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灰

脱灰

脱灰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矿业工程、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927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洁净煤技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2005'中国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市场、产业化信息交流会暨发展战略研讨会、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脱灰的相关文献由768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之栋、杨巧文、王同华等。

脱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9275 占比:99.86%

总计:109430篇

脱灰—发文趋势图

脱灰

-研究学者

  • 崔之栋
  • 杨巧文
  • 王同华
  • 解强
  • 赵跃民
  • 宋国辉
  • 张辉
  • 徐波
  • 李梅
  • 李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玉镯; 吉兴香; 田中建; 马浩; 张凤山; 房桂干
    • 摘要: 本研究以废纸脱墨污泥(DPS)为原料,采用热水和盐酸酸洗两次脱灰、KOH活化、球磨辅助,制备了具有薄层结构且富含介孔的脱墨污泥基活性炭(DPS-AC)。结果表明,DPS-AC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预处理和酸洗处理两次脱灰,KOH溶液浓度6.5 mol/L,固液比1∶2,炭化温度750°C,炭化时间90 min,250 r/min间歇式球磨18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DPS-AC碘吸附量达657.50 mg/g,亚甲基蓝吸附量达230.69 mg/g,比表面积达595.138 m^(2)/g,总孔容达0.646 cm^(3)/g,平均孔径4.339 nm,介孔结构发达。
    • 李伟
    • 摘要: 以内蒙古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研究了原煤制备过程中煤的粒度、磨矿细度对原煤灰分的影响;采用NaOH-HCl酸碱法对传统酸碱法制备超纯煤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酸碱溶液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对脱灰效果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原煤与成品煤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得到酸碱法制备超纯煤相对温和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备获得灰分含量为1.63%的超纯煤,达到了对于传统酸碱法脱灰工艺的改进效果。
    • 张轶宸; 付兴民; 赵国莹; 王玮; 赵亚伟; 刘统; 王佳伟; 宋慧云; 马媛馨; 舒新前
    • 摘要: 以市政污泥为原料,低温(500°C)和高温(800°C)进行热解,污泥焦用盐酸脱灰,然后进行稳定化热解制备污泥基活性焦(SAC),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应用于吸附高级厌氧消化滤液。结果表明,脱灰可以有效改善SAC的孔隙结构,低温半焦(LC)制备出的SAC以微孔为主,高温半焦(HC)制备出的SAC以介孔为主,稳定化可以使高温污泥焦的介孔进一步发展,盐酸质量分数为15%,稳定化温度600°C时,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达到228.15 m 2/g和0.3719 m 3/g,对实际废水的吸附性能可达到椰壳活性炭(CAC)的1.46倍。
    • 张军; 刘翔; 陈琦; 黄时今; 范浩杰; 戴卫国
    • 摘要: 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一直在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灰分,不仅使煤炭发热量降低,还造成火力发电污染物排放.使用酸碱法进行煤炭脱灰,将氢氧化钙溶液代替传统酸碱法脱灰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探究氧化钙与煤灰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等对脱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钙与煤灰比的增大,煤脱灰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不同的煤种,脱灰效率的最佳氧化钙与煤灰比不同,但均在0.6?1.2之间,神华煤、贵州煤、内蒙古煤的最高脱灰效率分别为82.61%,84.36%和88.54%,最小灰分含量分别为2.74%,1.62%和0.96%;提高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脱灰效率.
    • 丁宁; 李梅; 岳劲松; 程嗣丹; 高彩云
    • 摘要: 选取宁夏双马(SM)煤和6种含硫模型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对SM煤分别进行H2 O2单独氧化处理、Fenton体系处理、UV氧化处理和UV-Fenton联合处理,探寻紫外光助Fen-ton法脱硫的最佳条件及脱硫机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脱硫前后煤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煤与Fenton试剂固液比为1 g:5 mL,Fe2+浓度为3.6×10-3 mol/L,紫外光辐照时间为30 min时,煤样的脱硫率高达60.08%,同时灰分降低8.17%.UV-Fenton联合处理能将煤中硫铁矿硫、砜/亚砜硫和噻吩硫等硫分氧化成SO2-4形式进而脱除.
    • 董子龙; 杨巧文; 窦蒙; 赵建兵
    • 摘要: 近年来,基于超纯煤具有高的附加值和优异的性能,作为煤基材料取得广泛关注.为了获得优质的超纯煤,寻求一种经济环保的制备工艺.从超纯煤作为燃料、原料、煤基材料3个方面介绍了其潜在价值.制备超纯煤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由于化学法在制备超纯煤过程中酸碱腐蚀设备,能耗高,并且对煤基结构造成破坏,所以采用经济又环保的选择性聚团法制备超纯煤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性聚团法对煤炭中灰分的脱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是物理法中制备超纯煤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精煤灰分和产率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降低精煤灰分和提高产率,综述了选择性聚团在煤炭脱灰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煤变质程度、粒径、浆液pH值、浆液浓度、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电解质、分散剂、助剂、乳化油和桥联液等因素对灰分和产率的影响.主要总结了各因素变化对精煤灰分和产率的变化规律.其中煤变质程度、粒径、搅拌强度和桥联液对分选效果影响较大.结果 表明,煤变质程度越高,超纯煤的灰分越低.粒径小有利于矿物质与煤机质充分解离,葵花油和豆油为桥联液对高阶煤团聚有效,蓖麻油对低阶煤团聚表现出较强效果,尤其是高灰分煤.向桥联液中加入助剂(甲醇和月桂醇),团聚体减少,灰分降低.讨论了煤聚团过程的作用热力学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熊明金; 黄叶钿; 符剑刚; 赵迪; 王晓波
    • 摘要: 随着我国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高硫煤等劣质煤的开发利用是保障煤炭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而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是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首选方案.采用深度浮选联合氧化方法对贵州某高硫煤进行脱灰脱硫提质研究,通过接触角测试不同捕收剂的性能,研究不同捕收剂对浮选脱灰的影响规律,不同灰分抑制剂和硫分抑制剂对浮选脱灰脱硫的影响,并进行闭路浮选试验.采用化学氧化对浮选精煤进一步脱硫处理,研究了不同氧化剂对浮选精煤化学脱硫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证明脱灰脱硫机理.结果 表明,与柴油相比,复合捕收剂M7015对浮选脱灰更有优势,原煤接触角为62.5°,M7015处理后煤炭接触角提高了15.0°,柴油处理后接触角提高了5.0°,M7015最佳用量为800 g/t.CaO作为脱硫抑制剂效果较好,用量为4 000 g/t,灰分抑制剂S-4的最佳用量为1 000 g/t.经过“一粗—二扫—二精”闭路浮选试验流程,得到灰分5.62%、硫含量1.34%的浮选精煤.双氧水和冰醋酸混合液的氧化脱硫效果最佳,浮选精煤经氧化处理后得到灰分5.60%、硫含量0.88%的低灰低硫精煤.SEM分析表明附着在煤炭表面的颗粒减少,表面光滑,裂缝之间的矿物颗粒明显减少,深度浮选脱灰脱硫效果明显.红外光谱表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不改变煤炭的基本结构,能脱除大部分灰分,浮选脱除大部分黄铁矿等无机硫,化学氧化脱除硫醚和亚砜等部分有机硫.说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的新工艺实现了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得到高品质低灰低硫精煤产品.
    • 摘要: 专利公开号:CN111910028A申请人:临沂景煜家纺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革的冲刷脱灰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冲刷机构,所述冲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底端壁开口向上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外侧端面内左右相对于中心对称设有过滤弹簧。将需要进行脱灰的灰裸皮进行传输,且在传输时对于灰裸皮进行冲刷去除石灰质,同时避免过多的灰裸皮掉落而造成冲刷效果不佳,之后通过在添加水时添加等量的脱灰剂去除裸皮中的石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