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安息香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3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2635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药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等;安息香的相关文献由68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夏厚林、俞善信等。
安息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635篇
占比:99.14%
总计:22832篇
安息香
-研究学者
- 王建
- 夏厚林
- 俞善信
- 彭颖
- 曾南
- 王兴兵
- 黄立华
- 周颖
- 王峰
- 倪彩霞
- 延玺
- 张璐
- 徐博刚
- 曾鸿耀
- 李麒麟
- 杜飞
- 沈加南
- 翁文
- 胡攀
- 马发林
- 黄大智
- 刘得民
- 吕春绪
- 唐永鑫
- 姚碧霞
- 张慧
- 成乐琴
- 文冰杰
- 李瑞煜
- 杨孟妮
- 王丽梅
- 袁淑军
- 赵三虎
- 郑新光
- HUANG da-zhi
- WANG jian
- WANG li-mei
- YANG ying
- YUAN yi
- ZAHNG lu
- ZHENG xin-guang
- 伏见则夫
- 何领
- 余尚先
- 余裕龙
- 傅国林
- 冯乙巳
- 冯雪馨
- 刘俊
- 刘均洪
-
-
许晓岗;
蒋孝禹;
童丽丽;
夏重立;
万广军
-
-
摘要:
从植物学角度对茉莉花及其文化背景溯源探讨,通过“文献追述”“实地生境踏查”“回归比较”分析茉莉花文化的本源、传播以及演变,探索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传承演变。结果发现,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生物及生态学习性难以适应我国茉莉花文化兴盛的江浙一带的气候;当下所认为的“茉莉花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这一史实存在诸多疑问;民歌《茉莉花》的植物载体曾被混淆;该文化传承存在诸多错位和断层。经综合分析后认为,佛教进入中原后,伴随佛教传播传承的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可能被中国广布的安息香科野茉莉类(Styrax spp.)所替代,与江南的热带木犀科茉莉(J.sambac)并存,共同承载着茉莉花文化的传播。
-
-
张志刚;
范小璇;
连露露;
司泽钰;
赵晓平;
张毅;
封玉宁;
林隆杰
-
-
摘要:
血脑屏障通透性主要与脑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控制物质外排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转运体、内皮细胞间隙的孔穴以及胞吞、胞饮作用有关。芳香开窍中药由于自身脂溶性成分较易透过血脑屏障;麝香、冰片、石菖蒲能够抑制P-gp的外排作用,提升药物进入脑内浓度,亦可抑制Claudin-5蛋白表达,使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缝隙变宽等,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石菖蒲、冰片亦可增加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提高受体结合率,促进内皮细胞收缩致紧密连接打开,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苏合香、安息香通过影响P-gp的外排作用,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在病理状态时,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含量,减缓该因子对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破损,麝香亦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减缓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从而稳定血脑屏障的结构,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石菖蒲通过发挥抗自由基损伤作用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本文对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调控作用进行研究。为今后研究单用或联合此类药物治疗脑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
-
张凯龙;
邵耀翔;
高俊;
凌宇霏;
周婷婷
-
-
摘要:
苯偶酰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药物中间体。采用超声辅助铁(Ⅲ)盐催化空气高效氧化安息香制备苯偶酰,筛选溶剂和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用量、氢离子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制备的影响,柱层析纯化产品进行了多手段表征确认,并推测了可能铁盐催化空气氧化机理。结果表明DMSO为最佳溶剂,FeNO_(3)·9H_(2)O为最佳催化剂,当安息香投加量为2.1 g,超声功率180 W,催化剂投加量0.2 g,氢离子浓度1.2 mol/L,反应温度80°C,反应60 min产率达到96.1%。实验结果为高效氧化制备苯偶酰类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
李涵;
刘梦玲;
李思慧;
李雅;
龙梅;
伍元丽;
张飞龙;
董灏然;
李艳萍
-
-
摘要:
目的 以超声辅助对苯甲醛进行安息香缩合,并探索不同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产率.方法以苯甲醛为原料,维生素B1为催化剂,在超声条件下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并设置了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由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得该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量1.47 g、时间75 min、温度60°C、功率210 W,该条件下的产率为50.6%.结论对比传统加热回流方法,产率提高了18%,时间缩短了15 min,超声有效提高了苯甲醛合成安息香的产率,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
-
仲昱洁;
李丽;
曾鸿耀;
李丽琼;
李大富;
黄媛琴;
王红;
熊俊如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Fe(O3)3·9H2O催化氧化的条件下绿色溶剂PEG-400促进安息香与邻苯二胺"一锅法"合成喹喔啉的反应.该反应所需时间短,产率高,反应体系绿色廉价,易于后处理,是一种高效环保合成喹喔啉的方法.
-
-
陈容;
陆小兰
-
-
摘要:
随着绿色化学的产生与发展,绿色化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特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精选实验内容,引入仪器操作升级传统实验方式,优化反应条件,加强试剂回收与循环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为培养更多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优秀人才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
项吉;
蔡文洁;
王方阔;
程华;
谢冬;
董华泽
-
-
摘要: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在安息香辅酶合成实验教学中对实验内容及操作流程进行了改进,采用超声辅助合成技术与传统回流方法同时进行反应,从反应时间及反应收率等方面对比分析,使用显微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的结构性质进行测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熟悉仪器设备操作方法,客观正确的分析判断实验结果,深刻理解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实验效率.
-
-
罗婧洋
-
-
摘要:
大自然中有不少可作药材的植物,动物们每天奔跑在丛林中,常常与药材"零距离接触"。如果动物生病了,又吃下了药材,意外地治好了或是减轻了疾病带给自己的痛苦,这种记忆将被它们记录在大脑深处。当动物们再次患病时,它们就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药材治疗自己。吐绶鸡与安息香树生长于北美洲热带雨林里的吐绶鸡,会用安息香树的叶片帮孩子赶走"感冒魔王"。
-
-
小云
-
-
摘要:
冬季,万物藏匿行踪,一切静默如迷。幸而拥有这些美好的植物,寻着它们的气息,找到了封存的四季。+郑师傅鹅梨帐中香一缕馨香,梦回千年。鹅梨帐中香,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为其爱妻周娥皇所制。取鸭梨、芽庄沉香、印度老山檀、丁香、安息香、海南沉香、乳香,各香交融。开局是梨香清新,后转花香蜜凉,最后以后沉檀馨暖结束,气息萦绕心间。最难得的是那抹梨味,清甜又温厚,丝丝直达心底。
-
-
李宗梅;
姚玲玲;
邹宇琛;
陈春燕;
张薇;
詹志来;
刘洋洋
-
-
摘要: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
-
-
-
-
阮永红;
林敏;
周金梅;
兰钟;
王志辉
- 《第十一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改进了以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安息香的方法。以盐酸硫胺素为催化剂,V(水)∶V(乙醇)=3∶2,pH=9.5,常温下放置7d,其收率可达82%左右。与传统的加热合成法相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制备安息香。
-
-
-
李妙葵
- 《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研讨会》
| 2001年
-
摘要:
由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在辅酶-硫胺(维生素B)催化下合成安息香,然后由安息香分别进行几组反应,半微量合成一系列产物,这套实验涉及到金属氢化物还原、氧化、重排、缩合等有代表性的有机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