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域认同

地域认同

地域认同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9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大众心理学、山东行政学院学报、安徽行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城市史研究的新疆域:内陆与沿海城市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等;地域认同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巍、张文君、祁进玉等。

地域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11.7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695 占比:87.86%

总计:791篇

地域认同—发文趋势图

地域认同

-研究学者

  • 王巍
  • 张文君
  • 祁进玉
  • 刘垚
  • 夏茜
  • 张峥
  • 张文宋
  • 张艺菲
  • 李孜
  • 王军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大仓的设计实践依循两条平行路径:乡土建构的技艺传承和历史叙事的空间编绎。一方面,梳理适应于湘赣边区资源、气候、地形和生活方式的建构体系,提炼形成具有地域认同的设计语汇;另一方面,基于“大仓会见”的历史叙事编绎公共空间体系,沿叙事路径建造风荷廊桥,修缮林氏积庆堂,新建讲习所,部分复原林氏吊柱楼用于民宿接待,回应传统中国乡村中祠堂、市集、学校、廊桥等公共设施类型,复兴乡村公共生活,再塑乡村社区精神,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 李丽萍; 孙艺帆
    • 摘要: 根据《黑龙江人口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在2014-2018年中,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到黑龙江省以外的城市工作的人数量大约为26万人。本文借鉴地域认同度的理念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spass卡方检验的方法,探讨黑龙江地区地域认同度对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流失的影响程度,以及与其他影响人才流失的因素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研究对缓解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流失提供一些借鉴。
    • 武沐; 赵洁
    • 摘要: 明初,朱元璋在洮州设卫,驻军屯田,推行茶马贸易、朝贡贸易,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清承明制,在洮州撤卫设厅,正式纳入地方府县制,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经明清两代的治理,洮州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域认同、共同的经济利益圈和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感召下,民族认同由地域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客观上推动了洮州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对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乔治
    • 摘要: 本文探讨乡村旅游地域文化创意品牌的系列化设计策略及评价策略,以陕西袁家村"秦琼、尉迟敬德"人物为设计创意点,构建一个基于地域独有价值的典型人物系列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式,并对其中的创意产品进行效果评价,对地域文化认同、打造文化品牌为导向的乡村旅游实践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 袁轶峰
    • 摘要: 清代,大量客民涌入贵州,为联络乡情和生存竞争所需,纷纷建立会馆,以加强“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客民的“土著化”,客民后裔没有祖辈强烈的乡土观念,会馆最初的功能渐趋失去,公馆开始走向地方,其与地方社会的联动更为密切。到了晚清民初,会馆逐渐转变为地方性机构。会馆的演变结果反映了客民从移民到定居的身份转变,再至新的地域认同的完成,可以说客民的土著化过程正是会馆逐渐式微的过程。
    • 袁轶峰
    • 摘要: 清代,大量客民涌入贵州,为联络乡情和生存竞争所需,纷纷建立会馆,以加强"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客民的"土著化",客民后裔没有祖辈强烈的乡土观念,会馆最初的功能渐趋失去,公馆开始走向地方,其与地方社会的联动更为密切.到了晚清民初,会馆逐渐转变为地方性机构.会馆的演变结果反映了客民从移民到定居的身份转变,再至新的地域认同的完成,可以说客民的土著化过程正是会馆逐渐式微的过程.
    • 张燕
    • 摘要: 一张馍,划开两层皮,裹满汁水的肉剁碎,夹出了地道的陕西小吃--肉夹馍。在背靠华山、东临黄河的关中“东大门”,潼关肉夹馍是肉夹馍里走向全国的“佼佼者”。然而,11月底,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全国各地上百家肉夹馍商户,引起舆论哗然。最终由当地政府介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出面,这场“闹剧”才平息。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肉夹馍不仅是陕西饮食文化与地域认同的浓缩,更是诞生、扎根、活跃于民间的“江湖客”,是无数平凡人的不凡创造。
    • 李璐; 孙焱
    • 摘要: 越剧小镇是在越剧起源地嵊州由越剧艺术家和地产公司打造的一个以越剧为核心的旅游小镇,其在“逆城市化”的语境中成立,期待打造一种充分回归田园的传统生活。关注一个富有戏曲特色的音乐小镇,以越剧为核心来实现“逆城市化”乡村田园生活的重新建构,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逆城市化背景下越剧小镇的诞生、越剧小镇的空间布局、越剧小镇的戏曲活动和越剧小镇营造的地域认同四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描述了越剧如何作为一种地域认同的符号,在嵊州人民的生活当中产生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越剧小镇所期待的“逆城市化”进行了反思。
    • 田北海; 马艳茹
    • 摘要: 在城乡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作为中西部乡土社会曾经的缺场者,回流农民可能面临回流后的文化再适应问题。将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视为在特定文化情境下的能动行为,构建了“情境—动力—资源”的适应行为分析链,将文化距离视为文化再适应的情境要素,将回流地地域认同视为动力因素,将社会资本视为能力因素,基于鄂、湘、黔、川四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水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回流农民的文化再适应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行为文化再适应水平>观念文化再适应水平>制度文化再适应水平>物态文化再适应水平”的结构特征;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是受文化适应情境、适应动力和适应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与回流地的文化距离尤其是回流地的差异是导致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困境的重要情境因素;对回流地的地域认同是促进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的重要动力因素;在回流地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回流地关系网络规模、关系网络融洽度是提升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的重要资源因素。
    • 任雅萱
    • 摘要: 在以往围绕“山地史视角”展开的讨论中,研究者大多把注意力聚焦于地理位置属于国家版图“边缘”的边疆地区,而本文着重关注以华北山区为主的腹心地区的“边缘”社会,重新审视族群性话语的适用性以及明清时期国家形成路径的区域差异.明代至清前期位于山东中部山区的颜神镇属于帝国腹心地区的“边缘”,它最终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为博山县,这一过程横跨明清两代200余年.颜神镇的个案说明,腹心地区“边缘”社会的国家化进程不仅是山区人文化身份改变以及新的地域认同形成的结果,也是他们在国家体系下主动的制度创造和政治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