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骨瓣减压

大骨瓣减压

大骨瓣减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7026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等;大骨瓣减压的相关文献由54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林、黄乾亮、黄冠斌等。

大骨瓣减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7026 占比:99.87%

总计:137211篇

大骨瓣减压—发文趋势图

大骨瓣减压

-研究学者

  • 赵林
  • 黄乾亮
  • 黄冠斌
  • 黄建荣
  • 黄纯真
  • 史立信
  • 吴伟涛
  • 周良辅
  • 孙夏青
  • 张荣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陶志强
    • 摘要: 目的:探讨更有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恶性脑水肿的外科方法。方法:选择超时间窗或取栓失败、保守治疗过程中预期发生恶性脑水肿的病例,使用充分内减压而保全颅骨的方法。结果:6例患者全部存活出院。没有一例发生硬膜下积液等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9个月的随访期内,6例患者5例存活。1例患者能自行走动。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恶性脑水肿的患者,用单纯内减压方法处理,存活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 李志营; 夏云; 郭鑫; 王战伟; 杨斌; 张刚中
    • 摘要: 目的观察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干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其中观察组给予渐进减压,对照组给予常规减压。比较两组预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4 d GCS评分为(11.0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92)分(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颅内压分别为(21.10±2.32)mmHg、(16.87±3.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3.05)mmHg和(21.21±4.11)mmHg(P<0.05);观察组术后3 d BNP、t-PA和PAI-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为(78.90±6.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9±7.21)分(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术后BNP、t-PA和PAI-1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 许鹏; 吴伟涛; 罗磊; 张荣申; 杨保印; 李俊营
    • 摘要: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洛阳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FM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使患者死亡率降低,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
    • 黄乾亮; 黎涛; 胡坤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不同时期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住院时间、ICU时间、病死率、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死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GOS分级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谷卫民
    •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大骨瓣减压并小脑幕切迹切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采用额颞顶大骨瓣减压并小脑幕切迹切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标准额颞顶开颅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7.4%、中度残疾率18.4%、重度残疾率7.9%、植物生存率10.5%、死亡率15.8%,对照组分别为26.3%、23.7%、15.8%、13.2%、21.1%,观察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显现率分别为60.5%、71.0%、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8%、44.7%、39.4%(P<0.05).结论:选择早期给予大骨瓣减压并小脑幕切迹切开术,能够有效缓解、改善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许鹏; 吴伟涛; 罗磊; 张荣申; 杨保印; 李俊营
    • 摘要: 目的 探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洛阳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FM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使患者死亡率降低,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
    • 邱伟
    • 摘要: 目的 对比重型颅脑创伤去大骨瓣减压后患者于中、晚期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宁德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创伤去大骨瓣减压后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颅骨成形术时间分为中期组(n=30)和晚期组(n=30).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脑供血情况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脑供血均上升,且中期组患者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中期组患者明显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和晚期相比,对重型颅脑创伤去大骨瓣减压后患者于中期行颅骨修补术可进一步改善颅内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张耀; 孟晓峰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与大骨瓣减压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治疗效果分组进行差异观察,且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测定血清Tau蛋白水平,分析血清Tau蛋白水平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者53例,占比82.81%;治疗效果不佳者11例,占比17.19%;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间隔、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au蛋白水平升高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越高,大骨瓣减压治疗效果不佳的风险越大。
    • 王立彬; 张春阳; 赵志军; 韩彦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联合去大骨瓣减压(SLTC)对重度颅脑外伤(STBI)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50例STBI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SLTC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行SLTC后1~2月行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后7、30d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7d观察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BI患者采用SLTC治疗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