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人口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017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北京社会科学、黑河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3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人文北京与世界城市建设”2010年北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城市人口规模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记者、林盛中、姜涛等。

城市人口规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017 占比:99.66%

总计:69250篇

城市人口规模—发文趋势图

城市人口规模

-研究学者

  • 本刊记者
  • 林盛中
  • 姜涛
  • 宋晓丽
  • 尹文耀
  • 徐建刚
  • 李若建
  • 浦永灏
  • 潘银苗
  • 王桂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兰颖春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愈来愈受人们青睐。为了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缩短通行时间,高速列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高铁作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国际上享誉甚高。因此,在高速铁路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轨道交通车辆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
    • 王金玉
    • 摘要: 我国对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调控主要针对建制市行政地域总人口,而缺乏对城市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的识别,这可能导致调控政策不够精准。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使用一公里网格人口数据和30米精度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对北京市城市实体地域和主城区城市功能地域进行识别,对北京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变化进行测算,并指出现有人口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 张凤超; 黎欣
    • 摘要: 我国城市群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整体看来,专业化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产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集聚经济效应被抑制.北部湾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专业化集聚仍具发展空间,辽中南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多样化集聚产生经济效应.专业化集聚适合于"小而精"的城市发展;多样化集聚适合于"大而全"的城市发展,不过前提条件是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外部性已产生.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潜力受限,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是真正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钱英杰
    • 摘要: 高速铁路的开通,极大缩短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对城市间的交流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选用2003~2016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DID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加快了沿线城市间要素流动、引致城市经济集聚,从而促进城市规模扩张.(2)高铁开通提高了城市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服务业GDP占比显著提高,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进而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3)高铁开通对不同城市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高铁开通对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作用明显,对大型城市、小型城市结果不显著.
    • 李红阳
    • 摘要: 城市规模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呢?文章采用世行企业微观数据(2012)探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对微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的企业特征、城市特征、行业特征等因素后,城市人口规模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倾向、企业创新支出和企业创新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稳健性检验支持这一结论.微观机制检验表明,提高城市人口中高技能人才比例有助于企业的研发创新,而非正规竞争程度较低和企业家经验不足会弱化城市人口规模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
    • 滕堂伟; 谌丹华; 胡森林
    • 摘要: 房价作为影响创新成本和地方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与长三角城市创新的关系亟待深入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刻画了长三角地区城市房价与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格局,其次运用双向固定模型、门槛回归计量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城市房价对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变量对其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2009-2018年,长三角地区房价呈波动上升,近年来增幅有所扩大;在空间上,房价和创新能力具有相似的格局且存在"高房价—高创新"的"双高"现象.(2)在考虑城市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城市人口规模对高房价与地区创新有着积极正向的调节作用,高房价对规模较大的城市存在创新升级的促进作用,而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则有挤出效应,其结果通过内生性检验.(3)人口规模对地区创新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城市人口规模小于第一个门槛值(411.633万)时,高房价在此人口规模的城市中会显著地抑制地区的创新能力;当城市人口规模处于两门槛值之间(411.633万<POPit≤827.0万)时,高房价依旧抑制创新但其影响系数变小;当城市人口规模跨过第二个门槛值(827.0万)时,高房价与创新正相关,城市人口规模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房价对创新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长三角地区房地产行业应"分城施策",避免房地产泡沫现象的发生.
    • 张华明; 元鹏飞; 朱治双
    • 摘要: 基于2009~2018年中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集聚的综合视角探讨对于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结果 显示:不同城市的人均CO2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集聚与人均CO2排放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且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产业集聚与城市人口规模在影响碳捧放上具有协同效应;中国东中西地区及南北地区在碳排放及其影响机制上具有显著差异;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时要针对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和低碳统筹发展,合理制定人口、产业和节能减排政策.
    • 王超
    • 摘要: 幂律特征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现象的上尾部分,也会表现在现象的下尾部分,与帕累托分布能够反映现象的上尾特征一样,反向帕累托分布则可以准确描述现象的下尾特征。文章探讨了反向帕累托分布的统计推断问题,通过2010年我国655个城市人口规模的案例,证明了中小城市人口规模可以使用反向帕累托分布进行拟合。
    • 刘冠鹏; 魏维轩
    • 摘要: 城市交通中人和车的流动主要源于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尤其是在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往来于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人流几乎占据了城市大多数的交通空间。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与城市人口规模、土地规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规划师厘清人的流动与城市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土地配置。选取城市居民的平均出行时间、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建成区规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分析与拟合的方法,探索人员流动与城市空间之间量的关系,并以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及其拟合曲线方程为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