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75132篇;相关期刊251种,包括黄山学院学报、教育教学论坛、铜陵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相关文献由656位作者贡献,包括洪林、万玉杰、胡荣宝等。
地方应用型高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75132篇
占比:99.98%
总计:1775496篇
地方应用型高校
-研究学者
- 洪林
- 万玉杰
- 胡荣宝
- 陈倩
- 张巍
- 张磊
- 朱建群
- 马颖
- 佘学兵
- 余国江
- 余道富
- 倪国爱
- 关颖丽
- 冀红梅
- 冯松宝
- 刘红红
- 刘艳萍
- 刘金新
- 刘雪美1
- 占长林
- 吴兆云
- 吴国良
- 吴小芳
- 吴贤格
- 周亚军
- 周政
- 周敏
- 姜学霞
- 孔桂英
- 宋贝
- 宋青
- 寇灿
- 崔瑾
- 帅军霞
- 张光华
- 张子龙
- 张少卿
- 张悦
- 张永怀
- 张永怀1
- 张艳
- 张静
- 彭吉琼
- 彭立新
- 徐杰
- 施韵佳
- 时侠清
- 朱芳睿
- 李坤键
- 李文阳
-
-
成淑萍;
刘星
-
-
摘要:
为了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文从课程的角度分析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在应用型高校背景下的现状及问题,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从教学效果和创新实践效果两方面对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开发了“课前自学(知识内化)到课中(扩展总结)再到课后(应用创新)”的学习路径,对比三年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化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
-
原帅;
张娟;
郭英彪
-
-
摘要:
以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多方协同育人体系,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以烟台理工学院探索和实践基于“学校+院所+企业”深度融合的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为例,深化校、所、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社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不断培养高质量的以职业胜任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参考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
-
郭萌;
王怡
-
-
摘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与排头兵,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从培养目标、内容架构、过程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在课程体系的目标上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在课程体系的内容架构上要注重知识转化和技能应用;在过程实施上要重视学生学习体验的增值,构建多主体、全方位、梯次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将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摆脱路径依赖,深入开展探索创新,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应然之举。
-
-
王倩
-
-
摘要:
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自身学科条件等特点,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晋中学院具体以凸现地方特色为重点,通过“渗透地方文化信息”和“嵌入地方文化课程”两个途径,以技能课和文化课两种课程形式,运用展示法、讲授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凸现出文化类课程的地方特色。重构后的课程设置既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又体现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
-
付敦;
冯松宝;
桂和荣
-
-
摘要:
信息素养是评价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是塑造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途径。文章从课程安排、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中暴露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理论课时、完善教学内容、拓宽上机实践课信息检索渠道、优化教学方法等教改举措,以期切实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
程从华
-
-
摘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作为地方高校典型代表肇庆学院的应用统计学重点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根据指出的问题,给出了进行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建议.
-
-
夏晶晶;
张勤芳
-
-
摘要:
在众多研究领导风格对工作绩效是否存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学术领袖的领导风格对地方应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行为的影响是本研究的主旨。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研究法,对100名教师的调查问卷的样本,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领导风格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影响;第二,性别、工作经历、学衔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建议采用民主领导方式作为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教师工作绩效的最有效方式,并为学术领袖举办培训班,培训他们如何利用民主领导方式培养并提高教师工作绩效。
-
-
张艳雯;
范毅;
陈芸生
-
-
摘要:
双创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双创教育存在体系有待完善、双创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衔接不够密切、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课堂的双创教育融入度低等不足。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双创教育的内生价值、双创教育的师资团队、国内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特色、双创教育体系等问题。提出建立融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考核方案、校企合作的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师生互动讨论、学科交叉组队等三类专创融合平台,建立师生激励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专创一体的师资队伍。为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
-
章敏;
汪鹏飞
-
-
摘要: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类、材料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能力。文章以C高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为例,突出问题导向,详细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改革”建议,旨在通过有的方矢地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实现稳中有升。
-
-
张磊;
周红星;
赵金秀
-
-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
-
谢辉
- 《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地域性、发展的弱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决定了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性.目前,自身"素质薄弱"、政府职能缺位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滞后,使得地方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服务存在障碍.基于此,需要从高校内部入手建立合适的组织体制、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以及高校、政府与社会共同打造市场信息网络和科研平台,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保障机制.
-
-
洪恩强;
张晓伟
- 《第二十八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水利水电专业为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建校伊始,就一直坚持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特需项目”为契机,学院努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特殊需求培养定位,以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转型为导向,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目标,以服务水电行业需求为方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领域应用型、实用型专门人才.逐步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特质的培养路径.
-
-
徐兆武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当前,高等教育在转型过程中,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转型策略理念层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价值取向上也趋向于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及时纠偏并形成正确的转型发展理念是实施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转型发展路向选择上,办学定位在立足应用型的同时,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涵养,培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品格;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在立足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同时,要对市场作前瞻性预测与回应;人才培养模式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