为50%;单独臭氧氧化和UV-Fenton均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进水COD为(200±10) mg/L、O3投加量为30 mg/L、H2O2(30%)投加浓度为2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63%,O3/H2O2氧化工艺出水COD达到74 mg/L,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3种工艺中,O3/H2O2氧化的COD去除效果最好,这主要归因于O3和H2O2协同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但当H2O2浓度过高时,体系中产生的·OH反而与H2O2反应,从而导致O3/H2O2体系的氧化能力下降.3种工艺都能有效降低出水毒性,出水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单独O3氧化、O3/H2O2氧化处理15 min后,相对发光度分别上升到90%和87%,UV-Fenton氧化处理30 min后,出水的相对发光度上升到71.57%.与单独臭氧氧化和O3/H2O2氧化工艺相比,UV-Fenton工艺处理出水急性毒性相对较高,可能与臭氧的消毒作用有关.3种工艺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不明显,BOD5/COD从0.02最大提升到0.1左右.UV254和三维荧光光谱的对比分析表明,3种工艺对出水中芳香族化合物和荧光物质具有明显的分解作用.单独O3氧化可优先降解废水中腐植酸类物质中的共轭双键结构,而O3/H2O2氧化工艺对环状共轭污染物的氧化效果更显著.随着UV-Fenton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大分子的类腐植酸以及紫外区类富里酸优先被氧化降解,最终转化为可见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质,而类蛋白质和可见区类富里酸物质在出水中仍存在较高浓度,UV-Fenton氧化工艺对荧光物质去除能力最差.
    • 封敏; 袁志军; 刘文乾; 王兆慧; 王英华
    • 摘要: 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中的镍离子(Ni^(2+)),探究影响Ni^(2+)去除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改变低浓度溶液中沉淀pH值、H_2O_2与Fe^(2+)摩尔比、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基于UV/Fenton法,研究了以上各因素对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同时比较UV/Fenton法与Fenton法对Ni^(2+)的去除效果,自配含有典型络合剂的镀镍模拟废水,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镍(摩尔比)为1.5∶2∶1.5∶1,Ni^(2+)含量5 mg/L,pH 4.0;光催化实验在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反应系统由循环水冷却,维持温度在(32±2)°C,光强度为12.7 mW/cm^2。50 mL的石英管中依次加入模拟络合镍废水和一定量的Fenton试剂,100 W中压汞灯光照下进行连续磁力搅拌;光照一定时间后,NaOH调节pH至11.0,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镍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UV/Fenton法去除Ni^(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2.6左右,H_2O_2∶Fe^(2+)(摩尔比)为3∶1,H_2O_2投加量为3 mmol/L,反应时间为1 h,沉淀pH值为11.0,Ni^(2+)去除率可达98%以上。研究表明,增大沉淀pH值、合理控制H_2O_2浓度、增加反应时间,可提高低浓度镍络合物中Ni^(2+)的去除效果;相较于单一Fenton法,采用UV/Fenton法可更好的去除低浓度镍络合物中的Ni^(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